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急性结石性胆囊炎腹腔镜手术时机及中转开腹影响因素的探讨

2014-05-25唐新农

中国医药指南 2014年25期
关键词:胆囊炎开腹胆囊

唐新农

(江宁区陶吴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江苏 南京 211100)

急性结石性胆囊炎腹腔镜手术时机及中转开腹影响因素的探讨

唐新农

(江宁区陶吴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江苏 南京 211100)

目的探讨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行腹腔镜手术的时机及中转开腹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50例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的临床资料,皆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根据患者治疗时机不同分为A、B、C三组,其中A组48例,在症状出现48 h内手术治疗,B组50例,在症状出现48 h后手术治疗,C组52例,在保守治疗症状缓解后再行择期手术治疗。对比分析三组患者手术治疗相关情况,总结中转开腹影响因素。结果A、B、C三组中转开腹例数分别为2、11、8例,三组中转开腹率经对比可知,A组明显低于其余两组(P<0.05);A、B、C三组并发症例数分别为2、4、6例,三组并发症发生率经统计学分析无差异(P>0.05)。单因素分析可知影响中转开腹的因素主要有症状出现时间、胆囊壁厚度、白细胞数、胆囊周围渗出及腹肌紧张,而采用多因素回归分析可知影响中转开腹的因素主要有症状出现时间与胆囊周围渗出。结论对于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应在症状出现48 h内进行手术取得效果更佳,同时症状出现时间与胆囊周围渗出属于影响中转开腹的独立危险因素,应加强重视。

急性结石性胆囊炎;腹腔镜手术;时机;中转开腹;影响因素

就近几年我院接诊的腹腔镜手术治疗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来看,呈现一定的下降趋势,但每年接诊的例数依旧很多。为了进一步分析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行腹腔镜手术时机及中转开腹影响因素,以便为临床提供借鉴,我院展开了相关研究,现将结果作如下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2009年1月至2012年12月总计接诊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150例,其中2009年57例、2010年54例、2011年24例、2012年25例。所有患者皆经常规、临床病理、CT及B超等检查确诊,签署知情同意书愿意配合本次研究。本次研究150例患者临床症状主要有右上腹疼痛急性发作,部分患者体温较高(38 ℃以上),均出现右上腹压痛,并伴有不同程度的右上腹肌紧张,部分患者巩膜轻度黄染等。经实验室检查可知白细胞计数在1.5×109/L以下者113例,在1.5×109/L以上者47例;肝功能检查显示ALT在正常值以上的患者有33例,而总胆红素在正常值以上的患者有28例。

根据患者治疗时机不同分为A、B、C三组,其中A组48例,在症状出现48h内手术治疗,男患23例,女患25例;年龄在15~71岁,均值(43.4±8.1)岁。B组50例,在症状出现48 h后手术治疗,男患24例,女患26例;年龄在17~75岁之间,均值(43.9±8.3)岁。C组52例,在保守治疗症状缓解后再行择期手术治疗,男患45例,女患47例;年龄在18~70岁,均值(43.7±8.4)岁。三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上无显著性差异(P>0.05),可比。

1.2 方法

本次研究所有患者皆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具体操作方法如下:患者取头高足底左侧卧位,行全麻处理,常规消毒后铺无菌巾,分别在患者脐周1 cn与剑突下3~4 cm、右锁骨中线肋缘下2~3 cm,将直径为10、10、5 mm套管针置入[1],根据术中情况酌情在患者右腋前线脐水平置入直径为5 mm的套管针;将CO2气腹常规置入后,游离胆囊,采用超声电刀进行胆囊分离,胆囊管采用钛夹夹闭[2];超声刀将胆囊管剪断后,检查胆囊床,彻底做好止血处理后留置引流管,从剑突下切口处将标本取出进行病理检查,最后将切口关闭。需要采用中转开腹手术治疗的患者,皆采取右肋切口将胆囊切除,及留置引流管[3]。

1.3 统计学分析

本次研究数据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8.0处理,计量资料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卡方检验,中转开腹影响因素筛选采用单因素分析,而中转开腹独立危险因素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以P<0.05作为统计有意义的标准。

2 结 果

2.1 手术时间、并发症及中转开腹情况

三组患者在手术时间、并发症发生率上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中转开腹率上A组要明显低于其余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三组患者手术时间、并发症及中转开腹情况对比

2.2 中转开腹手术影响因素

单因素分析可知影响中转开腹的因素主要有症状出现时间、胆囊壁厚度、白细胞数、胆囊周围渗出及腹肌紧张(P<0.01),而采用多因素回归分析可知影响中转开腹的因素主要有症状出现时间与胆囊周围渗出(P<0.05)。详细数据分析见表2与表3。

表2 各个因素同中转开腹手术情况关系分析

表3 中转开腹手术影响独立危险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3 讨 论

这些年,腹腔镜技术不断发展与完善,其应用也逐渐普遍,其中腹腔镜胆囊切除甚至成为了胆囊切除的金标准手术[4]。不过,就我院近几年临床应用来看,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胆囊壁增厚、胆囊周围渗液等情况,会增加中转开腹手术的风险。本次研究针对接待的150例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行腹腔镜手术进行了探讨,对手术时机及中转开腹手术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其结果显示症状出现48 h内进行手术治疗取得的成功率要明显高于48 h后行腹腔镜手术治疗,同时对相关因素行单因素与多因素分析后可知,症状出现时间、胆囊壁厚度、白细胞数、胆囊周围渗出及腹肌紧张等对中转开腹手术有影响,而症状出现时间与胆囊周围渗出则属于影响中转开腹手术的独立危险因素。这与有关研究[5-6]所得结果相似,表明临床治疗时必须加强这类因素的重视。因此,笔者建议针对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行腹腔镜手术治疗,应在症状出现48 h内进行手术取得效果更佳,同时症状出现时间与胆囊周围渗出属于影响中转开腹的独立危险因素,应加强重视。

[1] 王晓军,王志力,郑立,等.急性结石性胆囊炎腹腔镜手术时机选择及中转开腹手术的影响因素分析[J].疑难病杂志,2013,12(9):685-687.

[2] 王公明.急性结石性胆囊炎腹腔镜手术时机及中转开腹的相关因素分析[J].山东医药,2011,51(23):104-105.

[3] 张精华.急性结石性胆囊炎LC手术时机及中转开腹影响因素的探讨[J].医学临床研究,2012,29(7):1312-1314.

[4] 王晓智.腹腔镜手术治疗急性结石性胆囊炎240例体会[J].吉林医学,2011,32(22):4646-4647.

[5] 徐宇,王昭南,黄夏友,等.急性结石性胆囊炎不同腹腔镜手术时机结局比较[J].肝胆胰外科杂志,2010,22(3):227-229.

[6] 龙剑.急性结石性胆囊炎行腹腔镜手术时机分析[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1,4(28):23-24.

R575.61

B

1671-8194(2014)25-0212-02

猜你喜欢

胆囊炎开腹胆囊
PTGD联合择期LC在胆囊结石伴慢性胆囊炎急性发作的应用
胆囊结石伴慢性胆囊炎经胆囊后三角解剖入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可行性
改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应用于胆囊良性疾病中的效果观察
胆囊切除术后胆囊残株内钛夹超声误诊结石1例
腹腔镜胆囊切除治疗急性胆囊炎的临床观察
腹腔镜下肝切除术中转开腹的相关因素初步分析
腹腔镜与开腹直肠前切除术的近期疗效对比分析
腹腔镜治疗急性气肿性胆囊炎1例报告
胆囊底缝线牵引两孔免夹法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操作体会
腹腔镜与传统开腹术治疗直肠癌的效果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