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重建学习观

2014-04-26姚玲

学理论·中 2013年12期

姚玲

摘 要:重建学生学习观需要从“学会”到“会学”的转变;从“独立学习”到“合作学习”的转变;从“要我学习”到“我要学习”的转变;从“全面学习”到“选择学习”的转变;从“学知识”到“学做人”的延伸。重建教师学习观需要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要成为研究性学习者。

关键词:学习观;学生学习观;教师学习观

中图分类号:G4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35-0350-02

人的一生,总是进行着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活动,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可以称之为工作,改造主观世界的活动可以称之为学习。可见学习在人类的生活、工作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而对学习观的讨论也是很早就出现了,比如我国历史上的孔子就对学习有过精辟的论述,直到今天对我们还有很大的启发。那么学习的含义到底是什么呢?

广义的学习。它既包括人类学习也包括动物的学习,指个体在活动中通过经验引起的行为或者心理的相对变化的过程;次广义的学习,它是专门讨论人类学习的,与动物的学习相区别;狭义的学习专门指学生的学习,学生的学习是在学校这样一个特定的环境中,在教师的引导下,有计划、有组织、系统地掌握人类已有知识的过程。

人除了是一个理性的动物、社会的动物外,还应该是学习的动物,学习完全可以看成是人存在与发展的基本方式。夸美纽斯曾说过:“实际上,只有受过恰当教育之后,人才能成为一个人。”[1]在这里笔者就分别探讨一下学生和教师的学习观。

一、重建学生学习观

对于学生来说学习是他们的天性,在当今这个知识爆炸的社会如何更有效的学习对每一名学生都很重要,那么对学生来说应该怎么转变自己的学习观呢?

(一)从“学会”到“会学”的转变

“学会”与“会学”是一个学习由主动到被动的转变过程,传统的学习观念中,学生只是被当作知识的容纳器,教师不停的给学生灌输各种知识,教师的任务就是把各种他们认为有价值的东西交给学生。学生则不停的被动接受,而不管能不能“消化”。当今的社会已经进入一个需要终身学习的时代,没有人能教会任何人任何东西,学生的学习过程,虽需要老师的教,但最终依靠学生自己完成,学生所学到的和学生潜力所能学到的应该远比教师教的多得多。

美国未来学家阿尔文·托夫斯说过:“未来的文盲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学习的人”。这就是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更应该注意学习方法的掌握,“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只有掌握了合理的学习方法,才可以在学生的终身学习中不断提高掌握知识的质量,加速掌握知识的速度,缩短掌握知识的时间,并可随意扩大所了解知识的范围。

(二)从“独立学习”到“合作学习”的转变

在以往的教育中,我们比较强调学生之间的竞争,这就很自然的养成了学生独立学习习惯,这种学习习惯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维的能力,但是却使学生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受到了影响,更限制了学生学习潜能的进一步挖掘。

孔子很早就说过:“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说的就是独自学习而没有学友,就会孤陋寡闻。在当今知识膨胀的时代,复杂的学科知识单靠个别人的单兵作战已远远不能解决问题,单个学生自己的学习能力及所能达到的学习水平也是非常有限的。为了适应未来的社会,要让我们的学生树立合作学习的观念。萧伯纳说过这样一句话: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交换一下,我们仍旧只有一个苹果;你有一种思想,我有一种思想,互换一下,我们就有了两种思想。这句话正是对合作学习的一个很好的评价。合作学习不但能使自己开拓思维,而且能产生1+1>2的效果。所以,要把学生的学习观从“独立学习”转变到“合作学习”。

(三)从“要我学习”到“我要学习”的转变

传统的学习观认为,学习就是跟着老师学,老师说什么,学生就学什么;老师说怎么学,学生就怎么学。事实证明这样的学习观,扼杀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忽视了学生的个体差异,既不适应社会的发展要求,也不利于学生今后的可持续发展。

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新知识层出不穷,科技进步日新月异,人们已经进入到学习型社会,学习已经成为人们的一种生活方式,对学生来说更是这样。因此,我们必须让学生主动学习,而教师要由知识的传授者转化为学生学习活动的促进者,由教学活动的主角退到幕后做好活动的导演。更重要的是要教学生学会学习,要下大力气改变他们传统的依赖型、一味接受型的学习方式。从“要我学习”转变到“我要学习”,才能培养出真正富有个性,又具有时代特征的有创新意识的人才。

(四)从“全面学习”到“选择学习”的转变

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指出,每个人的学习类型千差万别,他们的思考方式、学习需要、学习优势、学习风格也各不相同,因此每个人具体需要的学习内容、方式都是不同的。而我们为学生准备的学习内容却是一模一样的,这不利于学生发挥自己的特长。就是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也绝不是期望人能够变成无所不能、法力无边的“神”,而是指人的肉体和精神力量能够不受阻碍的尽可能的发展。在这里重要的是每个人固有潜能的充分自由的发展,是人本身潜在能力的发展,而不是让人的各方面能力都整齐划一的均衡发展,对一个人来说,他本身的精力和体力都是有限的,因此,对他本人来说要均衡发展各方面的能力是做不到的。这也就是说,学生的学习可以根据自身的情况、兴趣和特长,进行一定的选择,而不是非要所有的学生都学习同样的内容。

很早就有人讨论过朱建华在中学学习时他的数理化成绩是否要求及格,如果强求他的文化成绩优秀,也许他必定破不了跳高世界纪录。前几年人们也议论过写作天才少年韩寒是否一定要按部就班通过补考升级参加高考接受高等教育,人们的议论还没结束,韩寒就义无反顾地离开学校走向社会,对名牌大学的破格录取置若罔闻。他们的这些行为是对传统的“全面学习”的否定,同时也证明了学生“选择学习”的重要性。

(五)从“学知识”到“学做人”的延伸

在传统学习观影响下,人们一提到学习首先想到的就是学知识,有的同学一味的“学知识”,却不会“用知识”,更有甚者为了考高分弄虚作假、违纪违规,我们不能不说这些行为都与错误的学习观有关。其实,“学做人”才是学习的首要任务,“学知识”还是次要的,学知识最终还是要落实到学做人上面去。1996年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了报告《教育——财富蕴藏其中》,其中提出了教育要使学习者“学会生存”,“学会生存”包括了适合个人和社会需要的情感、精神、交际、亲和、合作、审美、体能、想象、创造、独立判断、批评精神等方面相对全面而充分的发展。这些标准的提出无疑是肯定了学生不但要学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学习如何做人。只有在学会做人的基础上才能更好地学知识。所以,我们要拓展传统的学习观,使学习的范围扩大到“学做人”上来。

二、重建教师学习观

我们前面曾经说过学习是人的本性,而教师是人类群体中一个特殊的群体,对教师来说学习一定是他们生活、工作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作为成人学习者,教师以解决实际问题为目标;作为社会学习者,教师是社会中最愿意、最擅长学习的人;作为教育学习者,教师要及时补充教育教学所需的新方法;作为自我学习者,教师永远是以学习为基础的。具体来看,教师应在以下几方面重建自己的学习观。

(一)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

“在当今科学知识和技术高度发展的社会里,竞争日趋激烈,要求人类适应社会发展的能力不断加强,每个人所学到的知识都无法使用一辈子。”[2]教育界有句行话:“要给学生一滴水,教师必须要有一桶水”,那么,如何才能使自己的一桶水不缩水呢?只有终生学习。

终身学习是社会发展、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教师不但要不断充实自己的专业知识,还要扩大自己的知识面,以满足学生对各方面知识的需求;另一方面,教师还要学习先进的教育理念,紧跟教育发展的步伐,以先进的理念指导自己的教学工作。总之,作为一名教师,仅靠年轻时学校里学的那些知识和技能,已无法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求,教师必须要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这不但是教师这个工作所要求的,同时也是教师自身发展所必需的。

(二)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

教师要指导学生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使学生掌握自主、探索、合作的学习方式,自己首先就要学会学习。只有教师拥有了自主学习、自我发展的能力,成为能够不断进行自我更新、自我超越、充满生机和活力的“一眼泉”,才能成为学生心中的“学习型教师”,并指导学生主动、有效地进行学习。

(三)要成为研究性学习者

教师在平时的教育教学过程中经常会遇到困难,而现在大多数教师的做法就是不停地抱怨,结果并不能解决任何问题。另一方面,作为教育研究者并不像教师那样身处教学第一线,能及时发现教学中的困难,并研究出行之有效的对策。最后的结果就是理论与实践脱节。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就是教师自己成为研究者,教师针对自己在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及时进行研究,并把自己研究的结果应用到自己的教学中去。

只有教师沿着研究性学习者的道路走下去,才能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并形成一条有效的专业成长道路。谈了上面这么多,就是想澄清有关学习的错误观念,并重新树立一个学习观,尤其对教师和学生来说,有了正确的学习观才能在工作和学习中事半功倍。

参考文献:

[1][捷]夸美纽斯.大教学论[M].傅任敢,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4:39.

[2]雄小明.青年教师必须树立终身学习观念[J].江西教育,2000,(2).

(责任编辑:许广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