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构建广西特色高职专业的设想

2014-05-10周新韶

广西教育·C版 2014年3期
关键词:东盟自由贸易区高技能人才中国

【摘 要】分析广西高职院校的专业特点,提出建设具有广西特色的高职专业,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服务。

【关键词】广西 高职专业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 高技能人才

【中图分类号】 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4)03C-0006-03

一、背景分析

中共中央组织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颁布的《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中长期规划(2010-2020年)》要求:健全职业院校为基础的高技能人才培养培训体系,推动职业院校紧密结合市场需求和企业需求,通过深入开展校企合作,深化教学改革,进一步提高技能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适用性。根据《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中长期规划(2010-2020年)》,2009年底,高技能人才达到2631万人,高技能人才占技能劳动者总量的比例达24.7%。据预测,2015年高技能人才需求将增加约540万人。高技能人才作为我国人才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技术工人队伍的核心骨干,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高企业竞争力、推动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培养高技能人才显得极为迫切。

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提出高职教育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千百万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要“服务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高等职业院校要及时跟踪市场需求的变化,主动适应区域、行业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这就明确要求高职培养的人才是高技能型人才;高职教育要具有地方特色,高职专业设置要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而广西地理位置特殊,南濒北部湾、面向东南亚,西南与越南毗邻;从东至西分别与广东、湖南、贵州、云南四省接壤。广西不仅是西南地区最便捷的出海通道,而且是联系东盟国家的桥头堡,广西与东盟国家经贸往来密切。目前,中国是东盟第一大贸易伙伴,东盟则是中国第三大贸易伙伴。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影响日益扩大,更是对广西提出更高的要求。南宁海关数据表明:2013年1~8月,广西外贸进出口总值1237.8亿元人民币,增长16.4%。尤其具有地方特色的是广西边境小额贸易出口迅猛增长。1~8月,广西一般贸易进出口95.4亿美元,增长2%;边境小额贸易进出口63.1亿美元,增长68.7%,高出同期广西外贸总体增速52.3%。广西对东盟进出口保持快速增长,1~8月,广西对东盟进出口90.6亿美元,增长47.3%,占同期广西进出口总值的45.7%,其中出口70.9亿美元,增长64.9%,进口19.7亿美元,增长6.4%。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广西优越的地理位置,特殊的人文环境,靠边临海的便捷出境通道,由此产生了非常之多的商机,发展前景也非常广阔。发展离不开人才,由此高职院校如何培养适应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发展需要的高技能实用型人才成为一个紧迫的课题。建设特色高职专业,加强人才培养,服务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发展需要,成为广西区内每一所高职院校应该考虑的问题。这也就对广西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提出了特殊的要求,即广西高职院校要为地方经济社会服务,就要建设具有广西特色的高职专业。

二、广西高职专业的现状及问题

(一)职业教育投入大,但高职院校总量偏小

2013年9月4日,在中国—东盟职业教育论坛上获悉,近5年来广西为职业教育建设累计投入168亿元,广西成立了22个行业职教集团,成员单位达1000多家。同时,根据中国教育部网站的2012年教育统计数据:全国高职高专一共1297所,在校学生数为9642267人。而广西高职高专一共有50所,占3.86%,相对较弱;其中公办39所,民办11所。而根据广西教育厅统计,截至2010年广西各类高等教育在校学生74.32万人,其中普通高等教育本专科在校学生56.75万人。

(二)高职院校招生形势不容乐观

从广西招生考试院的统计表明:2013年高职高专院校录取约 11 万人;但是高职高专普通批次,有 185 所院校第一次投档的生源满足率在 80%以上,有 65 所院校经第一次投档就完成了招生计划。相比较本科各批次而,高职高专批次院校的生源状况并不十分理想,生源分布不均衡现象较为突出,考生不服从调剂现象明显,甚至有少数区外院校出现无生源状况。高职高专提前批录取中,仅有 29 所院校第一次投档生源满足率达到或超过百分之百,有23 所院校按一志愿能够全部完成计划,另有26 所院校无生源。

(三)高职院校专业集中度相对较差

广西高职院校可以分为三类:以理工的专业为主的院校,如广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广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综合性的高职院校,如广西职业技术学院、南宁职业技术学院;文科为主的高职院校,如广西国际商务职业技术学院等。以此为基础构成的高职院校,在专业集中度上较差,基本上是大而全。以上所述院校多开设广泛性的计算机类专业、机电类专业、汽车类专业、物流管理、会计等专业,普遍是大而广的专业设置。

(四)高职院校专业开设同质化严重

从广西39所公办高职、11所民办高职来看,综合和理科为主的院校多开设计算机网络技术、通信技术、应用电子技术、电气自动化技术、数控技术、模具设计与制造、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等专业;文科类多开设电子商务、市场营销、会计电算化、报关与国际货运、商务管理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而涉及到艺术类的则开设专业大多是广告设计与制作、建筑装饰工程技术、影视动画、装璜艺术设计等。可以看出广西高职服务地方经济,面向东盟服务的特色专业严重不足。

三、构建广西特色高职专业的思路

(一)建设面向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高职专业

以外向型人才的能力和素质为要求,整体优化人才培养方案,为广西社会经济发展服务,体现区域和地方特色,注重“外向型”高技能人才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培养,体现外经贸易特色与高职特色相融合的特点。所以经贸类高职培养目标应为:培养有社会主义觉悟的、体魄健全、具有必备职业知识和较强职业技能,适应外经贸行业、涉外部门以及其他经济贸易部门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素质的外向型高技能面向东盟10国的小语种商务专门人才。所以为服务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广西高职院校应该开设以下高职专业。endprint

1.国际物流专业。这类专业不只会国内物流,同时也要会东盟十国的一门语言,熟悉报关报检与国际货运。掌握国际货运运输代理有关基础理论知识以及海上货物运输、国际航空货物运输、陆上货物运输等操作技能,掌握一定的货代专业外语知识,能在涉外运输企业、外贸企业、物流企业中从事国际货运代理、船舶代理、仓储管理、货源集散组织、报关、报检等相关岗位工作需要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

2.国际商务专业。培养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及身心素质,掌握国际贸易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熟悉国际贸易的各个环节和交易程序,具备一定的专业外语知识和外贸综合操作能力,能运用外语处理国际货物贸易业务中的往来函电,签订合同,制作单证,同时具备相应的工作协调能力、人际沟通能力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

3.面向东盟10国的小语种专业。瞄准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需要,设置新的小语种专业。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立后,广西与东盟国家经贸合作加快发展,小语种人才紧缺,如开设商贸越南语专业、应用泰国语专业、柬埔寨语专业。加强双语教学,培养涉外工作能力。为了给高职生营造一个仿真环境,培养适应涉外工作需要的人才,积极进行双语教学改革。

4.面向东盟国家的冷链物流管理类专业。这是因为东盟国家农产品冷链物流占了相当大的比重。根据《2012年广西壮族自治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12年广西蔬菜产量(含食用菌)2356.72万吨,增长4.9%;园林水果产量1030.95万吨,增长9.2%。猪、牛、羊、禽肉类总产量405.6万吨,比上年增长5.1%。蚕茧产量31.57万吨,增长6.6%。水产品产量303.47万吨,增长5.1%,其中海水产品产量164.39万吨,增长3.5%。提高冷链物流产品就需要相关的专业人员,而广西高职正好可以设置这类专业,提高果蔬、肉类、水产品的进出口的附加价值,更好地为广西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5.根据行业发展开设的高职专业。如中国目前对东盟出口较多的主要是船舶、钢铁、针织服装、陶瓷制品等,因此应该培养造船、钢铁重工、服装设计与生产类的专业。同时,东盟国家要向中国出口石化、橡胶、棕榈油等产品,也应该相应设置这些专业。但是,这些专业有一定的周期性,所以高职院校应该适时作出调整。

(二)建设服务广西地方经济发展的高职专业

处于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内的北部湾经济区发展需要大量的可以从事实务工作的中低层管理人员和实务操作人员,这些也是正是高职院校培养的目标。北部湾经济区海岸线、土地、淡水、海洋、农林、旅游等资源丰富,环境容量较大,生态系统优良,人口承载力较高,开发密度较低,发展潜力较大,特色优势产业快速发展,一批国家重大项目已经建成或将开工建设;开放水平不断提高,与国内其他地区的经济合作日益深化,在面向东盟开放合作中的地位日益凸显;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得到加强。我国与东盟等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和务实合作将得到进一步加强。广西高等职业教育要主动服务北部湾经济区的经济和社会,专业建设规划必须合理、科学,有所创新,要紧密结合北部湾经济区的人才需求及产业群发展需要,建设体现区域功能和特色的专业群,要敢于自主设置专业。随着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开发建设的不断深入,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和国际化进程加快推进,对各类人才尤其是新型职业人才提出巨大需求。据预测,至2010 年,北部湾经济区全社会人才总量达115万人左右;至2015年,人才总量将达到168万人左右。在这规模空前的人才需求中,具有高学历、高职称或高技能的人才将成为需求的热点。

1.以港口物流为核心的物流专业群。北部湾经济区是我国沿海地区规划布局新的现代化港口群、产业群和建设高质量宜居城市的重要区域。沿海港口吞吐能力超过5000万吨,集疏运条件逐步完善,西南出海大通道作用得到发挥。同时,由于沿海北海、钦州、防城三市加快发展的愿望十分强烈,都想建大港口、发展临港工业和重化工业,都想建修造船基地。为能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促进产业分工协作,建立定位清晰、合理有序的产业发展新格局,《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按功能组团来规划建设,这为发展港口物流业提供了绝佳的条件。2009年年10 月,温家宝总理在视察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时,特别提出要加快培育壮大临港产业集群,打造泛北部湾海上通道和港口物流中心。据预测,至2010 年,北部湾经济区急需港口规划建设与管理、仓储管理、货物运输与代理、物流配送等专业的技术人才。这些人才若按传统专业群概念划分,可分为技术类和服务类方向,但如对专业群概念加以拓展,都属于港口产业类专业群。因此,以此为基点进行港口产业专业群的建设将具有创新的意义。

2.以旅游业为主的旅游专业群。东盟博览会永久落户南宁,其他会议、会展的举办都为旅游业提升了活力。旅游业已经成为广西与东盟经济对接最具潜力的产业之一,2013年上半年,入境过夜游客179.16万人次,同比增长8.7%,增幅同比回落14.9个百分点。实现国际旅游(外汇)收入6.76亿美元,同比增长18.6%。10大客源国中,人数同比增加较多的有韩国、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泰国、美国、法国等7个国家,合计增加7.81万人次,共拉动入境过夜游客人数增长4.7%。十大客源国中,增幅超过20%的新加坡、印度尼西亚和泰国同比分别增长36.5%、26.0%和24.7%。由此可以看出,东盟国家的游客是广西旅游业增长最快的,因此可以建设服务地方的懂东盟十国小语种的入境旅游专业、导游专业等专业。

3.按区划分建设高职专业。把广西划分5个区,高职院校专业可以是:为桂南经济区临港工业、现代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和海洋发展提供服务应该开设的高职专业。为桂中经济区工业服务的微汽、蔗糖、日化、有色金属及建材产品的高职专业,该地区的高职学校相应宜开设汽车维修、化工、有色金属等专业。桂北经济区的旅游业成为经济支柱,现代农业发展初具规模,高新技术产业蓬勃发展。高职院校相应宜大力培养旅游人才,外语人才及高新科技人才;桂东经济区。承接产业转移、发展外向型企业和现代农业取得较大进展。是建设成为发挥承东启西作用,接受粤、港、澳经济辐射和产业转移的前沿,广西现代农业示范区、乡镇工业和外向型农工贸基地。该地区的高校相应宜开设产业开发、农业等专业。桂西经济区。有色金属基地、水电基地进一步发展壮大,山地种养业加快发展。未来将建设成为广西南亚热带绿色食品生产基地、畜牧养殖和农产品加工基地、重要的糖业基地、以铝、锡、铟、锰等为重点的有色金属基地,重要的水电基地。高职学校相应宜开设能源、有色金属、区域环境、农业等业。endprint

四、小结

广西有着优越的地理位置,突出的区位优势:是我国唯一的沿海、沿边、沿江的少数民族省区,是我国西南最便捷的出海通道和通过东南亚对外开放的重要门户,经过几十年的建设,目前广西已初步形成了大流通、大市场、大经贸格局。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国家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立、中国—东盟博览会会址永久落户南宁、中越建设“两廊一圈”、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泛珠三角区域合作全面启动,广西积极实施M型区域合作战略,将进一步扩大改革开放,加强与东盟在政治、外交、经贸等方面的友好合作、搭建中国与东盟货物贸易、投资合作、服务贸易、高层论坛和文化交流平台;这些都需要大量的实用型人才为之服务,为此培养服务于广西地区经济的高等职业院校,义不容辞地承担着人才培养的重任。而北部湾经济开发是广西发展最重要的一环,需要大量人才,尤其是实用的高职人才,所以高等职业教育重任在肩。从市场的需求和高职院校的就业率来看,都说明社会发展需要有一技之长,操作型、技能型的人才,而广阔的发展前景也预示着广西高等职业教育的美好明天。

同时,广西作为中国与东盟国家贸易经济往来的前沿阵地,涉足进出口业务和国际经济技术合作的企业将不断增多,广西国际商务、国际物流、国际金融等高技能专门人才缺口巨大。建设国际大通道,急需一批掌握小语种的国际商务、经济管理、国际物流管理、保税物流、国际金融、国际通用规则法律、经济全球化方面知识和技能的,具备熟练的外语交流和工作能力的外向型高技能人才。为了为广西发展和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构建设具有广西特色的高职专业、培养高技能人才势在必行。

【参考文献】

[1]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中长期规划(2010-2020年)[Z].2011年7月6日.

[2]广西统计局. 2013年上半年广西入境旅游平稳增长[EB/OL].http://www.gxtj.gov.cn/tjxx/jdfx/qq/201308/t20130807_27025.html

【基金项目】广西教育厅“十二五”规划课题(2011C0179)

【作者简介】周新韶(1974- ),广西上林人,广西职业技术学院讲师,从事企业管理和大学生就业创业教育研究。

(责编 何田田)endprint

猜你喜欢

东盟自由贸易区高技能人才中国
在高技能人才培养中实施弹性学制学分制的研究与实践
电子信息类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分析
肯尼·格雷特,爵士的“中国”调子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经济效应分析
浅谈铁路运输企业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
中国—自由贸易区贸易的贸易现状分析和发展展望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农产品贸易格局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