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推进文化产业自主创新

2014-05-14黄桂钦

商业经济研究 2014年13期
关键词:重要论述自主创新文化产业

内容摘要:习近平同志历来重视文化产业发展,提出发展文化产业的根本出路在改革,发展文化产业要致力于自主创新,要积极鼓励社会力量投资文化产业,提高文化产业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水平,要推动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全面繁荣和文化产业快速发展。

关键词:习近平 文化产业 自主创新 重要论述

习近平同志历来高度重视文化产业发展,提出了文化产业发展的一系列新举措,为文化产业发展提供方向指导,为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繁荣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起到推动作用。

文化产业发展的根本出路在改革

改革是文化产业发展的强大动力,文化产业改革的实质是文化体制改革。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进一步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对促进文化产业结构调整,推动文化产业跨越式发展意义重大,是推动社会化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需要。当前,文化产业发展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文化产业规模不大、集约化水平不高、结构不合理;留得住、叫得开、传得响的精品力作还不够多,文化产品创作生产引导力度不够大、创意和科技含量低;文化走出去较为薄弱、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低;文化人才队伍建设亟待加强,等等。这些问题都与落后的文化体制机制束缚文化产业发展密切相关。对此,习近平同志指出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繁荣文化事业,发展文化产业,根本的出路在改革。要紧紧把握思想观念这个总开关,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提高认识,增强改革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增强改革的责任感和紧迫感;扩大改革试点,突出改革重点,形成改革亮点,努力在文化体制改革方面取得新的突破。这些重要论述,说明了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紧迫性和必要性,体现了党中央对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决心和信心,为文化产业发展指明了出路。

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关键是解放思想,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践发展永无止境,解放思想永无止境。一些思想观念障碍往往不是来自体制外而是来自体制内,思想不解放,就很难看清各种利益固化的症结所在,很难找准突破的方向和着力点,很难拿出创造性的改革举措。深化文化体制改革,使文化管理体制和文化产品生产经营机制充满活力、富有效率。各级党政部门要转变思想观念,从“办”文化向“管”文化转变,实行政企、政事分开,理顺政府和文化企事业单位关系。坚持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创新文化发展理念,进一步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不断激发文化艺术事业的潜能和活力,增强社会文化创造活力。

文化产业要积极推进自主创新

自主创新是我国文化产业实现可持续发展、提升国际竞争力的基础条件和根本保障。提升自主创新水平,才能增强我国文化产业国际竞争力。自主创新能力不强是制约我国文化产业大发展、大繁荣的最大障碍之一。当前,我国文化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普遍不高,由于缺乏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创意和技术,文化产业“贴牌”现象、一哄而上重复建设现象屡见不鲜,严重制约了文化产业的发展壮大。这些问题没有得到解决,将会使我国的文化产业失去市场竞争力,从而被淘汰。习近平同志对此高度重视,提出不仅要在科技领域推进自主创新,而且要在文化产业领域、在动漫领域,也积极推进自主创新,传承中华文明,弘扬中华文化。要推进理论和实践创新。指出发展先进文化重在建设,重在创新,要遵循文化发展的特点和规律,在积累中发展,在发展中创新。这些重要论述,体现了提升自主创新水平是促进我国文化产业发展壮大的首要路径。推进自主创新,才能使我国文化产业在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才能维护国家文化安全。体现了党中央领导人在发展文化产业中眼光的前瞻性。

文化产业积极推进自主创新,重点是推进文化科技创新,实现文化与科技的融合,发展文化产业品牌,打造能够抗御大风大浪的“航母”,改变过去那种单纯的文化模仿或文化复制现象,切实发展建立在自主创新基础上的文化产业。因此,要以文化创新为动力,把民族文化与高新技术和市场机制结合起来,提高民族文化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以科技创新为引擎,发挥文化和科技相互促进的作用,深入实施科技带动战略。健全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文化技术创新体系,培育一批特色鲜明、创新能力强的文化科技企业。提高我国出版、印刷、传媒、影视、演艺、网络、动漫等领域的科技含量,增强文化产业核心竞争力。

积极鼓励社会力量投资文化产业

社会资本助力文化产业,实现文化产业与社会力量的有效对接,为文化产业的迅速发展提供更多的资金支持、注入新的活力,可以使文化资源配置更加灵活,形式更加多样,对促进文化产业发展意义重大。当前,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资金不足问题已经严重影响和制约着文化产业的发展和壮大,使文化产业在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中处于劣势地位,究其原因是当前我国文化产业的投资主体单一,以国有资本投资文化产业为主体,未形成社会力量共同参与投资文化产业的完整格局,这将制约着文化产业发展的进程和文化行业多元化格局的形成。对此,习近平同志指出,要积极鼓励社会力量投资文化产业,支持各种形式小微文化企业发展,鼓励非公有制文化企业发展,降低社会资本进入门槛,在国家许可范围内,允许参与对外出版、网络出版,允许以控股形式参与国有影视制作机构、文艺院团改制经营。这些重要论述,体现了党中央对社会力量助推文化产业发展的高度重视,说明非公有制文化企业是文化产业主体的重要组成部分。

鼓励社会力量投资文化产业,应形成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文化产业格局。加快发展文化产业,必须毫不动摇地支持和壮大国有或国有控股文化企业,毫不动摇地鼓励和引导各种非公有制文化企业健康发展。要培育一批核心竞争力强的国有或国有控股大型文化企业或企业集团,在发展产业和繁荣市场方面发挥主导作用。同时应鼓励社会力量参与文化企业的经营管理,引导社会资本以多种形式投资文化产业,参与国有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参与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实施和文化产业园区建设;要在投资核准、信用贷款、土地使用、税收优惠、人才培养、上市融资、发行债券、对外贸易和申请专项资金等方面给予支持,营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的体制和法制环境;把社会资本引入文化产业,让文化产品进入流通领域,完善文化市场准入和退出机制;鼓励各类市场主体公平竞争,进一步调动发展文化产业的社会力量和市场力量,鼓励民营文化企业参与国有文化单位或企业改制重组、合作经营,形成公有制文化企业与非公有制文化企业共同发展文化产业的新格局。endprint

提高文化产业规模化、集约化和专业化水平

实现文化产业的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加快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增强文化整体实力和国际竞争力,为文化强国建设做出新贡献。当前,文化产业规模小、科技含量低、文化内容创意性不足,处于粗放型水平阶段,很多中小文化企业缺乏专业人才,发展文化产业不够专业,在文化市场竞争中处于弱势地位,这些都成为是制约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一大瓶劲。习近平同志对此高度重视,他指出要推动文化企业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兼并重组,提高文化产业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水平。这些重要论述,体现了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对文化产业发展的状态和发展模式的高度认识,为今后文化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指导。

提高文化产业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水平,应构建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加快发展文化产业,必须构建结构合理、门类齐全、科技含量高、富有创意、竞争力强的现代文化产业体系。要在重点领域实施一批重大项目,推进文化产业结构调整,发展壮大出版发行、影视制作、印刷、广告、演艺、娱乐、会展等传统文化产业,加快发展文化创意、数字出版、移动多媒体、动漫游戏等新兴文化产业。要优化文化产业布局,发挥东中西部地区各自优势,加强文化产业基地规划和建设,规范建设一批全国文化产业示范区,发展区域性特色文化产业集群;培育文化产业骨干企业和战略投资者,鼓励有实力文化企业跨地域、跨行业、跨所有制经营和重组,创建文化航母,在规模上形成竞争力。推进文化产业转型升级,推进文化科技创新,提升文化产业的科技含量、知识产权含量,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发展新兴文化产业;加大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弘扬民族优秀文化的产业支持力度,打造知名文化品牌。加快文化产业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发展,进一步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

推动文化事业全面繁荣和文化产业快速发展

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是相对应的概念,二者都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事业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基,满足人们基本精神文化需求,保障人们基本文化权益;而文化产业是满足人们多样化的精神文化需求,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提升。文化事业是文化产业的基础,为文化产业提供原创文化精品和培养文化消费者,文化产业为文化事业提供资金支持促进文化事业发展壮大并丰富文化精品内容。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大发展大繁荣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内容,也是文化生产力和文化生产关系矛盾运动不断进步上升的必然结果。推动文化事业全面繁荣、文化产业快速发展,不断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对此,习近平同志指出,大胆推进文化体制改革,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快速发展,但要把握好意识形态属性和产业属性、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关系,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方向,即“导向不能改,阵地不能丢”;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快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要有新的举措推;继续推进文化体制改革,推动文化事业全面繁荣和文化产业快速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推进公益性文化事业和经营性文化产业协调发展做到“两手抓、两加强”。这些重要论述,表明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对繁荣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意义重大。

推动文化事业全面繁荣和文化产业快速发展,就是要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文化单位共同发展,充分发扬艺术民主和学术民主,坚持社会责任和创作自由的统一、弘扬主旋律和提倡多样化的统一;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坚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有机统一;坚持和完善支持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发展的政策,为文化事业的全面繁荣和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推动文化建设不断取得新成就,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坚持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创新文化发展理念,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推动文化事业全面繁荣、文化产业健康发展,大幅度提高人民基本文化权益保障水平,大幅度提升文化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坚持发展多层次、宽领域对外文化交流格局,借鉴吸收人类优秀文明成果,实施文化走出去战略,不断增强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

参考文献:

1.习近平.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N].人民日报,2013-11-13

2.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二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建设社会主义文化 强国着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N].人民日报,2014-1-1

3.胡锦涛.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N].人民日报,2011-10-26

4.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N].人民日报,2012-11-18

5.习近平的十大经济战略思想[J].人民论坛,2013-12-3

6.周咏南.习近平在浙江省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强调加快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N].浙江日报,2005-6-29

7.周咏南.习近平:浙江在文化产业领域也要推进自主创新[N].浙江日报,2006-4-28

作者简介:

黄桂钦(1984年-),女,福建漳州人,福建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endprint

猜你喜欢

重要论述自主创新文化产业
从党和国家领导人近10年对科普工作的重要论述看气象科普的未来发展
文化产业
关于文化产业发展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