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基础阶段学习者强化语的使用特点探析——基于语料库方法

2014-05-01訾韦力周毅灵

关键词:本族语语料库现象

訾韦力,周毅灵

(北京服装学院外语系,北京 100029)

一、引言

强化语(intensifier)是加强语义程度、突出信息中心的主要表达手段。强化语是从假定的标准出发,在程度上逐步增强语气,包括程度副词、少量名词短语和介词短语。Quirk et al.把强化语分为增强语和减弱语两大类。强化语包括最高程度语、提高程度语、近似语、折衷语、降低程度语和最低程度语[1](P589)。强化语在书面语表达中随处可见,语言学习者学习水平的不同也决定着学习者使用强化语的差异。反过来,强化语也是反映学习者目标语学习水平的一个重要方面。

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借助数据驱动的研究方法研究强化语的使用,为语言学研究开辟了新领域。国外相关领域研究较早,各国研究者分别通过与本族语者强化语的使用对比来研究本国学习者在强化语使用上的差异以及学习者强化语习得发展特点[2](P53-66)[3](P125)[4](P539-551)。Biber研究发现,英语本族语者口语中最频繁使用的三个增强语是very、so和too。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内对该领域的相关研究逐步开展。2007—2010年,上海交通大学的几位研究者在该领域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取得了相应的研究成果。黄瑞红考察了中国英语学习者形容词增强语的语义韵特点,认为不同水平学习者使用增强语的类型、频率及其搭配词的范围存在很大差异,语义韵和词语搭配的地道性和准确率随着学习者水平的提高而提高[5]。张霞从词频的角度考察中国非英语专业大学生口语表达中的强化语使用,发现英语专业大学生强化语的使用比非英语专业大学生更趋近于本族语用法[6]。王春艳、韩金龙研究发现,中国英语学习者强化语使用的形符数高于本族语者,类符数低于本族语者,类符数随着学习者英语语言水平的提高逐渐接近于本族语者,呈有规律上升趋势[7]。除此之外,其他学者们也探讨了过多使用增强程度词、过少使用最高强化词的原因及常用搭配形式[8][9]。

二、大学基础阶段学习者强化语使用情况的语料库调查

(一)语料来源

在研究中,笔者自建六万词的学生习作小型语料库(Written Corpus from Freshmen during Term 2,下文简称WCF)。语料库来自基础阶段学习者的397篇作文,笔者对此分别整理、合并、标注,以备检索用。该语料库形符数64195个,类符数4406个。

参照语料库,为英美大学生组成本族语语料库LOCNESS(The Louvain Corpus of Native English Essays),随机从中抽取七万词的语料。该语料库形符数70741个,类符数6612个(见表1)。笔者就各类强化语在两个语料库中的使用频率情况进行统计分析。

表1 WCF和参照语料库LOCNESS的类符、形符比

(二)研究工具和方法

1.语料库分析以Laurence Anthony的AntConc 3.3.5w.检索工具为基础,手工去除强化语的非强调意义,分别提取每个强化语在两个语料库中出现的原始频数,得出准确的强化语使用频率,并计算出标准频率(每1000个词)。

2.运行AntConc.软件检索语料库,用该工具提取节点词所在的索引行和搭配信息。分析索引行,归纳各类强化语在两个语料库中各自典型类联接搭配。

(三)强化语的选择

为了方便检索,同时也为了考查学生使用强化语的广度,文中词表综合Quirk等语法家的强化语词表、Liang的强化语词表和BNC所列的强化语词表[10],选出26个英语本族语者最常用的强化词作为研究对象,分类参照Quirk分类体系。

三、大学基础阶段学习者强化语的使用特点

(一)强化语总体使用结果及其分析

如图1所示,从fully到scarcely,在所列的26个常用强化语中,very、so和too是英语本族语者和基础阶段学习者最频繁使用的三个增强语,基础阶段学习者与本族语者强化语使用整体趋势基本一致,但过度使用very、so的现象与梁茂成“中国学习者口语中超用 very、so”的结论一致[10]。由此可以看出,基础阶段学习者书面语呈现口语化倾向。为了更进一步了解强化语的使用差异,笔者对两个语料库强化语使用频率进行了卡方检验(见表2)。

在26个常用强化语中,表中8个强化语与本族语使用者存在显著的差异。virtually、slightly频率小于2,所以不在讨论范围内。so和increasingly存在多用、超用现象,而 almost、rather、relatively 和 a little则存在少用现象。基础阶段学习者一般习惯于选择简单的单词表达自我观点。经过大一阶段的英语学习,学习者扩大词汇和使用较高中阶段更高一级词汇的意识增强,在more and more与increasingly之间,学生更倾向于使用后者。而在学习者看来,偏口语化的词汇如 almost、rather和 a little尽量避免使用。此阶段学习者对于学术词汇接触较少,所以在学习者书面语中会出现少用relatively的现象。

图1 强化语总体使用频率①增强语最高程度语:①fully②completely③entirely④absolutely⑤totally⑥utterly⑦strongly;提高程度语:⑧very⑨so⑩too⑪highly ⑫increasingly ⑬extremely ⑭immediately。②减弱语 近似语:⑮almost⑯nearly ⑰virtually;折衷语:⑱rather ⑲fairly ⑳relatively ㉑pretty;降低程度语:㉒slightly ㉓merely ㉔a little;最低程度语:㉕hardly ㉖scarcely。

表2 WCF和LOCNESS两个语料库部分强化语使用频率的卡方检验显著性差异

(二)各类强化语的使用情况分析

1.增强语的使用

增强语包括最高程度语和提高程度语。最高程度语在表示强调时,表达的是对论断的自信和不容质疑。显然,学习者在写作过程中对论断缺乏主见和自信,导致使用不足,这与高中教学偏应试教育有关联。基础阶段学习者fully使用不足,他们常用的类联接是 fully+v.、v.+n.+fully和 be+fully+adj.;而本族语使用者除 v+n.+fully、fully+v.以外,大量使用 fully+adj.+n.。

提高程度语都存在超用现象。学习者经过高中阶段学习,词汇量有限使其找不到其他修饰等级性词项的词,同时受到母语迁移的影响,存在明显的超用 very 现象[11]。think highly of(about)和 value time highly是学习者使用最多的表达方式,从中能够看到机械模仿记忆的痕迹;而本族语者使用最多的是类联接 highly+adj.+n.,extremely的使用仅限于类联接 extremely+adj.。Biber认为,entirely、extremely、fully、highly和 strongly更多用于学术语中,而基础阶段学习者较少接触学术用语,不了解学术语或使用学术词语意识不强正是增强语使用过少的主要原因[4](P565)(见表3)。

表3 WCF和参照语料库LOCNESS最高程度语、提高程度语使用标准频率

2.减弱语的使用

减弱语包括近似语、折衷语、降低程度语和最低程度语。Biber et al.曾经针对减弱词作为修饰语的话语选择作了一项研究,结果发现人们更倾向于在学术文章中使用减弱语,而日常交际中较少用到减弱语[12]。近似语almost的使用存在少用现象。减弱语大多为开放性词类,而此阶段学习者比较关注构成减弱语的形容词,较少关注带“-ly”的开放性词类,这也是学习者较少使用减弱语的原因之一。

表4 WCF和参照语料库LOCNESS近似语、折衷语使用标准频率

如表4,学习者少用almost和nearly,多用virtually。通过观察索引行发现,基础阶段学习者与almost的常用类联接是almost+could(are)和almost+n.(adj.),受母语负迁移影响严重,句式单一,存在少用和误用现象。而本族语者常用类联接则是almost+n.、almost+v.、almost+as(like)、almost+v-ed等,本族语者almost使用句式多样。折衷语rather、relatively常用于学术语中,基础阶段学习者缺少比较意识,所以语篇当中relatively少用。学习者将rather和pretty视为口语词汇,因其词汇量有限而频繁使用该词,呈现多用现象[4](P539-551)。

至于降低程度语slightly和merely存在多用现象,a little存在少用现象,而最低程度语hardly存在超用现象。hardly是高中阶段英语语法教学中经常训练的一个语法点,因而该词使用频率较高。通过观察检索行发现,基础阶段学习者使用hardly类联接多为 can+hardly+be(or v.)、hardly+v.、had+hardly+v.,而本族语者使用hardly的情况除can+hardly+be(or v.)以外,更多使用be+hardly+a+adj.+n.的形式。

四、结语

通过以上分析,发现大学基础阶段学习者强化语的使用具有如下特点。

第一,very、so和too是基础阶段学习者最频繁使用的三个增强语,这一点与本族语者强化语的使用趋势基本一致,但与本族语者相比存在明显超用现象。

第二,由于受高中阶段应试教育的影响,此阶段学习者对于“-ly”结尾的强化语存在误用和少用现象。

第三,增强语常常表达对论断的自信和不容质疑,减弱语常常表示的是质疑,学习者在写作过程中对论断缺乏主见和自信,不习惯对问题质疑,从而导致强化语误用或少用现象。

第四,基础阶段学习者较少接触学术用语,不了解学术语或使用学术词语意识不强也是一些强化语使用过少的主要原因。与此同时,书面语中强化语呈现出一定的口语化倾向。

第五,高中阶段英语语法教学中经常训练的强化语使用频率较高。

第六,强化语类联接受母语影响明显。

针对上述研究结果,我们认为,大学基础阶段可以有针对性地进行学术英语教学,并将语料库引入课堂教学,语料库干预下的词汇教学能大大拓宽学习者使用词汇的视野。与此同时,强化学习者辩证性思维能力,通过教学理念的渗入、教学模式的改革使学习者具有判断、比较、质疑等能力,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综合能力的提高。

基于自建语料库的强化语研究对大学英语基础阶段教学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同时也能丰富我国基于语料库方法的强化语研究。希望更多的研究者加入进来,丰富我国该领域的研究。但本研究也存在局限性:自建语料库库容相对较少,还需进一步扩大库容量,使研究说服力更强。

[1][英]Randolph Quirk et al.A Comprehensive Grammar of The English Language[M].London:Longman Inc.1985.

[2][比]Granger,Sylviane(ed).Learner English on Computer[C].London:Addison Wesley Longman,1998.

[3][荷]Lorenz,G.R.Adjective Intensification:Learners versus Native Speakers:A Corpus Study of Argumentative Writing[M].Amsterdam:Rodopi,1999.

[4][英]Biber,D.,S.Johansson,G.Leech,S.Conrad and E.Finegan.Longman Grammar of Spoken and Written English[M].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0.

[5]黄瑞红.中国英语学习者形容词增强语的语义韵研究[J].外语教学,2007(7).

[6]张霞.中国非英语专业 EFL学习者强化语使用研究——基于COLSEC的调查[J].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2008(4).

[7]王春艳,韩金龙.中国英语学习者形容词强化现象及成因分析——基于语料库的研究[J].外语电化教学,2010(5).

[8]齐健晓.中国英语学习者强化词使用的语料库调查[J].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2006(12).

[9]丁容容,何福胜.中国学习者英语口语中强势语的用法研究[J].外语教学,2006(5).

[10]梁茂成.A Study of Intensifiers in Chinese Learners’Speech Production paper presented at o3’[C].in proceedings of the 2003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orpus Linguistics.Shanghai,China,October 25 -27,2003.

[11]Tang Jieyi& Zhang Xingjuan.A Corpus-Based Analysis on Boosters“Very”in Chinese Se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Writing[J].CELEA Journal(Bimonthly),2008(6).

[12]魏金凤,陈丽勤.基于语料库的中国英语学习者书面语中减弱语使用情况调查[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2013(2).

猜你喜欢

本族语语料库现象
《语料库翻译文体学》评介
它们离“现象级”有多远
《本族语和非本族语科技写作中的词块:语料库方法在语言教学中的应用》述评
基于COCA语料库的近义词辨析 ——以choose和select为例
基于JAVAEE的维吾尔中介语语料库开发与实现
你能解释下面的现象吗
英汉本族语者对中国英语学习者的口音感知及言语理解度的对比研究
猜谜语
奇异现象传真
最容易发的音与最难发的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