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企业动态竞争情报系统及其运行

2014-05-03王美玉

山东工业技术 2014年12期
关键词:运行机制竞争

王美玉

(山东省寿光市国土资源局信息中心,山东 寿光262700)

企业动态竞争情报系统及其运行

王美玉

(山东省寿光市国土资源局信息中心,山东寿光262700)

摘要:随着竞争的国际化,企业越来越认识到竞争情报的成败直接决定着企业竞争的成败。本文从竞争情报及竞争情报系统的角度,分析探索一种竞争情报系统的框架及其运行机制。

关键词:竞争;情报竞争;情报系统;运行机制

0 引言

资金、技术、人才是企业的传统三大竞争要素,进入知识经济时代情报成为企业的第四大竞争要素。然而在信息迅猛增长的时代,要想从繁琐的信息中识别有效信息(即情报)将是一件长期的系统工程。因此,企业要生存发展,重视做好情报工作是关键。

要想获取有效信息必须经历信息的收集、分析、整理、利用的长期的连续的过程,并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美国海军高级情报分析员埃利斯·扎卡利亚斯说:“情报的95%来自公开资料,4%来自半公开资料,仅1%或更少来自机密资料”。所以,随着信息网络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信息公开透明度的增加,企业生存的重点在于更加快速有效的搜集情报,为企业的生产决策提供帮助。

企业竞争情报系统(CIS)就是为了帮助企业快速全面获取有效信息,提高企业决策能力的系统。本文旨在通过对竞争情报及其系统的分析,寻找一种能为企业快速高效提供情报支持的情报运行模式,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功效。

1 竞争情报与竞争情报系统

竞争情报(CI)可以理解为情报搜集过程也可以理解为情报搜集整理后形成的一种产品。国内学者普通认为,竞争情报的研究对象为环境、对手和策略。SCIP对竞争情报如此定义:“根据道德规范收集、分析和传播有关企业环境、竞争对手和组织自身的准确、相关、特定、及时、具有前瞻性和可操作性的情报。”它是一个长期的持续的过程,是合乎道德规范的。

竞争情报系统是以增强企业竞争力为目标,通过人的智能和信息网络的结合为企业工作人员提供决策支持和咨询的系统,它是一种管理思想,一种分析方法和一种信息技术。从广义上说,企业从底层到高层,从职员的简单操作到高层决策无不需要情报的支持。因此,可以说企业竞争情报系统(CIS)应该是一个以辅助企业高层决策为最终目的,面向企业全体员工的综合系统。

2 竞争情报系统(CIS)框架

图1

从情报来源的角度可制定如上竞争情报系统(见图1)。该系统将情报机构分为企业内部情报机构和企业外部情报机构两大部分。其中根据地理位置的不同,外部情报机构又分为本地外部情报机构和驻外情报机构两个机构。各情报机构间可采取多种方式相互协调配合工作,在管理机制上相对独立,即各情报机构立足于当地实际,根据任务特点、情报特点可采取不同的管理机制和运行方式,但必须以完成共同的任务(企业情报需求)提供更有价值的情报为目的。为了便于各机构间的协调,企业高层中至少由一名领导决策机构人员主要负责情报工作,高瞻远瞩,统一协调领导各个情报机构。

3 运行机制

3.1固定系统

科技既方便了企业的生产生活也威胁着企业的生存和发展。科技大幅提高了企业的产量和效率,产品进入买方市场,供大于求。同时科技的发达造成产品模仿系数越来越高,各种成品都有类似的替代品。因此,只注重产品生产的企业是无法生存的,高度的社会竞争要求企业从整体上塑造形象,形成企业独特的无法模仿的核心竞争力,形成产品可模仿竞争力无法学习之势,为企业的长远发展奠定基础。

核心竞争力本质上就是容易感知而难以描述的企业文化。矛盾之处在于一方面知识经济的快速发展迅速代谢着人们的有用知识;另一方面,激烈的竞争和紧迫的时间使人们难以通过传统方式获取经验知识来解决新问题。基于以上分析,一个能时刻且长期为人们输送新知识和现成经验知识的相对固定的系统成为人们的必然需求。

3.2动态联合

社会发展进入快车道,面对替代产品不断涌现,竞争对手不断增加,竞争程度愈演愈烈的现状,企业的生存发展必须寄希望于情报竞争能力。即情报人员必须具有高度信息敏感性,能快速的从杂乱的以各种形式存在的信息中高效整理分析出有效情报,辅助领导层的决策。这就要求企业情报部门在结构和人员配备上能适应现状,即结构简单灵活,适于调整,人员多样个性,能够解析不同信息。结构简单、人才多样性这两个特性要求企业建立企业动态联合情报小组,能灵活调整重新组合直到任务结束,然后,根据企业需求重新成立情报小组。

3.3项目主导

一切按照特定规则组合起来的用于消除不确定性的物理符号都是信息,信息遍布在生活工作的时时处处,并以多种不同形式存在。怎样从繁多的信息中分析整理出有效信息成为竞争情报工作的重点。为了易于缩小人们情报搜集范围,明确情报搜索目标,节省人力物力,建立以项目为主导的竞争情报工作模式不失为一种更好的选择。

根据以上分析,在固定情报部门(内部情报机构)的基础上建立项目为主导的动态(项目小组)情报系统的实施机制为:

(1)内部情报机构通过企业内部网络交流手段辅以面谈、发调查表等方式深入挖掘企业潜在的情报需求。此外,为了鼓励员工贡献自身知识企业应建立相应鼓励措施。内部情报机构通过将收集的情报需求及时向外部和驻外情报机构发出需求命令获取外部情报。同时,外部和驻外情报机构应定期向内部情报机构提供获取的情报。

(2)内部情报机构负责人应具有高度的信息敏感性,随时在与高层决策机构包括部门关键人员的交流中分析发现情报及情报需求,形成情报项目,划分等级。

(3)信息具有时效性,内部情报机构人员应按照先急后缓、先重要后次要的原则合理安排项目的实施顺序。

(4)项目小组根据具体项目实施情报工作。

4 工作流程

内部情报机构是企业情报工作的核心,负责总揽企业情报工作的大小事务。内部情报机构做好企业日常信息服务和知识培训外,重点工作是深入了解企业高层决策机构和各部门关键人员的情报需求,设定工作项目,包括项目的保密程度、轻重缓急等,安排机构工作人员根据先急后缓的原则有序高效开展工作。

“知己知彼,百战百胜”,情报以各种形式存在于企业内外的各个角落,合理搭配的项目小组会使工作效率大大提高。因此,内部情报人员首先要做好对企业员工的摸底建档,做到知己,并做好相应的配套更新修改机制。这样,在情报工作中能够根据项目情况快速配备合适人员,做到高效快速,提高信息的有效价值。

项目小组组长统筹负责本项目的实施。如项目小组组长随时与情报需求部门沟通,分析实际情况及时调整搜集策略。

项目小组查阅分析企业内部现有的信息资料,讨论制定情报搜集策略。

情报工作人员可以通过公开的信息源如网络、广告、图书馆、展销会等分析获取情报,也可以通过非正常途径如共同客户和供应商、竞争企业的废弃物以及竞争企业的前雇员分析获取情报。

情报工作的各个步骤建议同步进行,即小组内各人员做好分工同步进行。但在人员紧张的情况下可以分步进行,即先进行搜集后整理分析。但任何方法都需保证分析结果。

项目小组根据情报的保密级别根据规定选择不同的方式告知用户。

为了便于情报机构的考核,用户可向情报主管部门反馈意见建档案,作为定期考核的依据。

5 结语

针对情报系统人员流动性强的特点,企业应建立保密制度,与工作人员签订保密合同。企业竞争情报系统,是知识经济发展的产物,它是企业的辅助工具,具有局限性,企业决策部门绝不能无限放大软件系统在企业竞争情报系统中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杨蜀.竞争情报的收集和加工[G].情报探索,2006(1)

[2]杰里.P.米勒等著;刘敏,卢平等译.新千年情报:数字时代理解与实施竞争情报[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4.11

猜你喜欢

运行机制竞争
基于知识的智能指挥决策运行机制及其支撑技术研究
以创新发展为引领的航天院所科技委智库运行机制探讨
Calligraphy,the gem of Chinese culture
农村医养结合运行机制构建研究
互联网支付时代完善收银审核运行机制的措施
感谢竞争
北欧大众体育治理透视:制度环境、核心理念与运行机制——兼论对我国群众体育治理改革的启示
别在必败的领域里竞争
新时期高校精神文明建设工作运行机制探析
儿时不竞争,长大才胜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