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春季麦田综合管理实用技术

2014-04-30林绍青

吉林农业·下半月 2014年3期

摘要:本文针对春季麦田管理,包括抓好划锄镇压,控旺保墒增温技术,合理运做肥水管理,搞好预测预报,综合防治病虫草害等方面作以介绍,确保夏粮丰产丰收。

关键词:春季麦田管理;划锄镇压;肥水管理;预测预报;早春冻害

中图分类号: S6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432(2014)-06-48-1

针对全市去冬今春降水量偏少、早春持续的气候特点,结合平里店镇麦苗现状:一、二类苗占86.3%,三类苗和旺长苗占13.7%。为夺取夏粮丰产丰收,拟定春季麦田管理意见。

1 抓好划锄镇压,控旺保墒增温

由于今年小麦越冬期降水量偏少,且近期内仍无大的降水过程,加上早春干旱风大,麦田蒸发量加大,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小麦的抗逆性。此时落实划锄镇压技术,对于小麦增温保墒意义重大,特别是水浇条件差的地块及去年落实秸秆还田技术的地块显得尤为重要。建议所有地块在麦田冻融交替时顶凌划锄,做到划锄要细、匀、平、透;镇压技术是一项控旺转壮,提墒节水的技术措施。建议对冬前旺长麦田在拔节前镇压。无水浇条件或土坷拉较多的地块待土壤化冻后应先镇压后划锄。特别是去年秸秆还田的地块,大部分秸秆粉碎还田地块质量不高,造成土壤翘虚,失墒跑墒严重,为小麦安全越冬埋下隐患,更是降低了小麦的抗性。

2 合理运做肥水管理

建议根据各自苗情特点,结合气候状况,于小麦返青后至起身前、或起身后至拔节期,适时进行追肥、浇水,原则上此期亩追肥量为尿素12~15公斤。特别对秸秆还田地块,由于作物秸秆含碳较多,含氮较少,土壤微生物分解时需要一定的碳氮比,秸秆的腐蚀过程中,也需要从土壤中吸收一部分氮素,当土壤中氮素不足时,就会造成还田秸秆与麦苗争夺养分而影响麦苗的生长,因此要适量多补施氮肥,加大氮的投入。

3 搞好预测预报,综合防治病虫草害

建议开展专业化统防统治,以达到节本增效的目的。建议冬前没有进行化学除草地块,应强化化学除草。小麦返青至拔节期重点防治的有纹枯病、全蚀病、红蜘蛛和地下害虫等,此时是小麦综合防治的关键环节。春季拔节期结合“一喷三防”(喷一次药,可以防治虫害、防治病害、防干热风等)技术防治,莱州当地主要采购阿维菌素、三唑酮、尿素为主。

3.1 小麦病害

小麦纹枯病主要发生在小麦的叶鞘和茎秆上。小麦拔节后,症状逐渐明显。发病初期,在地表或近地表的叶鞘上产生黄褐色椭圆形或梭形病斑,以后,病部逐渐扩大,颜色变深,并向内侧发展为害茎部,重病株基部一、二节变黑甚至腐烂,常早期死亡。小麦生长中期至后期,叶鞘上的病斑呈云纹状花纹。病斑无规则,严重时包围全叶鞘,使叶鞘及叶片早枯。在田间湿度大,通气性不好的条件下,病鞘与茎秆之间或病斑表面,常产生白色霉状物。在上面,初期散生土黄色或黄褐色的霉状小团,担孢子单细胞,椭圆形或长椭圆形,基部稍尖,无色。

防治措施:以农业防治和化学防治相结合的方法。小麦全蚀病是一种典型的根部病害,病菌侵染的部位只限于小麦根部和茎基部1~2节,地上部的症状,如白穗,主要是由于根及茎基部受害引起的。小麦整个生育期均可感病。苗期病株矮小,下部黄叶多,种子根和地中茎变成灰黑色,严重时造成麦苗连片枯死。拔节期病麦苗返青迟缓、分蘖少,病株根部大部分变黑,在茎基部及叶鞘内侧出现较明显灰黑色菌丝。抽穗后田间病株成簇或点片状发生早枯白穗,病根变黑,易于拔起。

3.2 小麦虫害

近年来,随着冬季干旱少雨、气温偏高,暖冬现象不断出现,小麦红蜘蛛越冬基数逐年增加,加上红蜘蛛虫体较小,易被忽视,而一般杀虫剂防治效果不理想,使得红蜘蛛害程度日益加重,逐渐由次要害虫上升主要害虫,对小麦产量影响较大,一般情况小麦减产15%~20%,严重地块减产达50%~70%。

春季危害小麦的地下害虫主要有蝼蛄、蛴螬、金针虫三种,多发生在小麦返青后至灌浆期,再加上秸秆还田技术的大量应用,致使麦田的地下害虫发生机率更大,严重的地块出现了缺苗断垄现象,甚至绝产。

4 密切关注天气变化,预防早春冻害

预防早春冻害的关键技术措施是降温之前灌水,在降温之前灌水。由于水的热容量比空气和土壤热容量大,因此早春寒流到来之前浇水能使近地层空气中水汽增多,在发生凝结时,放出潜热,以减小地面温度的变幅。因此,有浇灌条件的地块,在寒潮来前浇水,可以调节近地面层小气候,对防御早春冻害有很好的效果。已经发生冻害的补救措施是:一是抓紧时间追施速效氮肥,促苗早发;二是中耕保墒,提高地温,及时中耕,蓄水提温,能有效增加分蘖数;三是喷施叶面肥,及时补充养分。叶面喷施天达2116植物细胞膜稳态剂等植物生长调节剂,可促进中、小分蘖的迅速生长和潜伏芽的快发,明显增加小麦成穗数和千粒重,显著增加小麦产量。

参考文献

[1] 近藤晃,张继慈.麦类作物的化学除莠[J].新疆农业科学,1980,(04).

[2] 郝凤山,瞿明山,何景顺.麦夏葵双丰收[J].新农业,1980,(02).

[3] 万惠恩.麦田早春耙地好处多[N].河南科技报,2001.

作者简介:林绍青,莱州市平里店镇农技站,农艺师,研究方向:农技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