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生人格特征与心理健康关系研究

2014-04-26张亚男龚婷常伟

学理论·中 2013年12期
关键词:人格特征高职学生心理健康

张亚男 龚婷 常伟

摘 要:作为应用型人才,高职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影响着个体乃至社会的发展。通过问卷调查法研究发现:高职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不如普通大学生;高职学生人格特征在性别、民族、是否独生子女、年级上存在显著差异;高职生人格特质对心理健康有一定影响。

关键词:高职学生;人格特征;心理健康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35-0331-02

20世纪90年代起,高等职业教育逐渐成为我国高等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职学生作为应用型人才,其心理健康会影响到个体乃至社会的健康发展,因此高职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日益得到心理教育学工作者的高度重视。

高职学生既有和普通大学生相似的心理特征,也有其心理的特殊性。高职学生经过高考的失利,可能产生自卑心理,他们会比普通大学生体会到更多的压力。据调查,大约40%的高职学生存在自卑心理,女生的比例高于男生。长时间的自我怀疑可能导致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出现,继而影响其人际关系,出现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这都是需要引起我们注意的。查阅相关资料发现,诸多因素影响个体的心理健康状况,其中人格特质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然而查阅相关文献,关于这方面的研究多以普通大学生或特殊群体为研究对象,而关于高职学生的研究相对较少,因此,本文以此为出发点,探讨高职学生人格特质和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以期提高高职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随机抽取高职院校在校学生572人为研究对象。调查内容包括被试的一般资料、人格特征和心理健康状况。测量工具选取艾森克人格问卷(EPQ)、症状自评量表(SCL—90)。经过数据分析得出以下结论。

第一,高职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不如普通大学生,且在性别、年级、民族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表现在敌对、偏执、精神病症因子上,男生得分显著高于女生;在躯体化、人际关系敏感、恐怖、偏执、精神病症等因子及总均分上,不同年级高职生存在显著差异,大三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不如大一、大二学生;心理健康总均分及躯体化、敌对、恐怖和偏执因子,少数民族高职生得分显著高于汉族学生。在敌对、偏执、精神病症因子上,男生得分显著高于女生,即男生心理健康状况不如女生,这一结果与以往研究结果有差别。龚芸对800名高职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发现女生在焦虑、自我意识偏差、依赖维度上得分显著高于男生,即高职女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不如男生。胡海清研究发现,高职女学生在强迫症状、抑郁、焦虑、恐怖因子和SCL-90总分上显著高于男生,说明高职女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明显不如男学生。学者多认为当今社会女性受到的待遇不如男性,各方面压力大,因此心理健康水平不如男性。男女对各自角色的定位不同,男性属于强势群体,他们承受的社会压力也比女性大,男性对自身要求也较高,自尊心强,遇到挫折不善于寻求正确方式发泄,执着,也较少寻求帮助,这就使得男性体会到更多负性情绪。因此,女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总体水平要好于男生。

研究发现,高职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在民族上存在差异,在心理健康总均分及躯体化、敌对、恐怖、偏执因子上,少数民族高职生得分显著高于汉族学生,这一结果说明,与少数民族学生相比,汉族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较好。本研究选取的被试中少数民族主要为藏族。少数民族由于其特殊的文化背景,他们的心理健康状况有着不同于汉族的形态。少数民族学生躯体化因子显著高于汉族学生,躯体化是一个与心理健康状况密切相关的指标,主要体现个体对自身情感和意向的表达方式,当个体遇到问题时,若无法表达,就有可能采用躯体化的形式表达出来,如头疼、失眠等症状,如果过多采用躯体化的表达方式,可能反而会妨碍情绪的正常宣泄,导致心理问题。在该研究中,少数民族学生躯体化得分显著高于汉族学生,这可能是民族文化背景的影响,少数民族一般居住的地方比较闭塞,经济条件、交通条件等比较落后,家里孩子比较多,父母等长辈不会过多地关注孩子地心理状况,而很少与孩子交流,这就影响了孩子正常情绪的表达,遇到情绪问题也不知如何宣泄,不知如何和他人交流,长此以往会影响个体的身体健康状况。另外,少数民族学生来到汉族居住地,可能会感到孤独,文化习俗等不适应,面临全新的生活环境少数民族学生会感到无所适从,又找不到理解他们的人倾诉,这些都会影响其心理健康。

第二,研究发现,高职学生人格特征在性别、是否独生子女、年级、生源地、民族上存在显著差异。高职学生人格特质在性别上存在差异,在内外向(E)上,男生得分显著低于女生(t=-4.84,p 0.01),而在神经质因子(N)、精神质(P)上,男生得分显著高于女生(t=2.63,t=6.21,p 0.01)。说明男生比女生更多体会到焦虑、担忧等情绪,更多感到郁郁不乐或忧心忡忡,遇到刺激时会产生强烈的情绪反应,甚至出现不够理智的行为,这一结果与左连跃的研究一致。究其原因,首先,受社会文化的影响,男生比女生承受更大的社会压力,而且男生自尊心、好胜心较强,一旦遭遇挫折后不愿向别人诉说,不善于寻找方式排解不良情绪。而社会对女生的定位较为柔弱,女生可以选择倾诉、哭泣等方式宣泄心中的情绪,女生之间的沟通与交流比男生更多,这些都有利于女生发泄不良情绪,所以男生比女生体会到更多焦虑情绪;再次,男生的生理基础决定其遇事易于冲动,情绪较女生更加激烈。

本研究发现,在精神质因子(P)上,独生子女得分显著高于非独生子女(t=2.70,p 0.05),独生子女比非独生子女体会到更多孤独感,不关心他人等。这是因为独生子女是家里唯一的孩子,没有伙伴,生长在一个较为孤独的环境下,更加孤僻、不合群,在家中长辈对其过分关注,这会导致许多独生子女以自我为中心,不会关心他人,而且独立性较差。到学校后,他们缺乏人际交往能力,不会关心他人,不能受委屈,遇到事情争强好胜。因此,独生子女在人际上会比非独生子女遇到更多难题。

高职学生人格特质在年级上存在差异,即在内外向因子上,大一学生得分显著高于其他年级;在精神质因子上,大一学生得分显著低于其他两个年级。这就说明,大一学生更加外向,好交际,与他人相处更加随和,能较好适应环境。大一学生刚进入学校,面对新生活充满了渴望,希望与人交往,形成新的人脉关系,因此比较积极外向;而随着大学生活的继续,经过一年的磨合,高职学生会产生新的人生观、价值观,需要重新给自己定位,这时会体会到较之前多的孤独感、失落感,这种消极情绪会影响其心理健康;进入大三,高职学生面临就业的问题,现实和理想的差距,使得他们体会到更多负性情绪,就业遭受的打击使他们越来越沉默内向。

在神经质(N)、精神质(P)因子上,城镇高职学生得分显著高于农村学生,即城镇高职生比农村学生更孤独、情绪更不稳定、与他人更不易相处,这一结果与之前的研究结果一致。左连跃(2010)研究发现,工科院校文科生人格特征在生源地上存在显著差异,城镇学生精神质得分显著高于农村学生(t=4.581,p=0.033)。生源地的不同会影响高职生的人格特征,城市学生学习压力相对农村学生较大,且城市学生多为独生子女,父母比较宠爱,与他人相处经验少,这些都会影响其人格特征的形成。

在神经质(N)、精神质(P)上,少数民族学生得分显著高于汉族学生(t=2.59,t=2.62,p 0.05)。这说明,少数民族学生比汉族学生体会到更多的孤独,难以适应外部环境,与他人相处不友好,更可能挑衅他人,更喜欢冒险、奇特的事情,与汉族学生相比体验到较多的焦虑情绪。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可能在于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少数民族的文化水平低于汉族文化,生活环境比较落后,自然灾害频繁,所以少数民族的文化崇尚斗争、坚强,他们的性格就会比较争强好斗,喜欢挑战;而且,少数民族一般都是部落居住,每个部落和其他部落之间关系并不融洽,排他性较强,所以少数民族学生与他人向往上存在很多问题。

第三,高职生人格特质对心理健康有一定影响,其中内外向与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恐怖、偏执、精神病症等因子呈不同程度的显著负相关(-0.19 r -0.10,p 0.05);神经质和症状自评量表各因子及总分成不同程度的显著正相关(0.27 r 0.44,p 0.01);精神质与症状自评量表各因子及总分呈不同程度的显著正相关(0.09 r 0.27,p 0.05)。这就说明,外向的、神经质得分低、精神质得分低的个体心理健康状况良好。

内外向与心理健康状况成正相关,即越外向的高职生心理健康水平越高。外向的人好交际,容易与人沟通交流,人脉关系广泛,具有较好的社会支持;而且外向的人个性乐观开朗,心态积极,面对困难总是想办法解决。当遇到困难时,外向的高职生本身具有良好的心态、积极的态度,这就会使他们体验到较少的消极紧张情绪,同时,外向的高职学生有良好的社会支持,可以寻求他人帮助,这样会促进其解决问题,有利于心理健康。

神经质与高职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呈负相关,即高职学生情绪越不稳定,越容易引发心理问题。艾森克认为神经质是衡量个体情绪是否稳定的指标,神经质虽然不同于神经质,若持续时间较长神经质就会发展为神经症。因此,一个人情绪不稳定,对刺激的反应就会过于强烈,且激动的情绪较难恢复。神经质得分高的个体,遇到问题时就会产生焦虑、抑郁等情绪,而当问题解决时,也不能一时间恢复情绪,这样,他们就会认为的夸大问题的困难程度,并且较长时间沉浸在不良情绪中,长此以往,会对心理健康造成影响。

精神质同样与高职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呈显著负相关。艾森克认为精神质高分者性格孤僻、与他人相处不友好,对外部环境适应不好,喜欢干奇特的事情。因此,他们不善于与周围同学相处,人际关系冷漠,获得的社会支持较少,这类个体会经常产生低落情绪及焦虑感、不安全感,较少体验到积极情感,长期如此,心理健康状况受到很大影响;而低分者表现正好相反进而能够促进其身心健康。

参考文献

[1]龚芸.高职学生人格、社会支持与心理健康的关系[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10,(3).

[2]胡海青.高职生社会支持、应付方式与心理健康的关系[J].扬州教育学院学报,2010,(2).

猜你喜欢

人格特征高职学生心理健康
融入式心理健康教育的路径探索
微课在心理健康团训师培养中的应用探讨
基于人际交往的心理健康课程
一线员工人格特征与计件工资激励效果关系分析
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和人格特征调查
大学生主观幸福感与人格特征之间的关系
酒后驾驶违法行为人人格特征与心理健康状况相关分析
职业院校创业法律教育课程体系建设研究
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化途径分析
“一带一路”战略与盐城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