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突破 转型—中国教育学会体育与卫生分会“十城市”第二十五届体育教学观摩研讨会综述

2014-05-09张晓虹张钟铸

中国学校体育 2014年1期
关键词:研讨会体育教师教材

张晓虹张钟铸

(1.四川省成都市教科院,610031;2.重庆市南岸区教师进修学院,400060)

突破 转型—中国教育学会体育与卫生分会“十城市”第二十五届体育教学观摩研讨会综述

张晓虹1张钟铸2

(1.四川省成都市教科院,610031;2.重庆市南岸区教师进修学院,400060)

编者按:为进一步深化中小学体育教学改革,交流各地实施新课程标准的经验,促进中小学生体质健康发展,中国教育学会体育与卫生分会“十城市”体育教学研究会第二十五届体育教学观摩研讨会于2013年10月29日至11月1日在成都市西南民族大学召开。本次教学研讨会期间,16节精彩的现场课呈现了各会员城市在深化学校体育课程改革过程中取得的丰硕成果,体现了“十城市”体育教学研究会对“加强学校体育教材建设”的积极探索,以及对“进行有效教学,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不懈努力。当然,现场课教学既呈现出了积极的变化,引起了观摩教师、评委和专家的共鸣;同时,课堂教学实施中的部分环节和细节,也引发了与会者的思考和争鸣。如,教材的创新及课程资源的开发、教法的有效选择与实施、器材创新及其对教材教法创新的促进等。本期从“有效教学”的角度出发,针对这些问题进行组稿,并对部分课堂进行了展示和评析,请大家积极关注并继续深入研究,也欢迎大家结合自身实践进行撰稿、投稿。

本次研讨大会是“十城市”体研会成立以来的第25届,也是在经历了28个风风雨雨后第三次走进美丽的蓉城。大会期间,共有太原、兰州、成都、合肥、郑州、长春、广州、哈尔滨、沈阳、厦门、重庆、天津、昆明、石家庄等14个城市的理事代表和来自全国各地的教育行政部门领导、教研员、一线体育教师近3000余人出席并观摩了本次体育论坛暨教学展示研讨活动。

莅临本次大会的除了有来自14个会员城市的代表团和观摩团外,更有许多非会员城市的体育教师再次加入了观摩、研讨。开幕式上,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调研员、中国教育学会副秘书长王龙龙先生代表教育部、中国教育学会致贺词并给予本研究会高度评价及赞誉,他说道:“‘十城市’体研会28年旗帜不倒,因为走的是群众路线,落实的是中央政策,培养的是一线体育骨干教师。”纵观“十城市”体研会28年的风雨历程和全国各地体育教师锲而不舍地追随,充分证明了“十城市”体研会的重要性和影响力。本届大会更以“探索有效课堂,提升学生体质”为主题,以课为纽带,重在研和讨。三天会议以展示、交流现场课、录像课,评选论文、特色教学设计,课后即时点评、教师交流互动等多种研讨平台为载体,突出研讨会的特点。

一、务实求精,凸显品质,变活动的一时性为持续性

1.以课为纽带,在研、讨中成长,在谋中求发展

“十城市”教学研讨会一贯本着研培“一体”促创新,赛培“一体”上台阶,展培“一体”显风采为核心,每年都会设定一个主题。今年的主题主要围绕教材创新、有效课堂,及提升学生体质展开。“十城市”体研会每年都会要求各会员单位围绕当年主题,在规定的学段中研究探讨,推出自己最具有代表性的一节现场教学课、3~6节录像课与会交流。交流期间每一节现场课后,评审组指定专家综合评审组意见即时点评,提出问题留给与会教师们思考。本届会议由组长刘端文老师点评,观摩教师也反应热烈。两天的展示活动结束后,由“体研会”理事、评委再次组织作课教师、各代表团成员分组进行不同专题的、围绕体育课程教学改革的共性问题进行研讨。本届现场课、录像课主要围绕三个问题,即“为什么选择这个教材?你的教学设计亮点是什么?你是如何根据课标设计该课的教学手段方法的?”展开讨论互动。在讨论会中,与会者加强理论和实际的结合,这有利于提高开展“十城市”体研会的实际效益,以使其长久地开展下去。教师们纷纷感叹:“这是节俭、务实、高效率的会,我们要的就是这样的会议精神,我们学到了东西,我们学会了思考,我们更学会了实践。”

2.赛课搭台、专家引领,聚焦课堂教学,关注学生体育能力发展

在本次观摩大会上,“体研会”设有教学即时评价组,评价指标注重关注学生的运动负荷、学生的学习方式等,对不同学段提出不同要求。其中,小学段:兴趣培养是第一;基本素质要跟紧;教材要有突破性;高低特征要分明。初中段:技术处理要合理;技能、体能紧相配;教材灵活有创新;教学手段有特征。高中段:教法科学引导;学法突显高中特征;合作、探究要运用;教材传授要分层。各段关注点:小学低段研究课注重提高学生柔韧、协调和灵敏素质和能力的发展;小学高段研究课:注重提高速度与快速反应能力的发展;初中段研究课:注重提高弹跳力和身体自控能力的发展;高中段研究课:注重提高学生节奏感和力度能力表现的发展。评价首先以此为标准,以突出体育课特点为准绳,以关注学生的学习效果为目标,以“什么是小学课特点?什么是初中课特点?什么是高中课特点?”为引领,将观摩与培训相结合。

二、创意无限、异彩纷呈

1.领会主题,吃透教材,通过目标引领内容

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是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追求的基本目标。观摩大会献课的教师对本次活动的主题把握得非常准确,课前的准备非常充分,将教材分析和课堂的教学目标相结合,鲜明、具体。在教学环节的每一步都清楚地知道“为什么这样做?”“怎样才能达到课堂预设的目标?”

2.重视技能,提高课堂效率

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对体育课堂教学规定了必须以运动技能为主要内容的教学过程作为途径,达成知识、技能、体能、方法、能力、行为等三维目标。

3.教师的专业化水平越来越高

体育教师是体育课程发展的主力军,能否提高教学质量、提升教学效率主要取决于体育教师的专业化水平。随着《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的贯彻实施与体育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对体育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本届大会中,可喜的是,授课教师基本功扎实,他们对教材的把握、器材的运用更加趋于成熟,对教学环境亦能很快地适应。

4.创新器材的开发和利用

器材的选择服务于教学方法和手段。在观摩课中,一部分教师善于一物多用,将自制器材用尽、用够、用活、用好。

5.校本教材展示地方特色

地方校本教材的开发展示了体育活动的生命力。在展示了地方校本教材的同时亦紧扣本届大会的主题。

三、对本届大会的思考和今后体育教学的认识

1.明确教学对象,根据学生的特点进行教学

体育课是面对所有学生来说的,因此,我们在选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之前应该先了解教材,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个性特点等,关注学生个体差异,了解不同水平学生的学习情况,分层教学,营造帮教的学习氛围,不是所有的学生都适合于任何一种教学方法,如果用错了很有可能会适得其反。

2.在运用教学方法时应注意尺度的把握

任何教学方法和手段的运用都有自己的尺度,不能毫无限制地滥用。如,在体育课堂教学中穿插一些游戏来活跃课堂气氛是很好的,它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体验课堂中的乐趣等,是教师在课堂上常用的方法。但是这种方法如果在课堂上无尺度地滥用,整堂课都在游戏中度过,而忽略了对技能的学习,就会使体育课上得主次不分,是喧宾夺主的表现。

3.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注重情感的培养

在体育教学中,师生间建立融洽的情感是培养与激发学生体育兴趣的先决条件。在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明确规定了学生情感的培养是体育与健康教学的基本目标之一,既让学生掌握体育的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又要培养其积极向上的情感。

本次研讨会得到成都市教委、成都市教科院、武候区教育局的大力支持和关照,在此向成都市教委表示感谢。“十城市”第二十六届体育教学观摩研讨会将于2014年7月在吉林长春举行。

猜你喜欢

研讨会体育教师教材
体育教师在线教学行为的实证分析
教材精读
重视教材探究,多法破解圆锥曲线点线距
题在书外 根在书中——圆锥曲线第三定义在教材和高考中的渗透
中小学体育教师创新行为的现状与促进策略*
王国钦《知时斋说诗》研讨会在北京召开
“李元洛《诗美学》研讨会”在京召开
第三届全国中小学体育教师教学
源于教材,高于教材
京剧《辛追》剧本研讨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