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远离“会所里的腐败”

2014-04-28王溱

商周刊 2014年6期
关键词:会所有钱人富人

王溱

私人会所对老百姓而言是陌生之词,也是神秘之处,而对一些领导干部,特别是手握一定权力的领导干部,却未必那么生疏了。

私人会所这个概念来源于欧洲富人阶层。十七世纪,世界上第一家会员制俱乐部诞生在英国的一个咖啡馆里。由于参与者有着相同的兴趣爱好,于是决定组成一种联盟,事实上这就是私人会所诞生的雏形。随着时代的变迁,由于这种俱乐部为相同社会阶层的人士提供了一种私密性的社交环境大受欢迎并逐渐流行开来,发展到今天的全球俱乐部景象时,会所已经成为中产阶层和相同社会阶层人士的聚会、休闲场所,而“会所”的会员身份,也演变成财富的象征与身份标签。

显而易见,私人会所就是有钱人的娱乐场所,国人没富起来之前,相信不会有几个人知道世界上还存在这样一种有钱人聚集消费的场所。等国人富起来之后,亿万富翁的数量可以与世界发达国家比肩时,这种会所也应运而生了。据说一年的会费少则几十万,多则上百万甚至几百万。私人会所不再是神秘之物,但能真正登其门槛的还是凤毛麟角。毕竟入门证让人望而却步。有钱人还是少数。

私人会所成为一些顶级富人和成功人士的所爱,并不奇怪。有些人是为了享受,显示自己的地位;而有些人偏爱会所雍容华贵的环境,周到细致的服务,喜欢在会所里谈生意,签合同;还有些富人,不愿显露在众人面前,私密可以满足其唯我独尊潜在的心理需求;而更多的人,兼而有之,在娱乐、生意的基础上,还侧重交际。私人会所恰恰是这种需求的载体。对富人而言,到会所里享受、娱乐、交际甚至挥霍,钱是自己的,怎么花,别人奈何不得。

然而,与有钱人同样享受这种特殊待遇,却又用不着动自己一分银子的另一些“神秘”人物一一手握各种权力的领导干部,就令人生疑,带来诟病了。

天上不可能掉馅饼。进私人会所必有付费者,再有钱的人,银子也不能随意掷出。逢破费必有原因。有钱人的钱绝不会无缘无故地花在别人身上。那些进了会所吃喝玩乐的人,抹抹嘴,拍拍腿,想一走了之,是不可能的。手握的权力,必定被人使一回。怕就怕一回接着下一回,周而复始,权力就真为别人而支配了。腐败总有源头。私人会所已经成为一些党员领导干部,吃喝玩乐,甚至搞权钱交易、权色交易的隐蔽之地。

近年来,特别是中央八项规定下发之后,私人会所成了另一道“腐败”的风景线。一些地方将市区的历史建筑、公园和郊区的风景山林地带等公共资源,打着“文化、高雅”的幌子,改成了私人会所,供领导干部及特殊的有钱阶层出入。这些会所大都地处郊外,或人群居住疏散之处,不引人注意,而且安保严密。有的开车进去,需要通过两三道“关卡”,有的甚至还要报上包间名称或预订人姓名,“验明正身”方能放行。湖南省竞有人把私人会所开在烈士陵园里,也不知那些达官贵人们推杯换盏时,可否有心里发毛的时候。

一些领导干部置中央规定于不顾,到省到市跑“关系”,担心到星级酒店被查,专门找私人会所宴请,进行所谓的工作汇报,其用意昭然若揭。而一些领导干部也乐意到这种僻静的私人场所,远离老百姓的视野,轻易不会被发现。即便被发现也有推脱之词:毕竟不是在星级酒店消费,没有违规。这种自欺欺人的侥幸心理,催生了一批私人会所的诞生,也为其带来了生意上的兴隆。可以说是典型的“上有政策下有对策”。

中纪委的规定,无疑是杜绝这种现象蔓延的利剑。从治理“舌尖上的腐败”、“车轮上的腐败”再到如今“会所里的腐败”,既体现了中央反腐败的力度,也反映出动真格、不走过场的决心。这回在私人会所上出实招,相信有点头脑的领导干部,绝不会不识时务自找难堪。

有些地方不该进就不能进。杜绝私人会所里的腐败,还只是表面现象。根本的是要让每一个领导干部从思想上定格一种意识:权力只能为公所用,没有通融变通的第二条路可走。endprint

猜你喜欢

会所有钱人富人
基于多元生活方式的全境式休闲空间建构——休闲餐饮&会所空间设计专辑
『有钱人』迷惑行为大赏
“富人治村”:好得很,还是糟得很
全能配置,适用广泛 山西河津私人会所里的4D私人影院
为什么日本有钱人开的都是很一般的车
像富人一样去思考——读《富人是如何思考的》
D-Force会所
巴黎Le Roch酒店&Spa会所
渐富人群
有钱人的想法不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