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那些渐行渐远的老行当

2014-05-10

时代报告 2014年5期
关键词:剪子钻头菜刀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机械取代人工,城市生活发生巨变,高楼大厦替代了过去的窄巷小院,昔日的奢侈品逐渐被弃用,与之息息相关的行业难以为继而逐步被淘汰,那些承载着几代人记忆的老行当正渐行渐远……

这一张张照片,将成为我们记忆深处中美好的怀念。

向还在从事这些手工活计的普通劳动者致敬!

1. 磨剪子抢菜刀

在老街深巷里,随着一声吆喝——“磨剪子嘞,抢菜刀!”主妇们纷纷找出钝刀、锈剪子,循声而去……

师傅干活时,把用钝了的菜刀、剪子固定在一条低凳上,先用抢刀来抢,再用磨石打磨。打磨时,让刀、剪在一块特别坚硬的石块(油石或磨石)上来回运动,并不时蘸水,这样更容易把刀、剪磨快。这打磨看似简单,其实不然,因为如果角度太小,则容易卷刃;如果角度太大,就会拌刃。卷刃或拌刃的刀、剪都不能再使用了。

2. 爆米花

老师傅挑着担子,担子一头放着一颗葫芦状的“炮弹”,另一头放着火炉和风箱,走街串巷……只听“砰”的一声,炸泡机的一端打开了,雪白松软的米花从里面喷涌而出,飞向前面一个铝制的铁桶里,在弥漫开来的香气中,师傅利索地用筛子把米花装起来。回家吃爆米花喽!

3. 剃头

借助推子、刮刀、剪子、梳子等简单工具,老师傅按照客人的要求,十指运动,左右配合,工具轮番上阵,上下兼顾……不一会儿,面目一新,耳鼻舒畅。技术精湛的剃头匠向人们证明了其实并不是万事开“头”难。

4. 修钢笔

曾几何时,拥有一支钢笔是一种时尚和身份的象征,更是一种知识的代表。使用和修理相伴而生,会修钢笔的人对于使用者来说就是“装备保障”。

修钢笔时,师傅把钢笔小心夹在一个模具当中,用喷灯熔化一根金丝,再用一根针挑起一点,蘸到笔尖上,待冷却了,用细砂纸轻轻打磨一番,又是一支书写流利的好钢笔了。

5. 箍桶

过去,水桶、米桶、马桶、脚盆等是人们生产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用具,箍桶匠也就特别吃香。

一张刨凳、一柄斧子、一个扒箍、一把锤子,它们在箍桶匠的手中把弄着,套上铜箍,用扒箍上劲、收紧、敲打使其牢固,再涂上桐油防腐,经久耐用的桶就箍好了。

6. 补锅碗

这行的师傅有一句骄傲的口头禅:“没有金刚钻,就不敢担这瓷器担。”因为他们在修理过程中需要用到钻头,而这钻头用的是金刚石。

修理时,师傅在破缝的两边各钻一些对称小孔,钻好后,用锔子(用铜或铁打成扁平的两脚钉)分别插入各孔,用小锤轻轻地把锔子的两头打进去,然后用清油和杂面糊涂在锔子上,使锔子更加固定,这样锅碗就补好了,而补好的锅碗使用起来与新的无异。

猜你喜欢

剪子钻头菜刀
较量
菜刀
100次发射(外一首)
古探1井下古、元古生界复杂地层钻头选型研究
PCD及PDC钻头在石油钻井中的应用
奇妙的圆
婚后生活
圆形菜刀
石头·剪子·布
石头剪子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