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孙明波:建言强企之路

2014-04-28

商周刊 2014年6期
关键词:所有制啤酒青岛

中国要由经济大国转变为实质的经济强国,改变“制造大国、品牌小国”的尴尬处境,企业就必须回归基本面“练好内功”。企业回归到本质的产品、品牌、服务上去,因为这些都是依靠市场化的竞争机制锻造出来的。

这个三月,寄托无数重托和厚望的全国“两会”,再次成为人们高度关注的焦点。尤其在围绕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前提下,如何助推诸如政府简政放权、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创新转型升级等关键环节上的破题,事关中国经济的质量与可持续发展。

2014年的春天,华夏大地春潮涌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的新征程。深化改革是国有企业“提质增效”的契机。特别对于经历过2008年全球性金融危机的企业来说,大家看重的不仅是千载难逢的重大改革机遇期,而且都在不约而同加速实施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转型升级为重点的发展路径。

“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青岛啤酒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孙明波,在回应媒体采访时表示,深化国企改革必须坚持“市场化”的方向,需要企业和政府一道做好“四则运算”这道题——即面向市场,外引活力做“加法”;激发活力,简政放权做“减法”;做强品牌,苦练内功做“乘法”;转型升级,除旧创新做“除法”。这既是青岛啤酒公司多年来持续不断地商业实践所得,也是中国企业参与全球竞争,做强做优中国经济的必由之路。

企业贴着地皮跑

看市场“脸色”,外引活力做“加法”

市场,是资源优化配置的“指挥棒”,健全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是社会经济良性发展的基础。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真正确立企业的主体地位”,形成公平竞争环境、消除市场壁垒、进行资源共享,为企业发展再引“活水”。

在孙明波看来,国企改革的目的是提升市场竞争力,改革的路径是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的核心就是看“市场的脸色”优化配置资源,整合、发挥不同所有制经济的集合优势,为国有企业注入更具活力的市场化因子,提高各类资源要素的配置和使用效率。

据了解,作为中国首家在沪、港两地同时上市的公司,20年来,青岛啤酒在股权结构优化、推行现代企业制度方面进行了深入的实践,建立起混合所有制经济和完善的法人治理架构。现阶段,公司独立董事占1/3以上,外部董事超过50%。“这些来自内地、海外的法律、金融、财务等领域的专家和学者,用他们的全球视野、专业知识和丰富经验,从提升市场竞争力的角度出发,为公司决策的科学性、有效性发挥了重要作用。”

混合所有制经济的核心就是“让企业看市场的脸色办事”,企业必须“贴着地皮跑”,以消费者为根,靠市场说话。

2013年,在行业增速大幅放缓的背景下,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青岛啤酒保持了啤酒销量的快速增长。1-9月在中国啤酒行业增长3.94%的背景下,青岛啤酒同比增长11%;净利润同比增长28.7%。A股和H股双创20年历史新高,被誉为“价值投资的典范”。

“企业进步的每一点,都是靠一瓶瓶青岛啤酒卖出去的,靠的是企业本身的产品、质量、研发、品牌、服务、销售等综合能力的系统发力。在这个过程中,任何企业依靠不了体制内的资源,只能靠市场公平的竞争。中国企业要想参与全球竞争,更需要提升自身能力,增强市场的驾驭能力,因此,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将推动企业按照市场化要求实施资源配置,从体制上激发了企业内在的活力和竞争力。”孙明波说。

不做家长当股东管好资本,简政放权做“减法”

孙明波说:“对国企的分类管理势在必行。竞争性国企的核心目标就是为股东创造价值,其市场化程度应高于非竞争性国企。”因此,政府从这类企业的微观运营中脱身出来,真正做到监管不缺位、不错位、不越位,让以市场为导向的国企“轻装上阵”,是提高企业运营效率、提升市场竞争力的途径之一。

“管资本,切实落实企业自主经营权,政府就要不做家长当股东,按照《公司法》规定,落实出资人权利义务,享受投资收益,批准重大企业组织结构和政策改变等,并在股东大会上行使权利。国企、民企、外企所有企业,无论什么体制都要在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的基础上实行公平竞争,混合所有制企业应实行市场机制与市场接轨,用业绩说话,靠市场选择。”

从管人管事到管资本,青岛市政府对国有企业“掌控度”把握得很到位。企业的事情就交给企业,市场的事情就交给市场,政府为企业创造了公平竞争、开放创新的环境,对国有企业行使股东权利。

“目前我们有60多家啤酒企业、全球30多家营销公司,感受到各级政府在逐步简化办事流程,减少审批环节,缩短办理时限,让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充分展现实力。”

以品牌为“抓手”做强中国经济。苦练内功做“乘法”

纵观全球经济,经济强国必是品牌大国。因此,在全球竞争时代,中国企业要参与全球化的资源配置和市场竞争,没有具有竞争力的自主品牌是行不通的。

孙明波认为,中国要由经济大国转变为实质的经济强国,改变“制造大国、品牌小国”的尴尬处境,企业就必须回归基本面“练好内功”。“企业回归到本质的产品、品牌、服务上去,因为这些都是依靠市场化的竞争机制锻造出来的。”

而企业“练好内功”必须有一个“抓手”,那就是放弃低成本大规模的生产模式,实施产业升级,实施品牌战略,提高品牌溢价能力。依靠品牌驱动企业转型,推动从经济大国到经济强国的转变。

品牌是经济转型的内在驱动力,也是全球的通用语言。不论是英国球迷们畅饮青啤,来庆祝自己支持的球队获胜;还是美国年轻人将“青岛纯生”作为文身来表达自己对东方文化的喜爱……遍布世界8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青岛啤酒,是国际市场上最具知名度和出口量最多的中国啤酒品牌,其用中国品牌代言中国梦,具有别样的价值和意义。

创新是企业的“活力马达”转型升级,除旧创新做“除法”

改革的活力除了来自机制的内在动力外,创新则是其推动力。因此,实施“创新驱动、转型升级”的发展战略正当其时。孙明波对于创新的理解是:所有的企业都在进行一场与时间“赛跑”的马拉松,只有创新才能为企业装上“活力马达”。“不墨守成规的企业才能突破组织的自然生命周期,保持青春活力。”

110年来,青岛啤酒用创新的力量,让啤酒这个人类最古老的饮品,变成了严谨的“数字”饮料。孙明波说:“青岛啤酒的‘啤酒风味物质图谱技术,让青啤保持了独特的风味特征,并大幅提升了生产效率,成为大工业时代,青岛啤酒参与全球品质竞争的有力‘武器”。更有行业专家指出,这项技术直击啤酒行业技术短板,助力了啤酒这个传统行业的产业升级。

2013年,青岛啤酒天猫旗舰店开业,其开始尝试探索电子商务等全新渠道和商业模式。创新,让百年青啤像刚下线的啤酒一样“新鲜”,充满了青春活力。而更为关键的是,创新价值带给中国企业,特别是传统产业以新的启发——坚守实业,不断创新,传统产业也会进发出基业长青的“第二春”。

孙明波坦言,全面深化国企改革,为企业干事创业提供了强劲的新引擎,也为中国品牌发展提供了历史机遇。市场经济的杠杆作用将得到更充分的发挥。改革更加注重改善民生、消费能力的提高和城镇化带来市场发展新机遇,对具有高品质和高端品牌形象的青岛啤酒而言,蕴含了更大的市场空间。

青岛啤酒有信心做强这张中国品牌名片,用实干促进中国经济转型。endprint

猜你喜欢

所有制啤酒青岛
上合,从青岛再启航
哼哼猪买啤酒
青岛明月申牌?
把第一部iPhone 6丢进啤酒
混合所有制
混合所有制医院:到底走多远?
所有制结构
——An Idea From "Etudes Metro"—the Work of Pierre Schaeffer">Electroacoustic Music Is a "Subversion" to the Form of Traditional Music
——An Idea From "Etudes Metro"—the Work of Pierre Schaeffer
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所有制政策的演变与我国所有制结构的变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