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类非线性系统的主动同步仿真

2014-05-03

山东工业技术 2014年12期
关键词:同步

杨  宸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理学院,北京 100083)

一类非线性系统的主动同步仿真

杨宸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理学院,北京100083)

摘要:近年来随着混沌理论的不断发展,混沌现象在各个领域都具有广泛应用,其中混沌同步控制是混沌理论研究的重要内容。本文利用主动控制同步的方法对一类分数阶系统进行了同步实验,仿真结果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关键词:分数阶;非线性系统;同步

1 引言

为了解决P-C同步的局限性,L.Kocarev和V.Par1itoz于1995年对P-C同步进行了改进,提出了主动--被动同步法。与P-C同步法相比主动--被动同步法的优势在于可以不受限制的选取驱动变量,采用较灵活的普适的分解法,更适合于混沌同步和超混沌同步。本文中以所给出的分数阶非线性系统为例,尝试了主动控制法[1]同步控制,仿真结果证明了主动控制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2 基于主动控制法的同步

驱动系统可以写为:

为常数矩阵,u为主动控制函数。

记误差为:e=y-x,误差系统可以写为:

(1)驱动系统为:

设计响应系统为:

将主动控制函数u代入响应系统(2.5)得

将主动控制函数u代入误差系统(2.6)得

由分数阶系统稳定性判定引理,可知。

此时响应系统与驱动系统同步。

(2)仿真分析

利用matlab2010a进行数值仿真,仿真时间设为[0,200],仿真初值设为

(a,b,c)=(0.9,0.2,1,2),误差系统初值为[-8,5.5,5.5]。

此时出现混沌现象,这里N=5000,h=0.04,得到下面的仿真图形。

图2.1 系统x1与系统y1比较

图2.2 系统x2与系统y2比较

图2.3 系统x3与系统y3比较

图2.4 误差曲线

3 结论

本文将反馈同步的思想引入到分数阶系统同步控制理论中,对文中所给出的系统采用非线性方法进行了完全同步,仿真结果证明了反馈同步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参考文献:

[1]Sachin Bhalekar,Varsha Daf tardar-Gej j i.Synchronization of di f ferent f ractional order chaotic systems using active cont rol[J],Commun Nonl inear Sci Numer Simulat,2010,15(2010)3536-3546

[2]孟令博.分数阶混沌系统的同步控制方法研究[D],江苏南京:南京理工大学,2010

[3]宋银芳.一类金融混沌系统的控制设计[D],湖北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06

作者简介:杨宸,男,在读硕士研究生,中国矿业大学(北京)理学院,研究方向为复动力系统。

猜你喜欢

同步
素质教育理念下艺术教育改革的思路
政府职能的转变与中国经济结构调整的同步
公共艺术与城市设计的协调与同步
汽车空调产品的协同开发探讨
“四化”同步发展的实证检验及实现路径研究
冠修复与根管同步治疗隐裂牙牙髓病的临床研究
时间统一系统秒同步故障远程预警系统设计
基于CAZAC序列的MIMOOFDM定时同步算法
基于ETL技术的数字化校园共享数据中心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