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选课文与思想过滤

2014-04-28潘采夫

商周刊 2014年6期
关键词:林海音语文课长大

潘采夫

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作家高洪波递交了一份名为《建议将儿童文学阅读纳入国家小学课程体系》的提案,个人认为是一个不错的提议,但能否保证被编进教材的文学读物不被随意删改同样值得讨论。

中小学语文教材的问题民间已经讨论多年了,对语文教材里文章的呆板、无趣怨言很多,不少家长自己动手编教材,民间出版界也形成了民间语文教材热和自编教材热。近期,《收获》编辑叶开还出版了自己编的语文教材《这才是中国最好的语文书》,书名相当挑衅,但用意诚恳。连《澄衷蒙学堂字课图说》这样的读物,都再次被挖掘出来提供给孩子。高洪波提议增加儿童文学,是对现行语文教材不满的一个反映。但增加儿童文学还远远不够,因为问题的根本不在这儿。

由于女儿在英国上小学,这两年我在家开了中文课,跟女儿一块学语文,教材也包括国内的小学语文课本。但学习课文的过程,实在让人无法淡定。

比如林海音的《窃读记》,我曾读过原著,是一篇真情浓浓的文章,但被选入课本之后,就变了味。课文中有许多删改的地方,但最搞笑的删改是课文结尾。课文中写,作者想起国文老师的话:“记住,你们是吃饭长大的,也是读书长大的。”林海音老师会写这样的结尾吗?我有点怀疑,重新查找原文,才发现作者在文章的最后一句话是:“记住,你是吃饭长大,读书长大,也是在爱里长大的。”

服了你了,编写小学语文教材的老先生们,一个“爱”字是洪水猛兽吗?

拙劣的篡改已经让我生气,但让我感到震惊的,是他们把原文第二段删了一句话。

课文的第二段这样写:“我边走边想:‘昨天读到什么地方了?那本书放在哪里?左边第三排,不错……”但原文是:“我趁着漫步给脑子一个思索的机会:‘昨天读到什么地方了?那女孩不知以后嫁给谁?那本书放在哪里?左角第三排,不错………

“那女孩不知以后嫁给谁……”读了又读,百思不解,这句没任何语病的话到底犯了什么错,竞惨遭课文编写者的剪刀手?因为这句话写了爱情?怕小学生早恋?如果什么都不为,你们为什么连一个小女孩的好奇心都要管起来?

前面的很多删改已然很严重,我反对但会试着去理解他们,也许需要把文章更短一点,更简单一点,只不过改得比原文差了。但把“那女孩不知以后嫁给谁……”删掉,不是什么技术问题,而是有关思想,有人想净化孩子们的思想。

林海音多年担任《自由中国》杂志编辑,一向对作家文字敬惜如命。再联想到作家叶开质疑《鸟的天堂》等文章被恶劣删改,甚至他的个人博客上的卷首语就是“语文教育到了最危险的时刻。”作为《收获》杂志的编审、中国现当代文学博士,叶开以其专著《对抗语文》的书名为旗帜,将矛头指向当前的语文教材。这些使我不能不担心,在语文课本里,到底有多少好文章被删改得面目全非。

语文课文是孩子重要的精神食粮,但教材编写者却像是这些精神食粮的主人,既不尊重作者,更不尊重孩子,挑三拣四,任意妄为,再以次充好灌输给孩子,来决定孩子的价值观、审美、趣味。

所以,选什么文章进课本固然重要,但保证选的文章不被篡改,不被歪曲,保证孩子的思想不被过滤,才是最根本的问题。endprint

猜你喜欢

林海音语文课长大
秋的气味
可怕的语文课
语文课里挣分忙
那些回不去的城南旧事——读林海音《城南旧事》有感
我长大了
怎样才能上好一节语文课
林海音与琦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