APP下载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早期综合治疗的临床研究

2014-06-01姚海英

中国医药指南 2014年6期
关键词:脑病病患者脑瘫

姚海英

(邓州市妇幼保健院,河南 邓州474150)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早期综合治疗的临床研究

姚海英

(邓州市妇幼保健院,河南 邓州474150)

目的 探讨并研究早期综合治疗对于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结局的影响。方法 随机收集2010年6月至2012年7月300例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者,并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150名,进行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常规护理。详细记录并观察患者情况;观察组150名,采用早期综合治疗法干预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者的治疗。详细记录并观察患者的智力,运动,癫痫以及脑瘫等发生情况。结果 在全部患者中,观察组150例患者的智力情况,运动发育情况均好于对照组150例患者,同时,观察组患者的癫痫及脑瘫等后遗症的发生率均小于对照组,并且有显著差异。结论 早期综合治疗对于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结局有积极影响,有利于患者健康,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早期综合治疗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ypoxie-ischemic encephalopathy,HIE)是一种以围生期窒息为主要原因而引起的脑的缺氧缺血性损害,是引起围生期新生儿死亡和导致儿童伤残的主要原因之一,据报道HIE后遗症发生率在25%~35%。HIE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并且较为常见[1,2]。产生原因主要是围生期的窒息,母体与胎儿之间交换障碍可引起血氧浓度的降低,其中宫内窒息占50%,娩出过程占40%,先天疾病占10%。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发生严重影响患者及家属生活,因此,研究有效的治疗方法有重要意义,今年来,我院对于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者进行早期综合治疗,有效的改善的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治疗结局,现整理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收集2010年6月至2012年7月300例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者,其中男婴160例,女婴140例;早产儿35例,自然顺产174例,剖宫产91例,按HIE的临床诊断依据和扥度标准进行评分[1],经评分后均为中度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者,经CT检查后确诊,排出先天性疾病,遗传性疾病的可能,随后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使两组婴儿在出生体质量,年龄,性别等基本情况上无显著差异,有对比观察性。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对照组150名患者,采用常规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治疗方法,维持良好地通气环境,保证稳定的脑部血流灌注,并检测患者血糖浓度,使其维持在正常偏高的水平,以保证患者体内的内环境稳定。同时注意观察患者的智力,运动,癫痫以及脑瘫等发生情况,并详细记录。

1.2.2 观察组

观察组150名患者,采用早期综合治疗方法,在常规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治疗方法的基础上,配合早期综合治疗,其中包括对于新生儿给予视觉,听觉等刺激,同时多进行运动,静滴脑活素等方法。脑活素是一种由动物组织提取的含多种必需和非必需氨基酸及低分子肽的混合物,可越过血脑屏障进入脑细胞,作用于蛋白质合成并影响其呼吸链,具有抗缺氧能力,改善糖代谢并可激活腺苷酸环化酶系统。同时,注意观察并记录患者的智力,运动,癫痫,以及脑瘫等情况。并进行评分。随着婴儿年龄增长,应该适当对患儿进行食物,玩具等的刺激,指导患者母亲在哺育患儿时尽量声音轻柔,眼神温柔,平时,多与患儿娱乐,增加对外界事物的辨别能力,交流沟通能力,同时不断鼓励患儿,增加患儿的信心以及患儿对外界的好奇心[3]。

1.2.3 收集资料

①患儿智力低下。②运动发育;③癫痫;④脑瘫。

1.3 统计学计算

经SPSS12.0 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采用卡方检验与t检验,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在全部300例患者中,观察组150例患者相对对照组150例患者来讲,智力低下与运动发育明显较低,同时观察组癫痫与脑瘫发生率也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可观察性。见表1。

表1 300例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治疗结局

3 讨 论

本文通过收集2010年6月至2012年7月300例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者,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150例,进行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常规护理。详细记录并观察患者情况;观察组150例,采用早期综合治疗法干预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者的治疗。详细记录并观察患者的智力,运动,癫痫以及脑瘫等发生情况[4-7]。发现在全部患者中,观察组150例患者的智力情况,运动发育情况均好于对照组150例患者,同时,观察组患者的癫痫及脑瘫等后遗症的发生率均小于对照组,并且有显著差异。综上所述,新生儿HIE治疗越早,疗越好,这时改善预后十分重要。正确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对于降低围生期病死率、预防和减少后遗症具有重要意义,所以早期综合治疗对于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结局有积极影响,有利于患者健康,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1] 韩玉昆,虞人杰,卜定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临床诊断依据和分度[J].中华儿科杂志,1990,28(1):31.

[2] 汤耀斌,单卫华,冯飞跃,等.纳洛酮对重度窒息新生儿脑细胞功能的保护作用[J].小儿急救医学,2004,11(6):380.

[3] 吕静平,杨丽.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420例的临床研究报告[J].中国社区医师,2009,11(18):67.

[4] 李晓瑜,欧阳颖.脑活素对原代培养大鼠小脑颗粒神经元影响的研究[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00,15(8):466.

[5] 杨华姿.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现早期干预及预后分析[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00,15(6):360.

[6] 李能,周晓玉.早期干预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预后影响的观察[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00,15(12):735-736.

[7] 欧阳小琳.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血气血糖改变及其处理[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1997,12(5):286.

R722.1

:B

:1671-8194(2014)06-0116-02

猜你喜欢

脑病病患者脑瘫
发育性癫痫性脑病75型家系的遗传学分析
MRI,CT检查诊断酒依赖致慢性酒精中毒性脑病的效果对比
引导式教育在小儿脑瘫康复治疗中的应用研究
为罕见病患者提供健康保障
节能技术在呼吸病患者康复中的应用
脑瘫姐妹为爸爸征婚
让慢病患者及时获得创新药物
中药有效组(成)分配伍防治脑病的研究现状与展望
29年前为脑瘫垂泪,如今却为拳王欢笑
全面护理干预联合药物治疗慢性呼吸衰竭并肺性脑病85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