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军 农业部走出的“农民企业家”

2014-04-30张惠清

中华儿女 2014年8期
关键词:种子农业

张惠清

在部委的日子里,高军哪遭过这种罪——要么坐在办公室里,就着淡雅的茶香整理文案;要么西装革履,往来于中国和日本,操着一口流利的日语与日本农业专家高谈阔论;如果赶上明媚的周末,还可以同三五好友一起闲聊小聚,或悠闲地打打高尔夫球。

然而,2002年,这名吉林大学日语系毕业的高材生却带着破釜沉舟的势头,毅然离开了农业部中国种子集团公司,撸起袖管转身干起了农业。长年风里来雨里去,他将理想和汗水抛洒在各个生产基地的田地间,拼搏数年,带领着企业一步步走上正轨。

如今,高军位于海淀区北三环高新区的办公室,布置得像个小型园林,清新而自然。墙角边,一整套高尔夫球设备安静竖立一旁,已经几年都无人问津。高军笑称自己经常忙到“如果不看日历,都不知道今天是几月几号”。自从2003年建立北京立丰信种苗有限公司开始,他便将所有的时间和精力都抛洒在农业这块发展的沃土上。

尽管公司现已发展成为集种苗研发、生产、销售,有机肥料与微量元素研发、生产、销售,以及有机果蔬生产、栽培和销售为一体的集团化高科技农业技术企业,并获得“农民信得过企业”、“优秀民营企业”、“出口创汇优秀企业”等称号,但高军认为自己的事业仍在路上。

他有一个理想,“希望通过不断发展和创新,打造具有中国特色的农业公司,立足于中国种业,服务于中国农业,造福于子孙后代。”

打造亲近自然的绿色餐桌

对于高军来说,这个理想的初衷,是为了在食品安全问题严重、人人谈吃色变的今天,为人们呈现“饭桌上的大自然”,通过提供注重口感、有机和健康的农产品来提高人们的生活品质。

早在中国种子集团公司工作时,他曾带着日本朋友参观北京的一家蔬果批发市场。走到卖甘蓝的摊位前,日本朋友随手撕下一小片叶子放进嘴里,嚼完之后,皱着眉头不客气地评价:“这是饲料。”

高军心中有些不忿,怎么能说是饲料呢?他立刻拿中国和日本的甘蓝对比,各撕下一小片放嘴里,口感果然不一样。“对比之下,日本的叶片很柔软,口感微甜,水分充足。这就能说明一个问题,咱们的蔬菜营养不够。”

这件事让高军内心产生了深深的触动。在广泛接触中国农业后,他深切感受到中国农民的贫困和中国农业的落后。于是,在他选择了从事农业后,他从一点一滴开始做起,立志为中国农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青春和力量。“如果说民族自豪感,是后来这项事业赋予我的,在当时,我只有一个简单的想法,让人们吃到真正有品质的农产品。”

“作为产业来讲,种苗这一块应该还是朝阳企业,因为现在许多好的种子都被国外占领,真正有好的品种出来,最起码对中国人饮食安全、身体健康起到了作用,有利于搞好菜篮子工程。”他十分不理解为什么有些专家学者推崇转基因食品。“虫子都不吃的东西,你给人吃?”

“我们还是专注于传统农业,回归大自然。日本叫精致农业,以色列是生存农业,中国还处于粗放的原始农业,可挖掘的潜力很大。真正做好了就是造福子孙造福百姓的事情。”

而今,高军在一步步向自己的理想迈进。

北京立丰信种苗有限公司从最初的种子对日贸易,经过十几年的历练,已发展成为集蔬菜、花卉、牧草、绿肥种子的育种、生产、销售、进出口于一体的民营高科技农业企业。

高军拿出手机,点开相册给记者看:“这是去年,我们在广西的生产基地上用两百亩地种的西葫芦。”田地间,已经被采摘后的西葫芦鲜嫩翠绿,大小一致,被一堆堆井然有序地码好。蹲在期间工作的技术人员,扬起脸庞,一脸丰收的喜悦。

广西只不过是“立丰信”宏伟蓝图中的一个坐标。在种子生产和销售方面,公司拥有十几万亩的种子生产基地,遍及甘肃、河南、辽宁、四川、云南、河北和新疆等地,营销网络也遍及国内外。

“为了使更多的安全、健康的有机食材上百姓餐桌,公司依靠自身种子、肥料、技术等方面的优势,根据北京的土壤、气候、水质特点集成了一套高效、实用的有机蔬菜标准化栽培技术。”高军介绍。

目前,“立丰信”在北京的昌平、顺义和平谷建设了以“蚯蚓耕地”、“生态富硒”为特色的蔬菜生产基地;在重庆建立起以蔬菜种植、禽类养殖和食用菌栽培相结合的循环式生态农副产品生产基地;今年还受北京市政府、市委委托,承担京蒙科技合作项目和万亩绿色进京蔬菜项目,在内蒙古和南阳等地开展设施农业蔬菜品种更新换代工作。

“在重庆,我们受国务院三峡办的委托,正在做三峡移民工程的一项民生工程——‘沧海桑田。我们在消落带种植的饲料桑树,桑叶蛋白质含量最高可以达到38%,将桑叶桑枝作为优质饲料饲养蛋鸡,再将鸡粪转化为桑树的有机肥料,由此打造了一个生态农业循环经济。这项工程不但为三峡移民区创造了良好的生态环境,提高了经济效益,也为当地青年人就业起了重要的促进作用。”

高军相信,立丰信坚持“‘良种配‘良法等于健康有机的绿色食材”的理念,以“诚信”“质量”为本,以“一切从农民利益出发”为宗旨,一定会立足于中国种业,服务于中国农业,造福于人民。

“在社会飞速发展的今天,政府对农业特别重视,农业的发展潜力很大,从品种上,良种良法上,技术层面上都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可以大有作为。”

这就是农业,这就是时代,高军似乎都赶上了。

他说:“如果当初在国企一步步往上走,可能也会有不错的前景,但是我选择了走出来,并努力走下去,这条路就将会成为最适合你的一条路。”

背水一战,从零开始

这样的选择却需要破釜沉舟的勇气与魄力。

生于上世纪七十年代的高军,成长的路上充满了鲜花和掌声。先是以吉林省排名第一的成绩考入长春外国语学校学习日语,上大学又被保送到吉林大学日语系,1997年毕业后,他顺利地来到了农业部中国种子集团公司从事对外贸易。因其在任职期间工作表现突出,还多次获得农业部“扶贫标兵”、“优秀共产党员”等称号。endprint

然而,这个在当时人人艳羡的“铁饭碗”,高军却端得并不舒坦。“由于种种原因吧,虽然每年都为国家赚取了大量外汇,但总觉得施展不开拳脚,个人能力不能很好地发挥。”2002年,在众人不解的眼光中,他毅然选择辞职,希望摆脱体制内的束缚,到体制外寻求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背水一战,高军并没有给自己留任何退路。辞职后将近一年的时间,他陷入巨大的压力漩涡,每天都在不断地反思自己的人生,梳理自己所有的学习工作经历,思考将来自己应该做什么。最终他意识到,在中国种子集团公司5年的工作经历不但使他掌握了农业,尤其是种子的相关技能知识,也在贸易、创业的道路上积累了很多的经验和人脉。于是,2003年10月,他建立了立丰信种苗有限公司,义无反顾地走上了创业的道路。

从部委的“神坛”走到充满泥土味的田地间,高军开始了“风里来雨里去”的生活。公司成立伊始,事无巨细,他总是亲力亲为。“那段艰苦的日子磨练了我,现在对我来说,吃苦受累、困难挫折真的没什么,很多事情只要想做,即便历尽千辛万苦也一定要做到。”

为人诚信,做事认真可靠,凭借高军在业界的良好口碑,再加之语言沟通无障碍,所以公司第一年便顺利接下了来自于日本的一个订单——蔬菜种子的代繁。“中国土地面积广阔,气候多样,一般作物在中国都能找到相对应的采种地,而且土地、劳动力廉价。”

高军知道,人可以休息,植物却随时在生长,随时可能出现问题需要解决。于是,在生长的季节,他几乎半年的时间都在甘肃、新疆、河北等各个生产基地之间辗转奔波……“不舍得坐飞机,往返都是坐火车,晚上走早上到,把火车当旅馆。所以现在我基本上不坐火车的,”高军笑道,“什么软卧硬卧,只要火车一‘咣当,我就犯怵。”

等到种子收成之后,如何向日本发货,流程也极为复杂。在甘肃酒泉生产20吨蔬菜种子,先用机器进行清选,还要个人手工挑选,然后按照一袋20公斤进行装袋,缝包,将这一千袋种子码好,内外签都做好,再跟司机一袋袋把东西扛到车上,从甘肃酒泉送到北京的仓库,检验检疫合格后,半夜再从北京出发开到塘沽港。为了等第二天早晨港口开门接收货物,高军在寒冷的冬夜蹲在港外等,一等就是一宿。

最终,辛苦的付出换来了令人欣喜的回报。随着蔬菜种子的丰收,立丰信也收获了成长中的第一桶金。这不但大大提升了高军的信心,也为他的事业打响了“第一枪”。渐渐地,来找他的公司蜂拥而至。

“立丰信经过多年的历练,已成为以高新农业技术为导向的新型农业企业。公司同时拥有一家以研发、生产、销售全元素底肥、绿肥添加剂和微量元素叶面肥为主营业务的全资子公司,其代表产品新一代‘森丰农牌微量元素、有机肥料系列产品因为其安全、高效得到客户广泛好评。”高军介绍。

在他的带领下,公司始终把技术、研发看作企业发展的第一推动力,一贯注重人才积累和生产、研发投入。“公司拥有由国内外农学专家组成的专家顾问团队,并在河北平泉建设了占地面积为200亩的育种研发基地。”在新品种选育方面,公司从国内外有关单位引进了大量的蔬菜品种,经过科学细致的多点多年对比试验筛选了20个高产、优质、适应性强的农作物品种,在北京周边和全国其他省市的一些地区推广后受到广大农民的认可,累计推广面积达到8万亩,促进了蔬菜增产、农民增收、农业增效。

经过大量的科学实践和理论创新,北京立丰信种苗有限公司连续取得三项发明专利,并于2012年通过北京市高新技术企业认证,犹如一颗冉冉升起的新星,在农业的广大天地中散发出夺目的光芒。

跨界企业家的特色管理模式

虽然不是农业专业出身,但经过多年的实践,高军已经对农业有了很深刻的了解。“特别是种子这一块儿,无论是采种繁种,还是杂交种子、常规种子,让我做一个高级技术人员是没有问题的。”他一直强调,跨界企业家做农业,反而不容易钻“专业的牛角尖”,思维和眼界相对更加广阔。

“就像在日本,你到菜市场或者超市,可以看到西红柿是论个儿卖的,每个两百日元。而中国产的三个五个放在一堆,一百日元。为什么有这个差距?投入不一样。你看他们的苹果树,很矮,一米五左右,但树冠很宽很大,一棵树上假如说应该产150个苹果,那第151个肯定会被打掉。日本农民很较真,浇水、施肥也是按着规定的流程去做,非常精致。”

于是,在企业高速发展的同时,高军在管理模式上尝试摸索创新。他曾于2005年获得清华大学工商管理硕士学位。然而,在他看来,课堂上老师讲的管理模式更适用于跨国企业或者大型国有企业,不适合中小企业。“如果中小企业采用这种方式,成本不是降低了,而是增加了无数倍。”

他也不赞成很多公司在从事农业的时候大都自己去流转土地。“尤其是千家万户饭桌上的蔬菜,都是每天要吃的必需品,利润本来就低,如果花钱流转土地,再雇佣农民,无形中又增加了很多成本。”

怎么让成本降下来?高军通过认真思考,找到了一条适合自己企业的管理模式。

“我们现在走的是另一条管理模式,我们先种一块示范田地,让农民看到好处,之后再与农民建立合作关系。我们委托农民生产种子,由他们提供土地自己来种,我们提供种子、技术和标准。我们将会严格按照标准进行监督管理,并保证种子的销售。这种管理模式得到了广大农民的认可,也保证了他们的积极性。”这种具有中国特色农业管理模式为企业的发展铺平了道路。“立丰信”在顺义龙湾屯镇建立了占地200亩拥有100栋温室的育种实验基地,结合品种引进从国内外收集整理了有价值的蔬菜种质材料3000份,选育了优良自交系600份,每年成功配制杂交组合3000多个。

由于在农业领域等方面表现突出,今年来高军获得了很多荣誉,多次荣获海淀区政府、农业部“青年标兵”、“优秀青年代表”、“优秀青年企业家”等称号。2004、2005年连续两年获日本政府颁发的“日中农业交流特别贡献赏”。

“农业是我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有时候,一个选择便可以决定人的一生。直至今天,高军以更加成熟的眼光来回望当初选择农业的道路时,仍感慨万千。

“一个人,在20来岁不知道天多高地多厚的时候,是最被老天所眷顾的。那时,人生有很多路可以选择。无论你选择哪一条,一旦坚定了自己的想法,并努力走下去,这条路就将会成为最适合你的一条路。”

从最初对农业“谈不上喜欢”,到现在深深的热爱;从最初对这个行业的陌生感,到现在的离不开,高军说,农业已经成为他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在工作上,哪怕一个细微的改进,高军都很看重。

“在生产农产品的过程中,有很多水资源是不可再生的。然而,如果通过先进的技术,让一个大棚一天节约出一两百毫升的水,一个月节省多少?一年呢?冬天的时候,北方需要供暖,我们目前通过技术节约供暖,减少用煤量,也是对中国节能环保奉献自己的力量。我很重视这些细节。”

对高军来说,从事农业,一样可以让人看到大千世界,享受到工作生活的乐趣。虽然目前他手上还有园林、生命健康保健品两家公司,但他表明接下来还是会将事业的重心放在农业上,因为那里蕴育着他的理想。

在生活中,高军爱好众多,兵乓球、篮球、跑步,谈起书画也是滔滔不绝,然而现在他都无暇顾及。“现在真正有时间就想好好睡一觉。”但是,如果让他突然间闲起来,“肯定会非常不习惯。”

前些天他去加拿大,很奇怪这地方有什么好呆的呢?“大家都说环境好,近一千万平方公里土地上生活着三千多万人口,跟北京人口差不了多少,在温哥华岛市中心开车,开了一个多小时就开到原始森林里去了。后院就是大海沙滩,一到晚上,连个说话聊天的人都没有。”

他到新西兰的时候,又自己寻思:这羊比人多的地方到底有什么意思?

“所以我还是不安分,我喜欢热闹。”高军笑着说,“老子的《清静经》我做不到,我的企业还得入市呢。”

责任编辑 张小华endprint

猜你喜欢

种子农业
数据分析挖掘在农业统计分析中的应用
假如我是一颗种子
桃种子
张北“未来农业”
可怜的种子
中国农业2017年与未来十年展望
流通领域重要农业产品价格(2016年10月)
最小的种子
农业科学
设施农业文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