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张建华:远行的责任与梦想

2014-04-28孙婧

商周刊 2014年6期
关键词:张建华新华外贸

孙婧

影响着今日中国的企业家们,多数人的经历都是充满坎坷跌宕起伏的。他们接受过完整纯粹的社会主义教育,又最早在改革开放中觉醒,他们冲破旧规则,创立新规则,成立和创建新的企业,乐于为国家肩负承上启下的使命,以至于任何精彩的文字都无法还原他们的真实世界。

新华锦集团董事长张建华,很早就没有了所谓的“个人时间”。他属于股东,属于员工,属于上市公司,但是很难属于自己。作为全国人大代表,他还必须考虑作为中国外贸领域的代表,自己还能为整个行业,为同样身为民营企业的企业家们做些什么?翻看新华锦集团的资料,张建华似乎是从金融危机时开始消瘦,而集团发展也是从那时起日益多元与强大,令人感慨企业家付出与收获的艰辛。

外贸航母向前一步

绝大多数情况下,向前一步都是很难的事,遑论大企业。2002年,新华锦集团有限公司联合5家具有50多年经营历史的省属外贸企业共同组建了新华锦集团。当时中国已经完成了外贸权的逐步下放,而两年之后的2004年,新《对外贸易法》开始实施,开闸个人从事进出口贸易。集团成立之初张建华面临的行业现状就是:外贸早已从“特殊行业”变为“普通行业”,简单组合一下企业是没有出路的,必须要建立崭新的适应市场和国际化要求的新机制。

行业龙头率先驶入深海。“中国入世后,国有外贸企业的经营环境发生了根本变化,竞争力日益削弱,主要原因是其在产业价值链上参与环节少、价值贡献小、没有形成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因此,随着国家外贸体制改革的深化,‘专业外贸公司将作为一个历史名词逐步退出历史舞台。”对于如何跳出传统外贸经营的圈子发展国际贸易,张建华经过一场“思维革命”,很快便走向实践。

一系列转型升级动作在金融危机中国家与企业纷纷陷入迷茫时初见成效:新华锦确定了以跨国公司模式进行战略转型的发展思路,以全球化视野指导产业发展,配置全球性战略资源。2009年和2011年,集团相继收购了美国两大消费品品牌,使之在美国的占有率达到50%以上。集团也形成了研发、生产制造、营销完整的产业链条。通过海外并购和投资建厂,既规避了汇率风险,又增强了集团核心商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目前国际贸易依然是集团主业之一,除贸易向前一体化战略稳步实施外,资金链、物流链整合也发挥了巨大功能。“通过境外并购营销网络和投资建厂,我们的核心商品形成了集设计、生产、品牌、销售为一体的较为完整的产业链,市场份额明显提高,在国际市场上的主导地位和话语权明显增强,经营已由低利润区间进入到高利润区间。另外,通过将境外营销环节和工厂的利润反哺国内公司和工厂,极大地提高了国内企业的竞争能力和抗风险能力。”张建华说。

作为一个以“出产”忠诚将领著称的山东荣成人,张建华身上同样有着浓厚的鲁商气质。山东企业家身上传统与创新并存,性格上一方面敦厚方正,一方面充满激情的特征,在张建华身上都能找到一二。面对国际贸易环境变化,张建华果断深入价值链,实行多元化,推动集团战略转型,始终走在变化之前。而在经营实务上,张建华又有着极高的风险意识,决不会在风云变幻的国际市场为了短暂利益铤而走险。张建华有着一流的“国际贸易嗅觉”,即使是在暗礁密布的金融危机期间,他凭借“稳健经营,精细管理”理念,顺利带领企业趟过暗流,务实地开辟了一条更为长远的“鲁商大道”。

新华锦式多元

保守恐怕是外界对鲁商的一大误解,如果只是守着传统,改革开放后山东崛起的“群象经济”,就不可能产生一大批在全国乃至全世界都有影响的企业和企业家。和许多有成就的鲁商一样,张建华擅长守正出奇。

在国际贸易领域,新华锦于2009年开始早期准备,2012年整合各方资源,成立了一家平台型企业——青岛市中小微企业外贸供应链服务平台,新华锦开创了第三种贸易模式——外贸供应链服务平台模式。成立一家平台型服务企业,新华锦依托的是这样的行业现实:山东省有进出口实绩的外贸企业32872家,其中中小微企业32132家,占外贸企业总数的97.7%。

张建华说:“产业内的单个企业在技术储备、生产组织能力、品质控制能力上已经具备了国际竞争优势,但多数企业又固守着传统的贸易模式,对内资源配置效率低,对外单打独斗。”外贸供应链服务则是通过集团的整体实力,通过平台化运作,对中小微企业进行国际贸易流程服务。这个由张建华一手建立起来的服务平台联合了商检、信保、税务等部门,把中外客户、企业、外贸服务综合企业放在一条通畅的供应链上,实现了外贸业务流程的服务外包。

目前,平台已与3000家中小微外贸企业建立了间接合作关系,并与1000余家中小微企业建立直接合作关系,累计创汇近5亿美元。2014年,平台服务范围将拓展到山东全省。这家企业在张建华心中兼具商业性和公益性双重特点,但其公益性更突出,“重建外贸产业的国际竞争力”,这是张建华对国贸平台的终极理想。

张建华非常欣赏日韩成功的综合商社模式,目前的新华锦也在向这个方向努力着。在新华锦贸易物流为主业,金融投资、房地产、老年产业多元发展、相互促进的产业格局中,鲜明显现着张建华身为鲁商的谋略与智慧。老年产业作为集团四大板块之一,目前在中国尚无明确的产业政策,但张建华创立的新华锦(青岛)长乐颐养服务有限公司于2011年底营业,山东省唯一一家高端老年颐养公寓“新华锦长乐居”,也已经在青岛市景色宜人的崂山区运营了两年多。

如果企业家想的是每天要发生的事,那肯定是太晚了。他们要想到五年甚至十年之后社会需要什么,企业该做什么,并为此做出安排和准备。老年产业就是在守望十年、二十年后的老龄化中国。新华锦长乐选择与日本老年产业第一家上市公司——日本长生集团合资经营,而新华锦集团也是日本长生在中国地区唯一的“窗口”、唯一的合作方。中国与日本的传统孝文化有许多相通之处,老龄化大潮也同样来势凶猛。长生株式会社社长董事长远藤正一在中国考察市场时,一直没能找到与长生集团价值观契合的合作伙伴,但张建华身上崇德重义诚实守信的价值准则,令他看到了希望。这个产业需要有人守望,需要耐心与实力的坚守,智慧与谋略的开创。然而环顾全球纵览以往,哪家基业长青的百年企业不是如此地守望和坚持换来的。

守望责任与梦想

没有梦想的人不会有现实,漠视责任的人更不会拥有未来。也许是深受儒家文化影响,鲁商在追求商业成功的同时,往往会给自己加上产业报国、服务社会的重担,这亦成为山东商业文化中鲜明的地方色彩。

跳出个人经历与企业经营,张建华的“山东色彩”愈发浓厚。全国人大代表的身份让张建华更多地思考在新华锦一家企业之外,自己还能改变什么,能为同行,为产业,为社会做些什么。这样的使命感使得他的提案总能紧扣发展脉搏,颇具分量。

全世界最严重的老龄化浪潮即将冲击中国,不少企业都看到了这个机遇,也开始了一些动作。但相比之下,张建华走得更远。除了已经在运营的长乐居,去年今年的“全国两会”,张建华又分别提交了“关于借鉴日本养老经验探索中国养老产业商业文化发展模式”和“建立健全我国护理保险制度的建议”提案。

2013年的提案阐述了如何在中国发展公益性与商业性兼顾的养老模式,以及如何发展多元化的养老产业;今年的提案则更进一步,提出了明晰的护理保险模式,试图通过金融手段解决令全社会苦恼的养老问题,实际上纵观世界上能够妥善解决老龄化浪潮的国家,都是在这两个方面取得突破。

企业家的提案既是源于产业,同时也寄托着他们的社会理想。除了老年产业,张建华还提出过支持外贸综合服务企业发展、改革原油配额限制等提案,如果用文学化的眼光来看待这些提案,就是一册册属于张建华着眼于产业发展的“治国方略”。

对于责任,张建华如是说:“责任是一种动力,是一种觉悟,是企业对自己作为社会公民应承担义务的自觉认同、积极回应和内心自律,是每一个企业都必须承担的道德义务的理性体现。”

在新华锦的文化里,责任感使自己日臻成熟完善,成熟与完善让企业的追求超越了财富,自觉地将自身发展融入时代进步,脚踏实地守望梦想。张建华掌舵的新华锦,正在拓展着商业文明的疆域,那里有着他的产业梦想,也有着他的人格理想和他的精神信仰。时代给了张建华这样的中国商人难得的机遇,也给了他们最严峻的考验。但有一点毋庸置疑,他们的梦想关乎产业梦想,他们的未来关乎中国未来。endprint

猜你喜欢

张建华新华外贸
Square grid pattern with direction-selective surface discharges in dielectric barrier discharge
踔厉奋进续写新华章
张建华·书法篆刻作品欣赏
讲台
两栖“大拿”跑外贸
乱发脾气的小熊
数字看重庆2015年前2月外贸
中国外贸乍暖还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