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高马铃薯产量和耐贮性的农艺措施及环境控制技术

2014-04-30霍学显

吉林农业·下半月 2014年3期
关键词:马铃薯产量

摘要:与国外相比,我国的马铃薯贮藏技术比较落后,并且很少应用先进的设施恒温冷藏库,仅有科研单位和个别企业使用。马铃薯的窖藏腐烂率一般为20%左右,马铃薯损失量还包括种植技术和病虫害等原因造成的田间腐烂。本文针对马铃薯贮藏过程中腐烂严重的难题,从农艺措施和环境控制技术两个方面对马铃薯的耐贮性进行了综合的探讨。

关键词:马铃薯;产量;耐贮性;农艺措施;环境控制技术

中图分类号:S5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432(2014)-06-88-2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口的增加,可用耕地面积急剧减少,粮食安全成为人们必须面对的问题,与禾谷类作物相比,马铃薯有着巨大的经济价值和增产潜力,是非常有价值的食物。在世界粮食产量中,马铃薯位居第四。随着食品加工行业的发展,马铃薯的需求量会更大。但马铃薯季节性较强,且块茎水分含量高,不耐贮藏。我国传统的贮藏技术方法简单落后,没有先进的冷藏库贮藏,其腐烂率一直居高不下。本文就如何提高马铃薯产量和耐贮性的农艺措施及环境控制技术作了深入的探讨。

1 马铃薯贮藏现状与发展状况

马铃薯贮藏是马铃薯生产加工的重要环节,在不同地区马铃薯的消耗量差别极大。国外马铃薯贮藏基本是依托于加工企业,采用冷库贮藏,并且建成的现代化冷库。目前,马铃薯保鲜贮藏技术有很多新方法,如使用成膜保鲜剂,即用壳聚糖、甲壳素、麦芽糖糊精、石蜡、褐藻酸钠、蜂蜡蔗糖酯等成膜剂,加入一定的抗氧化剂,通过浸泡成膜、抑菌剂、刷膜或喷涂的办法对马铃薯进行被膜保鲜。

我国马铃薯主要用于鲜薯、粗淀粉和饲料加工,同发达国家相比,用于加工业的比例比较低,马铃薯产业的发展空间广阔。由于贮藏方法和贮藏设备都比较落后,每年损失的马铃薯占了25%~30%,并且加工的产品也没有充分发挥马铃薯的营养价值。从推动马铃薯的产量和贮藏技术的发展出发,首先要有先进的贮藏设备和贮藏方法。根据劳动人民长期的生产生活,总结了一些马铃薯贮藏经验,常见马铃薯贮藏方法有:架藏、堆藏、埋藏、窖藏、贮藏库、其他贮藏方法(草木灰贮藏法、苹果贮藏法、抗褐变及灭菌防腐)。

马铃薯贮藏有两个基本要求:一是延长贮藏时间;二是减少因腐烂、发芽、变软导致的损失。由于在贮藏期间马铃薯仍然进行呼吸作用,所含的淀粉可分解为水和二氧化碳,释放能量使贮藏室温度增加,在贮藏过程中要注意贮藏室的通风换气,保持空气干燥。

2 提高马铃薯产量和耐贮性的农艺措施

2.1 地膜覆盖技术方法

地膜覆盖技术是提高马铃薯产量贡献最大的技术要素,其具有保水、增温、防腐、促早熟和防病的作用。针对当地生产中存在的条件,选择合适的地膜种植马铃薯,经过长期的生产实践可以发现,地膜覆盖能提高地面温度,减少土壤水分的蒸发,还可以把深层的水提高到地表,起着抗旱保墒的作用,地膜覆盖消除了雨水、风对土壤的侵蚀,提高了土壤微生物的活性,并能极大的改善土壤的性状,抑制病虫害和杂草的发生与危害,为马铃薯增产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马铃薯种植过程中采用的农艺措施也会影响其耐贮性,地膜覆盖生产马铃薯与露地马铃薯相比耐贮性要强。由于地膜生产能提高马铃薯的产量,其增幅要大于窖藏的损失。

2.2 配合使用农家肥和氮磷肥

合理使用农家肥,并在使用农家肥的基础上使用氮磷肥,可以起到增产的作用,农家肥对马铃薯产量的增加程度不明显,其对马铃薯增产起到的作用是间接的,农家肥是通过改善土壤性状而促产增收的。配合使用氮磷肥后,马铃薯产量有了很大的提高。

2.3 按比例使用氮、磷、钾肥

经过长期的试验和生产总结,氮肥用量过多会使马铃薯的腐烂率增加,耐贮性降低,氮肥施用量减少马铃薯的腐烂率,施肥量保持在适宜的范围内时,马铃薯腐烂率基本不变。在氮肥、钾肥同时施用且用量相同的情况下,增加磷肥使用量能降低马铃薯的腐烂率。要提高马铃薯耐贮性,首先要控制施肥量,特别是氮肥量。

3 提高马铃薯耐贮性的环境控制措施

3.1 窖型不同对马铃薯耐贮性的影响

在对马铃薯进行窖藏时,主要有水泥窖、农家土窖和双层砖石窖,对三种窖型进行比较,测定结果(见表1),使用新复极差法将测定结果列到表2。通过试验分析双层砖石窖的贮藏效果最好,农家土窖的贮藏效果较好,没有配备加湿设备的水泥窖贮藏损失最大。在选择窖藏时,最好选择双层砖石窖,其次是土窖。

表1 不同窖型的耐贮性

表2 窖型处理新复极差结果

3.2 窖内环境对马铃薯耐贮性的影响

窖内影响马铃薯耐贮性的因素主要有温度、湿度和二氧化碳浓度。

3.2.1 窖内温度的控制 温度高低对马铃薯的休眠期有很大的影响,并且能影响薯芽的生长速度。窖内温度最好控制在适宜的温度,最高不能超过7℃,不低于1℃。窖内温度过低时,马铃薯容易感染薯皮斑点病、干烧病等真菌病导致损失,低温下马铃薯内部含糖量增加也会影响加工品质。

3.2.2 窖内湿度的控制 马铃薯中水分占了总重量的80%左右,通过芽或者伤口散失的水分比表皮散失的水分要多得多。在马铃薯贮藏过程中,水分散失和损耗占了很大的比例。窖内湿度过低会使马铃薯内水分快速流失,造成巨大的损失,并且容易导致马铃薯表皮皱缩;湿度过高时,如果通风效果不佳、材料不适、结构不当,会导致马铃薯表皮结露引起疾病造成腐烂。通过试验分析,当土窖内的平均湿度为89.4%,内外差为37.5%,贮藏引起的损失最小。

3.2.3 窖内二氧化碳浓度的控制 窖内二氧化碳浓度对马铃薯的影响也比较大,加强窖内通风可降低二氧化碳浓度,对薯块伤口木栓层的形成比较有利,通风也能调节窖内温度和湿度,避免温度过高使马铃薯腐烂、发芽、失水等损失以及表面结露现象的发生。二氧化碳浓度主要影响马铃薯的呼吸作用,浓度过高时,马铃薯会停止呼吸作用,活力降低;浓度适宜时,马铃薯呼吸作用缓慢,其营养物质消耗小,贮藏损失小;浓度过低时,马铃薯呼吸作用旺盛,马铃薯内部营养物质消耗比较大,并且造成很大的贮藏损失。据测定,二氧化碳浓度在503.1ppm左右时,对马铃薯的贮藏会更有利。二氧化碳浓度超过1473.6ppm时,这是由于长时间通风不畅造成的,会导致马铃薯腐烂。

4 结语

马铃薯在粮食总产量中仅次于小麦、水稻、玉米,是世界上四大栽培作物之一。但由于其块茎含水量较高,薯皮嫩薄,不耐贮藏,在生产、运输、贮藏过程中都会有很大的损耗,因此提高马铃薯产量和耐贮性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

参考文献

[1] 晋小军.提高马铃薯产量和耐贮性的农艺措施及环境控制技术[D].甘肃农业大学,2005.

[2] 马铃薯的贮藏技术[J].河南科技,2004,(14):27.

[3]秦艳秋.提高马铃薯产量的技术措施及意义[J].农村实用科技信息,2012,(11):17-17.

[4] 林叶春.覆盖栽培能提高马铃薯产量[J].农家顾问,2012,(6):31-31.

[5] 王效瑜,王收良,呼芸芸,等.旱坡地集雨坑种植对提高马铃薯产量的影响[J].内蒙古农业科技,2010,(4):36-37.

作者简介:霍学显,鄄城县红船镇人民政府,助理农艺师,研究方向:农艺技术。

猜你喜欢

马铃薯产量
2022年11月份我国锌产量同比增长2.9% 铅产量同比增长5.6%
马铃薯有功劳
提高玉米产量 膜下滴灌有效
马铃薯种植中常见不良现象的发生原因及预防
春栽马铃薯种植技术
世界致密油产量发展趋势
海水稻产量测评平均产量逐年递增
2018年我国主要水果产量按省(区、市)分布
2018上半年我国PVC产量数据
定边马铃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