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课堂是场联欢会

2014-05-08文/李瑞

新课程·下旬 2014年5期
关键词:导演演员联欢会

文/李瑞

摘 要:一直以来,教师往往让被课堂的死气沉沉所困扰,但有的课却上得生动、活泼,趣味无穷。

关键词:课堂教学;联欢会;“导演”与“演员”

在“科教兴国”的今天,教育面临着改革与发展的必然,每位教育工作者都应该用新时代的教育思想来充实和发展自己。然而,在工作中,还会听到某些教师说某些学生太笨、不听话、调皮等,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呢?我的做法是把课堂上成“联欢会”,从而使那些差生变成了优生,怎样能使课堂成为“联欢会”呢?

一、筹备“联欢会”

1.“策划”

“策划”对“联欢会”的质量尤为重要,我——“导演”要备好课,决定“联欢会”的任务和目标,再决定“会”的程序。

2.“排练”

“排练”与“联欢会”的顺利与否紧密相连,我给学生——“演员”规定节目,让他们预习、备课,做好充分的准备。

3.“道具”

准备好“道具”——教具,以供“表演”时用,我还制了许多小红花来鼓励和表扬“小演员”。

二、上映“联欢会”

1.“开幕式”

我——“主持人”介绍课堂所要解决的问题,使课堂有明确的方向。

2.“表演”

这是学生登台亮相的部分,对讲课好的学生有红花相送。由于学生在课前备了课,做了准备,因此,学生讲起课来还挺像回事,该板书时板书,该提问时提问,俨然一个小“教师”。令人吃惊的是,有些学生把知识编成快板、绕口令,还有些学生用谜语和游戏的方式把知识烘托出来。

3.“高潮”

学生表演结束,我总是让学生在纪律比赛中进行记忆比赛、知识比赛来巩固当堂所讲知识,这是小红花出手最多的时候,也是全体演员“大合唱”的时候,因此,学习气氛特别浓。

4.“尾声”

我总结本课堂的优缺点以便更好地迎接下次“联欢会”的到来。

三、课堂是场“联欢会”

在課前,我是“导演”,在课堂上,我是“主持人”,学生始终是“演员”,又有红花、图画、歌声、游戏、快板、绕口令等,难道这不是“联欢会”吗?

编辑 张珍珍

猜你喜欢

导演演员联欢会
荷塘联欢会
精彩的联欢会
杂技艺术与音乐简析
“翻转课堂”中教师“翻转”之反思
浅谈舞台行动在话剧排演中的重要性
《琅琊榜》浅评
分析导演在文艺晚会中的执行力
亲子联欢会
数字联欢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