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学生干部培养模式探析

2014-04-26张新鑫

学理论·中 2013年12期
关键词:学生干部新思路培养模式

张新鑫

摘 要:学生干部的培养是加强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手段,也是高校大学生实现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不断深入,高校学生干部的培养面临着新的形势、新的挑战,解决措施有:强化学生干部思想政治素质;注重学生干部角色定位;建立新型学生干部培训学校;健全学生干部管理考核制度;引入学生干部激励教育机制。

关键词:高校;学生干部;培养模式;新思路

中图分类号:G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35-0325-02

高校学生干部包括各级团组织学生干部、各级学生会干部和各社团干部,他们是学生中的骨干力量,是学校各项教学、管理等工作在学生中顺利、有效开展的基层实施者。学生干部所具有的宣传导向、组织管理、服务沟通、以身作则等作用是辅导员、班主任或其他教师无法替代的。当前,各高校均高度重视学生干部队伍的培养,旨在通过高素质的学生干部队伍建设而进一步加强学生管理工作的实效性。因此,在新形势下,如何科学有效做好学生干部培养工作,已成为高校教育管理工作中的重要课题。

一、加强高校学生干部队伍培养的意义

高校学生干部作为学生群体中的骨干力量,是学校开展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有力支持者,是未来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因此需要不断提高大学生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质、科学文化素质、业务能力和水平,使他们成长为国家建设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一)加强高校学生干部培养符合国家培养创新人才的终极目标

高校作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的重要阵地,将为国家创新型建设目标的实现输送大量优秀人才,而高校学生干部作为学生中的先进分子,他们配合学校开展科普宣传、科技推广、科技竞赛、大学生创新创业等创新型校园文化活动,协助学校培养、提高大学生的各种基本技能及创新创业能力,充分营造追求科学、应用科学、科学创新的良好氛围,对高校培养创新型人才,以及对校园文化建设都发挥了积极的推动作用;而学生干部在履行高校创新工作职责的同时,更为进一步培养创新思维、磨炼意志品质、提高创新能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符合国家培养创新人才的终极目标。

(二)加强高校学生干部培养是学校建设和谐校园的需要

学生干部来自学生,是学生群体中的先进分子、积极行动者,一方面他们在工作、学习中严格要求自己,发挥表率模范力量,引导广大学生取得思想和学习上的进步;另一方面他们更了解学生思想动态,了解学生诉求与学习、生活真实状况,因此能够及时与老师和学校管理人员沟通,充分发挥学校和学生之间的桥梁纽带作用,有效联系、协调各方面的意见,遏制不良势头,从而维护校园的有序安定,成为参与校园文化建设、构建和谐校园的生力军。

(三)加强高校学生干部培养是学生干部自我发展的有效途径

高等教育的终极目标是培养全面而自由发展的人,加强高校学生干部的培养便是该目标在学生干部群体的具体体现,学生干部在工作实践及学校生活中,处处以高标准、严要求严格管理自己,积极履行工作职责,全面展示自身才华、提高综合素质,成为思想进步、心智成熟、积极进取、谦虚好学的先进群体,因而加强高校学生干部培养是学生干部本身个性全面和谐、实现自我、实现需求的有效途径。

二、高校学生干部现状分析

(一)热情活跃、个性鲜明,但意志薄弱,心理成熟度低

当今高校学生干部成长于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受高度发达的信息技术影响,网络已成为他们日常生活的主体,他们涉猎信息广泛,兴趣丰富,形成了热情活跃、思维敏捷、个性鲜明的特点。同时,他们因日益丰盈的物质生活而养成了乐于享受、自我优越的心理,缺乏吃苦耐劳精神,缺乏战胜困难的勇气和决心,薄弱的信仰和尚未成熟的世界观、人生观使他们不能客观理性的处理自身问题,心路成熟度低。

(二)功利思想严重,缺乏奉献精神

高校学生干部培养使用过程中,部分学生干部存在功利思想严重,缺乏奉献精神的现象。他们把担任学生干部作为获得荣誉的一种手段或是解决组织问题、就业问题的一个途径,在当选学生干部前后表现反差较大,在同学面前表现出“高人一等”、指手画脚的姿态,在工作时盛行官僚作风,搞特殊化,缺乏脚踏实地干工作的精神和自觉性,严重背离了学生干部服务同学的初衷和良好愿望,更严重影响了学校优良风气的建设。

(三)过于重视自我意识,团队协作能力差

目前高校学生年龄基本为90后,受家庭教育、成长环境影响,容易滋生以自我为中心的个性,忽视、缺乏团队协作的精神,不能有效沟通与合作,这种个人主义在学生工作中往往表现出对于个人利益的过度追求,在涉及自身利益的问题时容易持错误观点,重名利而轻服务,影响了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影响了整体学生干部作用的发挥和团队和谐。

三、高校学生干部的培养模式新思路

大学学生干部在高校日常教育管理中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如何培养造就一支政治坚定、作风过硬、素质全面、心理健康的优秀学生干部队伍,成为各高校着力解决的重要课题。笔者基于多年学生干部培养、管理工作实践,提出以下几种干部培养模式新思路。

(一)强化学生干部思想政治素质

培养高素质的学生干部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保障。首先,各高校在实际工作中应高度重视学生干部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力求用马克思主义最新原理武装学生干部头脑,用科学发展观方法指导学生干部工作,要求学生干部必须明确正确的政治方向、政治信仰及政治鉴别力,加强对政治理论、基本国策、时事政治的学习并深刻理解其精神实质,在任何错误思潮面前,都要保持清醒的头脑,要以党、国家和民族利益为重。其次,面对新形势下社会思想观念多样化和多元化,不断提高和深化理论认识,注重在学生干部中间形成明礼诚信、团结友善、敬业奉献的良好氛围,从自身做起,树立大局意识、全局观念,努力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良好的道德行为,自觉抵制社会上的一些丑陋现象和腐败风气。

(二)注重学生干部角色定位

首先,学生干部是学生,学习态度、生活作风一定要积极向上,充分发挥模范带头作用,以自身行动践行大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理念,从而带领其他同学更好地度过一个充实有意义的大学生活;其次,他们是干部,必须学会自我监督、自我约束,要牢记学生干部是一种职责和义务而不是特权,要从内心深处培养责任意识和使命意识,要具备为同学服务的高度持久热情和不计个人得失的奉献精神,充当好学生与老师之间的桥梁纽带作用。

(三)建立新型学生干部培训学校

学生干部有效发挥作用需要得到学校、老师的重视、培养和教育,但目前很多高校对学生干部的培养只是采用一般业余团校形式,甚至是重使用轻培养,简单通过工作训练、磨砺的方式来培养学生干部,不能有效激励学生干部主动地开展学生工作,大大制约了学生教育管理的有效推进。随着时代的发展,高校应坚持继承与创新的培训原则,积极探索新的方式方法培养干部,建立学生干部培养的长效机制。

学生干部培训学校就是面对全校学生干部的培训基地,培训领域覆盖学生干部思想教育、校园活动、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社会工作等。通过基地培训,提高学生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工作实践能力及创新创造能力,全面推进学生干部发展。培训学校兼有短期培训和长期培养,培训理念上坚持以需求为导向,注重培训层次性、多元性、实用性特点,满足不同类型、不同职务学生干部需求;培训内容以管理学、组织行为学、策划学、心理学等为主,采用包括理论学习、思想交流、素质拓展、工作策划、团队合作、经验共享、情景模拟、日常工作安排等培训方法,有理论有实践有竞争有合作,以项目化形式开展教学活动。

(四)健全学生干部管理考核制度

建立一套完整可行的学生干部管理考核制度,不仅可以使学生干部队伍规范发展,同时可以提高学生干部工作信服度。高校学生教育管理部门应从德、能、勤、绩四个方面考核学生干部,指导学生干部制定各项管理条例、工作制度、考核办法、奖惩措施,明确确认各部门工作职责,以便学生干部在工作中有章可循;同时应坚持学生干部定期述职制度及责任承诺制度,有效评估制度执行结果,完善对学生干部监督考察,摒弃凭几人或少数群体的主观判断或直观印象给学生干部打分的不良做法,进而不断加强学生干部自身责任感和使命感。

(五)引入学生干部激励教育机制

在学生干部培养过程中,教育工作者应引入以激励教育为核心内容的柔性教育方式,坚持以人为本,充分尊重学生个性,采用引导、教育、激励、支持等方式使学生干部产生自信,进而能够独立自主地、开创性地开展学生工作。学生干部是一个特殊的学生群体,既要成为一名优秀的普通学生,成为广大学生的榜样,又要努力完成老师委托的工作重任,承受的思想压力和学习压力都比较大,因此,作为教育工作者的教师应随时关注学生干部思想状况,关怀学生干部的工作、生活变化,加强与学生干部的情感交流,开展广泛的谈话教育活动,充分信任、理解、尊重学生干部,成为他们的朋友、知心人,进而激发学生干部的主观能动性和工作积极性,激发他们的工作潜能。在日常工作中,对学生干部的积极表现、好的做法、突出的能力应适时地给予鼓励表扬,以巩固他们的自信心;同时可以对优秀学生干部进行表彰,颁发证书、树立为标兵,宣传和号召广大学生学习优秀学生干部先进事迹。对表现不足,出现错误的学生干部应讲究批评的艺术,注意批评的方法,以维护他们的自尊心,让学生干部真正体会到老师的关心与帮助。

总之,学生干部的培养教育和管理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科学合理的运用基地教育培养机制,探讨和解决新形势下高校学生干部队伍中出现的新问题,认真做好学生干部的选拔培养教育工作,为社会输送大批优秀人才是高校义不容辞的责任。

参考文献:

[1]利俊荣,周业安.浅谈新形势下加强高校学生干部的培养[J].教育研究,2006,(8):135-136.

[2]盛义保,高海峰.新形势下高校学生干部培养的理论认识[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2007,(6):149-151.

[3]熊磊.加强高校学生干部队伍建设的研究[D].重庆:西南师范大学2004,(11):18-26.

[4]陈晓刚.论高校学生干部培养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共同价值取向[J].德育,2012,(4):14-15.

[5]胡志华.以核心价值观引领高校学生干部队伍建设的意义及途径[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8,(5).

(责任编辑:许广东)

猜你喜欢

学生干部新思路培养模式
课程思政高质量发展的新思路
探究新媒体时代视觉传达设计新思路
小学数学“统计与概率”教学新思路
基于学生干部教育管理的高校辅导员工作案例分析
高职院校学生干部情绪管理与应对能力研究
服务地铁工学结合
青年农民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高校舞蹈教育研究
高职院校创客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高校学生干部软实力培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