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重塑社会的力量

2014-05-10本刊编辑部

时代报告 2014年5期
关键词:小人物重塑慈善

本刊编辑部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中国的变化翻天覆地,慈善公益和这种变化十分相像。改革是社会各阶层利益的再次分配,慈善和公益的本质是在现有的利益格局里再进行一次分配。

这些年中国很多人变得更有钱了,房子越住越大,穿着越来越华贵,吃得越来越精致,然而这些物质上的东西并没有给他们带来多少安全感。人与人之间相互关怀、温暖的感觉越来越少。

不过,中国社会还是有很多能够温暖人心的东西,社会还远没有崩溃到让人看不到未来的阶段。重建社会共识考虑到的正是现在社会各阶层间的矛盾越来越难以弥合的现实——社会的发展更加注重效率而没有充分考虑公正与公平,导致这个时代越来越像一个丛林社会,强者通吃,弱者备受欺凌。

本期,我们想通过呈现慈善公益人士的故事,搭建一个平台,让大家重新审视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各种变化,并且付出实际行动去弥合或重建一个温暖的社会,重塑主流价值观。

早些年,社会上各种力量走的是激烈的批评式对抗路线。后来,更多人以一种更加理性和温和的姿态去充当社会的温度计,让大家了解社会的真实模样。这也是我们媒体定位策略的转变,因为单单犀利并不能完整体现一个媒体对社会更深层次的理解。在当下,整个社会的不确定感非常强烈,媒体更应该发挥一个公共平台的作用,凝聚更多人的心灵,释放人性温暖的一面,让人看到阳光和希望。

我们以更加温情和理性的角度去观察社会现象,直面矛盾,释放焦虑。2013年年初,时代报告国内版块推出的“人物”栏目,定位为“小人物推动大变革”。一年多来,我们报道了许许多多坚守在我们身边的、为慈善公益事业奔走呼告的小人物。我们从更细微的角度,来阐释最容易被这个社会遮蔽和忽略的少数人的点滴力量,这也是我们近两年一直在努力的方向——通过一个个身边小人物的故事,去映照一个时代的变迁。当然,精英阶层的慈善意识和他们的慈善力量在整个社会中更具标杆意义和导向作用,在这个层面上,他们的人生故事及内心深处的善意渊源更加不容忽视。

侯建芳家族将企业上市后的第一笔分红一亿元全部捐给了慈善事业,创造了惊人之举,他们坚定地相信“积善之家,必有余庆”;从小上不起学的任太平在内心深处产生了强烈的办学情结,从此走上了一条善行不归路;石保敬身先士卒去行善终于培养起了企业员工的存在感和责任感……

这些从社会底层走出来的精英人士用他们真挚的善行反哺着社会。

身边的徒步善行、400例善举的河南故事、伟大母亲刘传真的善心善德……就像一场永无终点的善心接力赛,感动着中国,温润着人间。

侯建芳说,对慈善公益真正的理解,是使每个人都能有颗善良的心,每个人都能献出一片真诚的心。

理解真正的善行并对其进行广泛而有意义的传播更有助于社会各界构筑共识,从而形成重塑社会的力量。呈现这些日积月累的公益力量和渐次升级的慈善意识,也是媒体可以贡献的微薄力量和理应承担的责任。

前路漫漫,任重道远。endprint

猜你喜欢

小人物重塑慈善
“双减”正加速重塑教育出版
新春特辑:我们的“重塑”
重塑未来
撞色拼接
小人物
慈善晚会4
慈善晚会3
慈善晚会2
慈善晚会1
大人物和小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