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肝功能检查对治疗肝硬化的作用

2014-06-01姚林军杜彦丹

中国医药指南 2014年6期
关键词:胆汁酸白蛋白肝功能

姚林军 杜彦丹 孙 辉

(内蒙古林业总医院检验科,内蒙古 牙克石 022150)

肝功能检查对治疗肝硬化的作用

姚林军 杜彦丹 孙 辉

(内蒙古林业总医院检验科,内蒙古 牙克石 022150)

目的 分析肝功能检查对治疗肝硬化的作用。方法 随机选自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我院诊治的肝硬化患者60例,作为研究组;选取同期我院体检健康者60例,作为对照组,并对其检查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研究组和对照组肝功能检查结果比较中,研究组患者白蛋白为(35.7±4.5) g/L与胆固醇(2.1±0.8)mmol/L,明显低于对照组白蛋白为(45.3±3.1) g/L与胆固醇(3.9±2.2)mmol/L,差异性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血清总胆汁酸(36.7±22.9)μmol/L,明显高于对照组血清总胆汁酸(5.3±1.6)μmol/L;差异性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肝脏受损程度与其白蛋白、胆固醇以及血清总胆汁酸等指标相关。通过采用肝功能检查检测肝硬化患者的各项指标,能够分析患者肝组织受损的程度以及临床症状,有效控制肝硬化患者病情发展,对其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肝功能检查;肝硬化;作用

肝硬化(hepatic cirrhosis)在临床中较为常见,属于慢性进行性疾病中的一种。肝脏具备解毒、代谢、造血、储存血液以及调节血量等功能,是人机体功能最为齐全的脏器[1]。肝功能检查主要是利用各种生化实验方法来检测与肝功能代谢相关的如白蛋白、胆固醇以及总胆汁酸等指标[2-4],通过对这些指标进行分析,能够将肝脏功能的基本状况反映出来。本文主要对肝功能检查对治疗肝硬化的临床作用进行分析,并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与分组

资料随机选自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我院诊治的肝硬化患者60例,作为研究组,所选患者男女比例为36∶24;患者年龄为22~65岁,平均年龄为(43±3.26)岁;研究组患者入院前均有慢性消化不良、身体乏力、便秘、腹泻以及肝区隐痛等症状;按Child-Pugh分级方法,其中A、B、C级患者为19例、27例、14例。

选取同期到我院体检健康者60例,作为对照组,其男女比例为35∶25;对照组的健康者年龄为21~66岁,平均年龄为(45±3.12)岁;对照组均无脑、肝、肾以及内分泌系统等方面的疾病。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病程、诱因等方面比较均无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入选标准

肝硬化患者均参照《中华医学会肝脏会议确定的诊断标准》进行确诊,且两组年龄均在20~70岁;均能听从医师的安排,完成各项指标的检测;两组均无精神病病史或其他原发性的疾病。

1.3 检查方法

检查前1 d两组均禁烟禁酒、禁吃辛辣以及油腻食物。检查当天,空腹采集静脉血3 mL,并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对研究组和对照组白蛋白、胆固醇以及血清总胆汁酸等指标进行检测[5]。

1.4 肝功能分级标准

60例肝硬化患者均参照Child Pugh 分级方法进行:A级为5~6分,患者肝功能的各项指标损害程度轻,且肝脏的储备功能比较好;B级为7~9分,患者肝功能各项指标受损程度较重,且肝脏储备能力一般;C级大于10分,肝功能储备较弱。

1.5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均用SPSS 17.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并分析处理,一般资料用标准差()表示,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组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且P<0.05时,表示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研究组和对照组肝功能检查结果比较中,研究组患者白蛋白为(35.7±4.5) g/L与胆固醇(2.1±0.8)mmol/L,明显低于对照组白蛋白为(45.3±3.1) g/L与胆固醇(3.9±2.2)mmol/L,差异性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血清总胆汁酸(36.7±22.9)μmol/L,明显高于对照组血清总胆汁酸(5.3±1.6)μmol/L;差异性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肝功能检查指标结果()

表1 肝功能检查指标结果()

组别 例数(n)白蛋白(g/L)血清总胆汁酸(μmol/L)胆固醇(mmol/L)研究组 60 35.7±4.5 36.7±22.9 2.1±0.8对照组 60 45.3±3.1 5.3±1.6 3.9±2.2

3 讨 论

肝脏是合成血清胆固醇最为主要的器官,其功能出现异常会对合成血清胆固醇造成影响。肝细胞出现弥漫性的坏死,使得肝细胞结节状以及纤维组织的再生,使肝变硬、变性造成肝硬化[6]。肝硬化的病因较为复杂,主要是由于一种或几种病因反复或长期作用下导致弥漫性的肝损害。我国大部分肝硬化患者属于肝炎后的肝硬化。肝硬化早期无明显的症状,到后期主要表现为门脉高压和肝功能受损,晚期常伴有肝性脑病、上消化道出血、脾功能亢进以及癌变等的并发症发生。因此,对其进行检查,做到早预防、早发现、早治疗,对避免其向失代偿期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肝功能检查主要是利用生化试验检测的方法,对与各种肝脏功能代谢相关的各个指标进行检测,以便医师能够了解患者肝脏功能的基本情况,对其进行及时的治疗。肝功能检查能够帮助医师及早发现或诊断出如肝硬化、脂肪肝、酒精肝、肝胆系统以及慢性肝炎等疾病。

肝功能检查在诊断肝胆疾病中只能作为一种辅助性的手段,而不能根据诊断的结果对其进行确诊[7]。这是因为肝脏在代偿储备方面的能力较强,而肝功能检查敏感度在一定程度上受到限制,所以,肝功能检查结果为正常,不一定代表未患有肝病。而由于检查过程中,某些指标的非特异性,检查结果异常也不一定表示患有肝病。因此,在诊断患者是否患有肝病时,还应根据患者体格检查、影像学检查以及有无病史等方面对其进行综合判断。

本次对60例肝硬化患者进行肝功能检查结果显示,研究组和对照组肝功能检查各项指标,研究组患者白蛋白为(35.7±4.5)g/L与胆固醇(2.1±0.8)mmol/L,明显低于对照组白蛋白为(45.3± 3.1)g/L与胆固醇(3.9±2.2)mmol/L,比较有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血清总胆汁酸(36.7±22.9)μmol/L,明显高于对照组血清总胆汁酸(5.3±1.6)μmol/L;比较均有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肝脏受损程度与其白蛋白、胆固醇以及血清总胆汁酸等指标相关。对肝硬化患者进行肝功能检查能够及时反应出患者肝硬化严重的程度,以便对其进行及时的治疗,提升其治疗的疗效,降低并发症的发生有积极的作用。肝功能检测,不仅能够分析患者肝组织受损的程度以及临床症状,还能够有效控制肝硬化患者病情发展,对其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1] 鹏华.常见肝功能检查项目及临床意义[J].中国中医药咨讯,2011,3(8):280-281.

[2] Harada K,Kakuda Y,Nakamura M,et al.Clinicopathological significance of serum fractalkine in primary biliary cirrhosis[J]. Dig Dis Sci,2013,58(10):3037-3043.

[3] Abrantes J,Torres DS,de Mello CE.Patients with hepatitis C infection and normal liver function: an evaluation of cognitive function[J].Postgrad Med J,2013,89(1054):433-439.

[4] Casella G,Antonelli E,Di Bella C,et al.Prevalence and causes of abnormal liver function in patients with coeliac disease[J].Liver Int,2013,33(7):1128-1131.

[5] 王琴.肝功能检查对治疗肝硬化的临床作用分析[J].医药前沿,2012,6(20):153-154.

[6] 叶萍.肝功能检查对治疗肝硬化的临床作用[J].中外医学研究,2011,9(31):43-44.

[7] Tripodi A ,Caldwell SH ,Hoffman M ,et al.Review article: the prothrombin time test as a measure of bleeding risk and prognosis in liver disease[J].Aliment Pharmacol Ther,2007,26(2): 141-148.

R657.3+1

:B

:1671-8194(2014)06-0107-02

猜你喜欢

胆汁酸白蛋白肝功能
胆汁酸代谢与T2DM糖脂代谢紊乱的研究概述
肝功能报告单解读
喜舒复白蛋白肽饮品助力大健康
不同胎龄、不同出生体重新生儿的首次肝功能指标的差异性
缺血修饰白蛋白对微血管心绞痛的鉴别诊断价值研究
缺血修饰白蛋白和肌红蛋白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早期诊断价值
胆汁酸代谢在慢性肝病中的研究进展
基于胆汁酸代谢网络分析绞股蓝总皂苷降脂作用的机制
总胆汁酸高是怎么回事
B[a]P和DDT亚急性联合暴露对小鼠肝功能酶ALT、AST和γ-GT的影响及作用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