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根因分析法在手术部位感染危险因素分析中的应用

2014-05-25方美珠魏爱琴

中国医药指南 2014年25期
关键词:外科手术感染率分析法

方美珠 魏爱琴

(新疆克拉玛依市第二人民医院医院感染管理科,新疆 克拉玛依 834009)

根因分析法在手术部位感染危险因素分析中的应用

方美珠 魏爱琴

(新疆克拉玛依市第二人民医院医院感染管理科,新疆 克拉玛依 834009)

目的通过对手术患者手术部位感染的目标性监测,探讨手术部位感染(SSIs)的危险因素,从而为控制和降低手术部位感染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前瞻性监测和根因分析法对2012年1月至2013年6月手术患者的手术部位感染情况进行调查和分析。结果18个月共监测手术患者1216例,发生手术部位感染15例,感染率为1.2%。将单因素分析有统计学差异的8个因素纳入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筛选出4个手术部位感染的危险因素。结论年龄、手术类型、基础疾病情况和0.5~2 h用药情况是手术部位感染的高危因素,应强化对手术部位感染高危因素的监测,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从而降低感染的发生率。

手术部位感染;根源分析法;危险因素分析

手术部位感染(surgical site infections,SSIs)是手术患者最常见的医院感染,手术部位感染也是医院感染的重点监测项目,它与医院质量管理密切相关。由于患者手术后感染增加住院时间、再住院率和病死率,增加住院费用,给社会和个人造成很大的经济负担,并且严重地影响医疗质量,容易引发医疗纠纷[1,2]。降低SSIs发生率,预防比治疗更重要,已经引起医务人员的广泛关注,因此加强手术部位感染的预防与控制,是保障医疗安全、提高医疗质量的重要途径。本研究采用前瞻性监测和根源分析法对手术患者发生手术部位感染的危险因素进行调查分析,为降低手术部位感染发生率提供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采用回顾性调查和查阅病例资料的方法,以2012年1月至2013年6月克拉玛依市第二人民医院进行手术治疗的所有病例记录完整的1216例患者为研究对象。

1.2 诊断标准:医院感染诊断标准参照卫生部《医院感染诊断标准》中手术部位感染的诊断标准。

1.3 方法

1.3.1 根源分析法:根本原因分析(root cause analysis;RCA)是一种回溯性失误分析工具,以一套逻辑的程序分析造成事件或事故的根本原因,拟定对策,并改进行动,以避免类似事件再发生[3]。

1.3.2 统计分析:应用SPSS16.0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通过单因素分析之后,将有统计意义的变量再引入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筛选出与手术部位感染相关的主要危险因素。

2 结 果

2.1 不同科室手术患者的手术部位感染率:本次调查1216例手术后患者,发生手术部位感染15例,其中外科感染率最高,为1.7%,五官科最低,为0%,四个科室发生手术部位感染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科室的手术部位感染率见表1。

2.2 相关因素分析:手术部位感染往往呈现纷繁错综的原因[4,5],本研究尽可能多的寻找原因,并对可能原因进行分析和讨论,采用“鱼骨图”方法[6]将可能原因进行解析,见图1。

表1 不同科室手术患者的手术部位感染率(%)

图1 手术部位感染可能原因鱼骨图

2.3 手术部位感染高危因素分析:为对手术切口感染的发生进行更深层次的探究,找出根本原因[7-9]。本次研究对患者性别、患者年龄、ASA评分、手术类型、手术时间、患者基础疾病等进行分析研究,患者术后切口感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采用Logistic逐步回归方法对患者感染的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患者年龄、基础疾病情况、手术类型和0.5~2 h用药情况4个变量均为手术部位感染高危因素,OR值均大于1,见表3。

表2 手术部位感染病例的手术因素与感染率(%)

表3 手术部位感染高危因素的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

3 讨 论

开展医院感染监测的目的是为了有效地控制感染,已有资料表明,手术部位感染目标性监测是降低术后感染率的有效措施,能降低32%的医院感染。SSI受多种因素影响,本研究经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逐步回归共筛选出4个SSI的显著影响。

3.1 手术类型:手术类型决定了手术前是否有充足的时间进行准备,包括患者身体的准备及医疗上的准备,加之在急诊条件下施行手术时,患者多已出现出血、感染、休克,这都为细菌增殖提供了优良的生长基,从而导致感染率的增加。

3.2 年龄因素:中老年患者发生手术部位感染的概率较大[10,11],其主要原因是这部分人群自身免疫力下降,术前应加强患者手术前的营养,提高机体防御能力。

3.3 基础疾病情况:老年患者常伴有多种慢性疾病,如糖尿病、高血压等,增加手术部位感染的概率,术前应严格控制患者血压、血糖等基础疾病相关指标,使患者处于手术的最佳状态,是降低手术切口感染的有效措施之一。

3.4 合理使用抗生素:预防性的使用抗生素,特别是对于在手术过程中易受到感染的患者应该在外科手术开始前的一定时间开始使用药物,这样在手术时,血液和组织中才能够保持较高的抗生素浓度来抵御可能污染的细菌。在手术中不可避免会造成的机体损伤,导致患者局部甚至全身抵抗力下降,这时病菌会乘虚而入,适当的选用抗生素是很必要的,但是抗生素绝不是使用的越多越好,要视具体的身体状况而定。

3.5 其他因素:SSI发生除了与患者自身因素有关还与手术医务人员无菌操作,手术区洁净程度、术后换药等多方面有关[12]。为减少和避免此类问题发生,在日常手术和护理工作中必须做到:①严格手卫生。医护人员的双手是医院感染的媒介因素,也是造成外源性感染的重要途径。有效的洗手和外科刷手可以把残存在皮肤上的微生物菌落数降到最少,抑制微生物快速、反弹性繁殖、降低SSI是最重要措施。②严格执行无菌操作,严格按照外科要求进行洗手消毒。采用全包式无菌手术衣和无接触手套法,对于关节手术使用双层手套。任何无菌药品污染后必须更换。③保持手术区域清洁,对开放性外伤要彻底清创后再手术。处理化脓性病灶之前必须用纱布垫保护周围正常组织,缝合伤口前用甲硝唑注射液冲洗。

[1] 姚小红,黄秀良,董爱明,等.普通外科手术部位感染目标性监测及危险因素[J].中国感染控制杂志,2012,11(3):214-216.

[2] 蔡敏,张传芬.普通外科手术部位感染目标性监测调查分析[J].华夏医学,2012,25(5):719-721.

[3] 何雪松,曹建文,赵钧.医疗不良事件根本原因分析法及应用[J].中国卫生资源,2008,11(1):10212.

[4] 刘福全,张俊梅,赵诗蓓.普通外科手术部位感染相关因素分析[J].求医问药,2012,10(7):50.

[5] 钟世良.普通外科手术部位感染高危因素监测及分析[J].海南医学,2011,2(14):57-59.

[6] 钱援芳,徐东娥.根因分析法在住院患者非计划性拔管管理中的应用[J].中华护理杂志,2012,(11):979-980.

[7] 黄荔红,游荔君,王佳,等.手术部位感染回顾性调查及危险因素分析[J].中国感染控制杂志,2013,12(2):97-100.

[8] 王西玲,王宇,余玲.外科手术部位感染的相关因素分析[J].中国医药导报,2012,9(15):67-71.

[9] 周辉,余丽红.手术室手术部位感染的相关因素分析及防治策略[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3,23(9):2082-8083.

[10] 张焕亮,杨培兰.普通外科手术部位感染因素分析[J].吉林医学,2012,33(12):2589-2590.

[11] 翁为珍,赖克,黄业娟.老年患者普外科手术切口感染因素分析及护理[J].河南外科学杂志,2013,19(1):123.

[12] 邓慧.普外科手术引起手术部位感染的易感因素及预防策略[J].解放军护理杂,2009,26(6A):16-17.

Application of Root Cause Analysis (RCA) in Risk Factors Analysis for Surgical Site Infections

FANG Mei-zhu, WEI Ai-qin
(The Second People’s Hospital of Karamay, Karamay 834009, China)

ObjectiveIt provides scientific basis for controlling and reducing the surgical site infections by monitoring the target surveillance operation in surgical patients, exploring the surgical site infections (SSIs) risk factors.MethodsA prospective study and root cause analysis were employed to investigate and analyze in the surgical site infection of the patients who were operated in the Second People’s Hospital of Karamay during the period from January 2012 to June 2013.ResultsThere are 1216 surgical patients who were monitored in the 18 months. Among them, there were 15 cases of surgical site infections occurred. The rate of SSIs was 1.2%. Bring the 8 factors which have statistics differences by univariate analysis in the Logistic regression analysis model and select 4 risk factors of surgical site infection.ConclusionAge, type of surgery, underlying disease conditions and medications in 0.5~2 hours are high risk factors of surgical site infection. The measures of monitoring high risk factors of surgical site infections should be strengthened.Take appropriate measures promptly to reduce the incidence of infection.

Surgical site infections; Root cause analysis; Risk factors analysis

R619.3

B

1671-8194(2014)25-0023-02

猜你喜欢

外科手术感染率分析法
自行设计的可调式抬手架在手外科手术消毒中的应用效果
异步机传统分析法之困难及其克服
英国:55岁以上更易染疫
48 353例幽门螺杆菌感染状况分析
本刊2019年下半年各期重点内容安排
护理干预对骨外科手术患者焦虑心理的影响
层次分析法在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指标体系中的应用
基于时间重叠分析法的同车倒卡逃费探析
采取综合干预措施可降低口腔癌患者术后下呼吸道感染率
外科手术部位感染危险因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