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定制教材:离我国大学教材出版有多远

2014-05-29尤建忠

出版广角 2014年7期
关键词:出版社大学教材

尤建忠

进入数字时代,高等教育发生了巨大变化。课堂教学从教室板书,发展到教室多媒体课件,又发展到网上共享的黑板教学系统,甚至到地球上任何地方都可以接受教育的全球通教学系统,教学素材也从纸质教材的有限内容延伸到网络的无限内容,教学效果也有了相应的提高。

相对而言,大学教材在这一时期发展较为缓慢,虽然国外有大学使用平板电脑阅读数字版教材的事例,但教材的出版形式真正从纸质版转化成数字版的并不多,重点教材还是以纸质版为主。一方面,大学师生使用数字教材从事教学需要有个适应过程,特别是习惯于传统教学的师生转到新型数字化教育有个怎样学习才能更高效的问题,毕竟传统纸质教材的授课方式和学生的内容记忆方式已经不适用数字教材;另一方面,数字教材因版权保护而附加的阅读限制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大学对数字教材的选用,比如过了授课学期学生就不能阅读,没有网络就无法获取在线资源等。

但教材内容数字化并非一无是处,至少在定制教材的出版方面有了长足的发展。比如,世界先进教材出版商麦格劳-希尔、约翰·威立、培生都开辟了定制教材的出版新业务,获得了良好的销售收入,并有逐步替代传统教材出版的趋势。

那么,定制教材为什么能获得广大师生的欢迎,又能为国外出版商选用而大力开发呢?我们先从什么是合适的教材说起。

一、“合适教材”的概念

从事大学教材出版的人都知道,教材没有最好,只有最合适的。普遍认为,教材编写必须考虑内容的科学性、实用性、系统性、条理性、针对性和可读性,其中,最为影响师生选用的是教材的针对性。教材内容编写得再好,不符合使用对象的特点和需要,就不是合适的教材。

可以想象,重点大学的尖子和三本院校的学生,学习起点和学习能力是大不相同的,其学习要求也不会是相同的,使用教材必须有所区别。重点大学的教材需要大量学科前沿的最新知识,而三本院校的教材只需课程必需的基本知识。而且,内容的展开方式也是不一样的,重点大学的教材内容展开是基于学生的知识基础比较好,在新知识的叙述上是点到为止,力求介绍更多的新内容;三本院校学生的知识基础较差,教材在新知识的叙述上需要适当的重复,通过内容不断的重复来加深学生对教材内容的理解。显然他们不追求太多的新内容,更多的是对教材基本内容的掌握。

事实上,教材的编写总是要考虑到使用对象的特点,特别是他们的学习起点,以及知识接受能力,否则教材的发行就会有问题。典型的例子就是乡土教材的编写。这是以本地的地理、历史、政治、经济、文化和民族状况等为内容编写成的教材,其编写要求就是必须因地制宜。

现实中,我们经常会听到有人在询问,使用什么合适的教材能大幅提高自己某方面的特定能力。百度一下“合适教材”,就可以知道这方面的需求不在少数。因此,教材的出版与发行,有个教材合适不合适的问题。

二、传统教材的“合适”问题

传统教材的编写,就是根据课程教学大纲,确定必要的编写内容,然后出版成具体限定内容的教材,供教学机构或任课老师选用。出于不同情况,传统教材有许多分类。

从教材组织方式分,有规划教材和自编教材。规划教材,就是进入某一级组织、某一时期出版规划的教材,比如普通高等教育“十二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十二五”省级规划教材。很多情况下,大学选用规划教材对于学校的教育评估有加分。自编教材,就是没有进入规划,自己编写出版的教材。

从教材选用方式分,有统编教材和自选教材。统编教材就是某一组织出面组织编写的统一使用的教材,比如教育部各教学指导委员会审定出版的教材。自选教材是大学相关教学单位或任课老师自行选定的教材。

不管是哪类教材,传统教材都是出版时就规定好具体教学内容,使用人只能挑选哪本教材,无法组合自己需要的教学内容,因此存在合适与否的问题。也就是说,具体一本教材只适用某一特定的使用群体,无法达到广泛适用的目的。现实中,为了满足广大使用对象的教材需要,一些教材出版社会出版同一课程的不同版本教材,比如高等数学的普通高校版、高职高专版和专转本版等,这都是考虑到要满足一些特殊教学的需求。

即使出版了多个版本,理论上也未必能完全满足个性化教学的需要。原因在于,任何一本教材,即使总体上说得过去(如果这点都达不到,也就不会被选用了),总会有些内容不及其他教材写得好,或者部分内容必须进行增删,这是考虑了学生的个体差异和教师的个性等诸多问题而产生的内容新需求。而个性化教学就是一种尊重学生个体差异、注重教师教学个性的教学方式,是现代教学的一大发展趋势,也是大学教材出版工作中必须争取满足的教学新需求。

三、定制教材概述

定制教材,英语为customized textbook或custom textbook,就是由教学机构或授课老师从某一教材出版单位提供的各种学科内容资源(可以是教科书、参考书、专著、案例书和讨论争议材料)中,抽取合适的内容,甚至加入自己撰写的一些内容,然后迅速制作成的纸质教材或电子教材。

定制教材就是最大限度适合个性化教学的教材,满足了特定教学机构或授课老师的个性化教学需求。显然,定制教材是在现有教材不适用的情况下出现的一种出版方式,是基于用户的需要开展的特殊出版业务。

定制教材是随着数字出版发展而热起来的,它的特点是内容可由教材使用方选择,制作及时。不可否认,没有图书内容数字化,教材定制就没有实施的机会。

1. 定制教材的内容来源

根据定制教材的描述,从内容的所有人角度来看,定制教材的内容可以是教材出版社自己出版的图书内容(即出版社自己拥有的内容),也可以是其他出版社出版的图书内容(即第三方拥有的内容),甚至是教学机构或授课老师自己的内容。

从内容的出版形式来看,定制教材的内容可以是已经出版的教材,也可以是各种形式的相关内容出版物,比如文学作品、专著、案例图书,甚至是非出版的内容,自然包括教材选用机构或授课老师自己的内容。

2. 定制教材的内容确定方式

定制教材的内容确定方式,从国外成熟的业务开展情况来看,大致有两种:

第一,由教学机构或授课老师在教材出版社提供的网上菜单中自行选择相关资源,然后确定教材的具体内容。这里,分多种情况:其一,从教材出版社现有单本教材中选取相关章节,仅仅是删除一些不必要使用的章节;其二,从教材出版社现有多本教材中选取相关章节,组合成新的教材;其三,综合选取教材出版社现有教材的内容,以及其他资源(第三方资源)的内容,组合成新的教材;其四,在教材出版社现有教材内容基础上,加入自己的内容,组合成新的教材。当然,现实中,出版社现有教材、第三方资源和教材使用者自有资源,可以组合成各种不同的新教材情况,只要符合教材使用者的教学需要。

第二,教学机构或授课老师提供课程内容相关要求,出版社根据教学机构或授课老师的要求提供相关教学内容资源,并建议采用哪些内容,然后双方最后确定教材具体内容,组合成新的定制教材。

3. 定制教材的出版形式

定制教材和普通教材在出版形式上有什么区别呢?

显然,定制教材要看有没有加入其他内容来决定用不用原来的书名,即使使用原书名,一般也会在书名上注明“定制”以示区别,而且书号也是不同的。在亚马逊网上书店搜索custom textbook,就可以看到许多形式的定制教材,有使用原来书名的,也有直接写课程名的,形式各异。

如果不用原书名,一般来说,定制教材封面上会有以下内容:课程代码、学期、授课老师、学校名称、系名等。显然,这种标示让人一看,就知道定制教材和普通教材是有明显区别的。作为出版社的正式出版物,国外定制教材也有书号,封面上也有出版社名称。

四、我国开展定制教材出版业务将会遇到的问题

目前,国外大学盛行定制教材的出版,据统计,2006年美国大学定制教材的销售额已经占全年大学教材总销售额的12%,而且以每年15%的速度增长。相对来说,国内大学教材出版中,定制教材尚未开展。究其原因,大致有以下几方面的问题没有解决:

1. 书号问题

定制教材是因客户需要临时定制的教材,其特点有:一是内容由用户选定,二是教材供货时间紧。按目前我国现有出版规定,定制教材无论有无书号,操作都比较困难。

先说定制教材给书号的情况。如果是原教材的删节,虽然选用的内容和原教材一样,但从出版角度来看又是一本新书,出版社要向管理部门重新申报选题,以获取新书号,这就需要申报的时间,因此在时间上可能无法满足客户的要求。如果是多本教材选材,或者要加入其他图书内容,甚至是加入教材使用对象自己的内容,这既需要选题申报,又需要向多方申请内容使用许可,显然这需要更长的处理时间。

再说定制教材不给书号的情况。显然,没有书号,教材就不是正式出版物,内容的著作权人权利就无法保障。

2. 著作权问题

定制教材需要多方的内容资源融合,这就涉及被选用内容的相关著作权人授权问题和教材的署名问题。

单单从一本教材中删节部分内容而定制成的新教材,著作权问题比较好处理,只要在原教材出版时签署的出版合同中相应加入相关条款即可,新出的定制教材署名还可沿用原教材的署名。当然,如果删节内容不多,根本没有必要定制,只需选用原教材,然后教学时相关章节跳过不讲就可以了。

多本教材,甚至是各种内容资源的融合,除了要获取被选用内容的相关著作权人授权,还必须获得他们对新教材的署名认可。当然,在这种情况下,只署相关大学和课程,可能问题会简单些,但也必须获得相关内容著作权人的认可,否则就是违规使用。

当然,选用的内容资源如果是多方的,为获取被选用内容的相关著作权人授权,相关的申请工作量就会变得非常大。

3. 价格问题

在美国,定制教材的推出是与大学校园中盛行二手教材的销售有关的。为了制约二手教材的销售,出版社鼓励教育机构或授课老师定制相关教材。教材定制后,就会失去原教材的通用性,也就减少了教材二手销售的可能。加之,有的教学机构还配合出版社,规定学生不得转售定制教材,这些都是比较有争议的。

只是,使用定制教材的本意是推行个性化教学,主要是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其经济性是其次的。不过,一般来说,定制教材的价格总是要高于普通教材的价格。这一方面是因为出版社增加了教材版面的处理工作,特别是各种开本或版式的内容融合在一起时,统一版式的成本会很大;另一方面定制教材终究需要量较小,单独印刷成本相对要高许多,因此定制教材的价格与普通教材相比,自然要贵许多。

当然,定制教材的内容一般都是所在教育机构或授课老师要讲授的,而普通教材的一些章节在课程上就不会使用,有时这些不会讲授的内容还很多。比如信息检索教材,普通教材不分理工农医和文科,一本教材中涉及理工农医专业的内容有时占教材的一半以上,这些内容对于文科专业教学来说显然都是非授课内容。从这一角度分析,定制教材的性价比还是挺高的。

4. 内容资源问题

教材定制的基础,就是出版社必须拥有足够多的内容资源(教材使用者自己的内容资源除外)。教材的内容资源,可以是同类教材,也可以是相关教材,甚至是其他出版物。

显然,一个出版社拥有的内容资源越多,教材定制的基础就越好。但这样的出版社,国内并不多。即使是高等教育出版社,在国内出版大学教材品种数最多,定制教材时也会需要其他出版社的内容。这主要是因为我国的教材出版业务太过于分散,不像国外就集中在几家大的出版集团手里,资源相对集中。

从目前情况来看,国内出版社的图书内容资源要想互通,还是比较困难的。一方面因为国内教材出版社众多,时有争夺教材资源的情况出现,出版社间尚未形成良好合作的氛围;另一方面,出版社间的教材内容共享也没有形成一个行业通行的交易标准,这样在交易时价格就很难定。

5. 版式处理问题

确定了定制教材的具体内容,出版社就可以对这些选定的内容进行一些必要的排版处理,然后提交印刷。

最简单的是从原教材中选取部分章节,这在内容数字化的今天比较容易,最多只牵涉到部分页码修改,然后变动相关章节的引用页码,并修改目录。

如果加入了其他内容,就要进行版式的统一。特别是不同开本的图书内容要统一到相同的版式,涉及许多处理问题。比如,有图表和公式的内容,或者有特别排版要求的内容,变动版式会带来许多版面问题。

一般来说,国外同一出版社的教材开本尺寸基本是相同的,这就非常方便组合的内容排版处理。国内出版社,开本尺寸基本是由责任编辑确定,因此大小不一,定制教材时版式处理不是件容易的事。

个性化教学是现代教育中一种先进的教学方法,而定制教材是个性化教学的具体体现,特别适合于没有统一教科书设置标准的高等教育,在我国大有启动和发展的意义。虽然定制教材目前有出版政策上、行业合作上、出版经济上和出版技术上的诸多问题,但这并不妨碍我们想象定制教材在我国高等教育中的盛行,因为这是大学教材出版的一个理想解决思路。

满足现代高等教育的需求,就是大学教材出版工作的职责所在。因此,我们相信,定制教材不久就会在我国高等教育中普及开来,为我国大学教材的出版带来新的面貌。

猜你喜欢

出版社大学教材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大学》
教材精读
我等待……
48岁的她,跨越千里再读大学
教材精读
今日華人出版社有限公司
石油工业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