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章之外的文章

2014-04-30王旭明

中华儿女 2014年8期
关键词:全民爱情家庭

王旭明

演员文章的事儿就甭说了,恐怕无人不知。今儿写篇演员文章之外的文章,恐很多人不知或少知,那是关于人生的文章。

演员文章事本是几个人和家庭私事,何以成为娱乐界甚至全民之狂欢?

不能怨媒体。在腾讯读到《窥文章隐私 媒体做错了吗》一文,其中说:合理地将明星隐私公开不仅是公众知情权的体现,也是维护公共利益的题中应有之意。从传播心理学角度来讲,心理学家罗伊·鲍梅斯特认为,坏事比好事对人的影响要大,这也是正面消息没有负面消息传得快、传得广、受关注度高的原因所在。而新闻媒体作为追求利润的企业,提供给受众真实且有卖点的新闻,只要不触碰法律底线,是工作的应有之意,也无可厚非。

怨就怨演员文章自己的人生文章没有写好,怨就怨全民的人生文章还有待写得更好。

演员喜秀人所共知,但如文章事发前对于爱情与婚姻的各种作秀可谓登峰造极。比如高调为女儿摆百日宴,夫妻二人为电视剧《小爸爸》造势,尤其是2013年9月做客《非常静距离》时,文章对婚姻的描述达到了极致,“我唯一觉得最牛的事儿,就是我的女人叫马伊琍。”文章和马伊琍一方面用大量篇幅炫耀自己爱情和家庭美满;一方面借此吸金,奠定丰厚的物质基础。事发后,文章的所为同样“秀”迹斑斑:无论是那篇告饶微博还是“文章贱命一条,要与记者玩儿到底”的再次发声,无不充满表演之痕。

值得一提的是,以自己家庭隐私或爱情炫到极处的绝非文章一人。网友“谈笑古今”微博中这样说:鲁豫是个奇女子,她采访过薄瓜瓜的幸福家庭之后,他的家庭就破裂了;采访过李双江的育儿经验之后,他的儿子就出事了……采访过文章这个负责任的丈夫和父亲之后,文章就出轨了。这虽有些调侃,却蕴含人生文章之道。

这人生之道就是:1、少谈私。生活在当今浮华躁世,无论名人、演员及至普通百姓,应少谈、慎谈家私、情私和隐私,更不应炫,尤其是艺人和青年人,生活的变数还多呢,什么话都不要说死说绝。

2、来回想。请想一想,炫私炫至你名利双收,然后又指责媒体和公众有窥私癖;把自己说的天花乱坠,又不允许大家质询反问,天下哪有这样的道理?自娱自乐尚可,娱人娱他不行。

3、不说谎。我们不否定任何事情都有一个过程,结尾之悲不代表开始之悲,但开始的夸大其词和肆意渲染,与谎言至少十分接近了。

至于演员文章引发的这场全民狂欢,可以理解但应该引导。可以理解的是当下整个舆论环境接近娱乐至死的生态了,不主张、不倡导、不推广思想几乎成为不争的事实,在此背景下,全民以演员文章当乐子当是必然。应该引导的是,演员文章这点事儿,根本不值得人们街谈巷议。一个铺天盖地都是这些的国度,一个整版整刊都充斥这些的媒体,肯定是不负责任的。在这类事情上,高素质的文明之举应该是:公民少谈隐私,社会保护隐私,尊重个体选择,搭建和谐群体。

文章事件发生后,我写过这样一条微博:近几天事事非非,深感娱乐文章、应景文章、违心文章好写,思想文章、深刻文章、真诚文章难就。

人生苦短,该怎么写好人生这苦短的文章?!

责任编辑 张惠清endprint

猜你喜欢

全民爱情家庭
《甜蜜蜜》:触碰爱情的生存之歌
3月历史大事记
家庭“煮”夫
恋练有词
全民健身 参与快乐
寻找最美家庭
寻找最美家庭
爱情来了
解读爱情
把医疗制度作为公共产品向全民提供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