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急诊护理中的常见问题解析

2014-05-25陈美芬

中国医药指南 2014年25期
关键词:年资急诊科科室

陈美芬

(广东省罗定市人民医院,广东 罗定 527200)

关于急诊护理中的常见问题解析

陈美芬

(广东省罗定市人民医院,广东 罗定 527200)

目的对急诊护理中常见的问题进行解析并制定相关的预防护理措施。方法从不同角度对我院急诊护理中存在的常见问题进行分析,并根据分析出的问题制定相应预防护理措施,以预防护理实施前后半年医疗纠纷的发生率作为临床观察指标,以预防护理实施前一年作为对照组,以预防护理实施后1年作为观察组,使用SPSS 13.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预防护理实施后医疗纠纷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实施前(P<0.01),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急诊护理中常用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预防护理措施可有效的降低急诊护理中的医疗纠纷发生次数,对于提高急诊护理的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具有研究价值。

急诊;护理;常见问题

近些年来,随着人们健康意识及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临床服务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伴随着患者法律知识的不断增强,当临床护理难以满足患者的需求是,极易导致临床纠纷的发生[1],急诊科作为医院内急危重患者的抢救场所,通常情况下收治的患者病情较为严重,且护理人员日常的工作节奏较快,患者家属由于担心患者的病情,极易出现急躁、进而导致医疗纠纷的发生,一方面影响了护理人员的工作,另一方面也耽误了患者的临床治疗,因此如何有效的减少急诊护理中的医疗纠纷对于提高急诊科整体治疗效果具有重要的意义。基于此,笔者对急诊护理中常见的问题进行了临床分析研究,并根据临床护理中的常见问题进行了预防护理研究,现将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我院自2011年3月开始对急诊护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根据分析出的结果进行了预防护理的研究,选取2010年10月至2011年4月和2011年10月至2012年4月两个时间段,前者作为对照组,后者作为观察组。分别以每日9:00之后来我院急诊科接受治疗的前3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观察组患者共522例,年龄13~61岁,平均年龄(42.6±14.9)岁,男性患者311例,女性患者211例;对照组患者共518例,年龄15~63岁,平均年龄(43.4±13.9)岁,男性患者301例,女性患者217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构成比等方面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急诊护理中存在的问题解析

①护理制度欠佳:急诊科的日常工作量较大,且科室内的护理人员一般较少,尤其是夜班护理人员的工作量最为繁重,极易出现因护理人员疲劳过度而导致护理差错的情况,如护理人员在进行输液接药过程中会将药物剂量看错,从造成给药浓度出现偏差;加药的过程中,未能对输液管内药液的质量进行准确辨别,输液管中残留杂质;输液的过程中,未进行输液患者的姓名核对,从而造成患者输错药;护理人员在对患者进行肌内注射时,注射部位不准确,导致患者出现局部疼痛[2];输液过程中由于护理人员未能对患者进行严格的巡查,部分患者出现药液外露,进而导致患者出现局部肢体肿胀、溃烂。②护理操作不规范:急诊科室内一些年资较少的护理人员,由于护理经验较少,一些护理操作欠熟练,如小儿头皮静脉给药时小儿输液的常用给药方式,其临床操作较为复杂,且患儿家属对临床治疗的期望值较高,一旦护理人员未能一次静脉穿刺成功,极易导致护理人员与患儿的家属出现矛盾。③护患沟通不足:急诊科室内部分护理人员在患者的治疗过程中不懂得主动的关心患者,不善于与患者进行交流,在进行护理操作时,未对患者进行解释,且在未取得患者的理解和配合的前提下,勉强进行操作,同时部分护理人员由于基础知识匮乏,对一些合理临床操作的解释不当[3],进而导致患者出现误解。④患者方面:急诊科室是医院的特殊科室,其接待的多为急、危、重患者,因此经常出现因患者及患者家属的不理解所引发的医疗纠纷,如护理人员在收取抢救费用、留观费等费用的过程中与患者方面发生冲突,耽误了患者的抢救,再比如中午、晚上急诊科接纳的患者较多,因而导致患者等候的时间较长,部分患者因未能得到应有的照顾而与护理人员发生纠纷。⑤护士方面:急诊科室由于日常工作量较大及经济体制改革等方面的原因,造成护理人员每日的压力较大,促使了急诊科护患关系的紧张的局面。

1.2.2 预防护理方法

①专业技能的培训:急诊科室应安排护理年资较高的护理人员对新来的护理人员进行专业仅能的培训,并定期对急诊科的护理人员进行专业技能及专业知识的考核,从而使科室内每一个护理人员均能熟练掌握危重患者的抢救技术,从而确保患者可以得到行之有效的治疗。②改变护理服务理念:针对科室内年资较少的护理人员,由于其护理服务意识较为薄弱,因此应加强对年资较少护士进行传、帮、带,强化“以患者为中心,以质量为核心”的临床护理服务理念,同时鼓励年资较少护士主动与患者进行交流,从患者的角度出发,进行“换位思考”,体谅理解患者及家属的感受,从而从思想上、行动上、观念上坐到处处为患者着想,从而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③规章制度落实:急诊科室内部对每日接待的患者人数进行统计分析,并找寻其规律,进而实施科学动态的APN排班模式,对于科室内薄弱环节(节假日)、中班及晚班的护理人员力量进行加强,保证每组患者均可以接受1~2名护理人员的管理,同时安排一名护士上机动班,以在出现突发事件时可以提供紧急支援;同时对科室内个别工作意识不强、查对不严格的护理人员进行严格规章制度的学习,并不定期对规章制度的落实情况进行检查,对于未严格执行规章制度的护理人员进行严格处理。

1.2.3 临床观察指标:以预防护理实施前后半年医疗纠纷的发生率作为临床观察指标。

1.2.4 统计学方法:统计预防护理实施前后医疗纠纷发生结果,使用SPSS 13.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其中χ2检验,以P<0.05作为具有统计学意义的基本检测标准。

2 结 果

比较预防护理实施前后医疗纠纷发生率情况发现,预防护理实施后的医疗纠纷发生率明显低于实施前,预防护理实施前后医疗纠纷发生情况的比较结果见表1。

3 讨 论

急诊护理中的常见问题主要体现在科室内规章制度不全、护理人员操作技术不熟练、护患之间缺乏有效沟通、患者方面因素和护士方面因素六个方面,针对上述6方面的因素开展相应预防护理治疗可有效的降低医疗纠纷的发生,本次临床研究结果显示,预防护理实施后的医疗纠纷发生率明显低于实施前(P<0.01),从而进一步说明了对急诊护理中常用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预防护理措施可有效的降低急诊护理中的医疗纠纷发生次数,对于提高急诊护理的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具有研究价值。

表1 预防护理实施前后医疗纠纷发生情况比较

[1] 杨翠琴,穆睿华,李慧芳.临床护理安全隐患及防范措施[J].基层医学论坛,2010,14(4):464-465.

[2] 温盛瑛,刘晓云.浅谈影响护理安全的相关因素及防范措施[J].医药与保健,2009,17(12):182-183.

[3] 吴芳兰,应燕萍,崔妙龄.154例护理差错的原因分析及应对措施[J].中国护理管理,2008,8(3):61-63.

R472.3

B

1671-8194(2014)25-0319-02

猜你喜欢

年资急诊科科室
精益A3管理工具在提高STEMI患者绕行急诊科直达导管室的应用与探讨
消毒供应中心与临床科室建立有效沟通的实践与探讨
综合带教模式对骨科低年资护士进行带教的效果分析
急诊科护士分层培训的实践与探索
科室层级护理质量控制网的实施与探讨
急诊科抢救脑出血患者的护理应用
公立医院PF医师费的年资积分模型设计
2019年资管行业十大猜想
爱紧张的猫大夫
“合作科室”为何被坏了名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