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书写水平设计签名笔迹实证研究

2014-04-26吴鸣雷大鹏

学理论·中 2013年12期

吴鸣 雷大鹏

摘 要:以高书写水平笔迹设计签名为研究对象,采用实证分析法,剖析并解释高书写水平设计签名笔迹的分类及其各自的笔迹特征特点,以期在这类笔迹的鉴定中起到抛砖引玉之效。

关键词:高书写水平笔迹;设计签名;笔迹特征;笔迹鉴定

中图分类号:D91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35-0148-02

据统计,在所有的签名笔迹案件中,高书写水平的签名笔迹的数量占据了2/3。在文化程度较高、书写使用率高的人群中,签名笔迹都无一例外地体现出形式多样、外形特别、设计精细美观、笔迹特征隐蔽性高、防伪程度高的特点。这些高书写水平的签名笔迹大致可以分为:高书写水平的一般签名笔迹和高书写水平的设计签名笔迹两类。

一、高书写水平设计签名笔迹定义

高书写水平的设计签名笔迹是指具有较高书写水平的书写人书写的经过特殊设计并大量练习形成的特殊的签名笔迹。在这类签名中,字迹之间具有更为稳定的整体书写动作体系,无论从文字的排列组合方式、还是从签名的整体外部轮廓,抑或是从单字与单字间的连接方式、形态或者附加笔画和装饰性笔画上来看,都与正常书写的单字笔迹特征具有巨大的差别。这类签名笔迹在设计之初就为追求整体的美感和艺术价值、实用价值,摒弃了传统意义上的单字书写的观念和规范,在笔画和部件的组成、搭配上进行的大胆的变化,从笔画、部件间的连接方式、部位、形态到附加的笔画、线条,再到签名的整体构型都形成了特殊的书写动作体系[1]。如图1。

二、高书写水平设计签名笔迹的形成及特性

设计签名笔迹的形成大致分为设计、书写练习两个过程,对于大多数书写人而言,为了追求不同的诸如实用价值、艺术美感等效果,多请他人为自己设计签名,再经自己学仿练习并使用;但也不乏少数高书写水平的书写人为保证防伪效果,自己设计签名的情况。

(一)自己设计的签名笔迹特征

高书写水平的书写人常凭着自身的艺术修为、对笔迹特征的认识和掌握以及对签名笔迹的特殊要求为自己设计的签名。书写人在确定签名的艺术追求、防伪要求、整体形态后,设计好签名的组合方式、轮廓形态、加入特殊防伪部件,再根据书写动作的连贯性要求,对单字间、部件间、笔画间的连接方式、位置、形态进行调整和变化,以保证各结构和连笔动作的关联性和一致性,顺应书写动作的整体性要求;但由于许多姓名单字的笔画起收笔之间很难自然的达成连贯书写的要求,所以设计人往往在设计时有意识地将某些笔画变形、移位,并巧妙地借用或者共用某些笔画,或者将某些笔画的笔顺改变;最后,对某些连接的笔画和部件进行调整,使用某些主笔画①的夸张、延伸、在单字某一结构部位或外围加上装饰性环绕笔画或在末尾单字尾部笔画故意加长或多次环绕等,以求签名的整体形态更加端庄平稳、体式章法更加美观。如图2。

书写人自己设计的签名笔迹最重要的部分是防伪特征,设计人自己安插在签名中的环绕回环、特殊笔顺结构、穿插连笔动作以及加入的隐蔽的特殊标记都是只有设计人自己才知道的;书写难度越大、签名的识别性越低,则摹仿的难度越大[2]。如图3。

这类设计签名,虽然设计签名的笔迹特征有别于书写人平时书写相同单字的笔迹特征,但书写人对自己设计的签名的笔迹特征了如指掌。签名笔迹的特征在整个设计的过程中通过设计人自己边设计和边练习的过程中逐渐融入到了书写人的书写习惯体系里,书写人在之后的书写中即便是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而字迹发生变化,签名笔迹的特征也会自然、正常地将这些特征展现出来。即便是书写人在之后的使用过程中对设计签名进行一定的修改和变化,这类变化的特征也自然地呈现在签名笔迹中,绝非突兀、毫无章法的变化。

(二)他人设计的签名笔迹特征

对于大多数设计签名而言,即便书写人具有较高的书写水平,但苦于缺乏对书法、艺术的修炼,也只能请他人为自己设计签名。对于这类签名笔迹而言,签名人要做到签名时运用自如、流畅潇洒,就必须进行大量的练习,将设计签名中的书写动作特征融入自己的书写动作体系中。在书写人完全掌握设计签名的书写动作要领之前,一般要经过临摹、记忆摹仿等阶段,由于要掌握和自己书写习惯完全不同的一个书写动作系统,所以对设计签名的笔迹特征从刚开始接触,到后来的融会贯通的不同学仿阶段,书写人对设计签名的笔迹特征的理解和掌握是存在差异的,由此反映出的笔迹特征也不同[3]。书写人书写水平越高,其固有书写习惯越顽固、原本存在的书写习惯对书写动作的影响越强;学仿阶段设计签名暴露出来的书写人自身的笔迹特征与设计签名的笔迹特征相互掺杂,形成了自己书写习惯与新书写习惯此消彼长的阶段性变化态势。

三、高书写水平签名笔迹的检验

高书写水平设计签名笔迹的检验,首先要遵照一般签名笔迹检验的方法与程序,同时要具有针对性地把握签名设计人与签名人的同一与否,区分笔迹反应的书写习惯是否学仿习得,才能准确把握检材的笔迹特征。

(一)全面了解案情以及争议签名笔迹的情况

对于有争议的签名笔迹,要充分掌握其使用时间、书写人的实际书写水平,区分书写人的固有书写习惯与练习签名所习得的书写习惯;考虑练习的书写习惯是否形成稳定的动力定型,再结合摹仿笔迹、故意伪装笔迹的特点分析检材签名的形成是否真实。

(二)详细分析设计签名的学仿情况

学仿所得的设计签名笔迹本身是一种特殊的摹仿笔迹,受到个人真实书写技能、原有的书写习惯以及书写人的观察能力、感知力、注意力和记忆力能多方面因素影响。在某些明显、容易感知的比例搭配特征、明显的特殊笔顺、运笔特征以及字间组合、明显笔画的形态特征方面,书写人容易注意并集中精力摹仿、练习,早早形成新的书写习惯;而对于其他隐蔽的、精细的书写动作和运笔特征则容易被书写人忽视、并随着书写动作的加快而被书写人自己固有的书写习惯所代替。所以这类签名无论是在学仿阶段还是在学成阶段,都会体现出书写人的新书写习惯与旧书写习惯掺杂的特点,两种书写习惯互相融合,在各个阶段成分比例不同,结合案情所反映的设计签名的具体使用时间,就能分析出签名的真实性。

(三)收集可比性强的、全面的签名笔迹样本

设计签名的各个阶段所体现的笔迹特征差距较大,提供给检验的线索也价值各异,所以应尽可能提取可疑书写人各个阶段的签名笔迹样本。另外,一般高书写水平书写人的签名笔迹可能根据其审美兴趣爱好加以一定程度的改变,与签名人平时正常书写的笔迹特征相比相去甚远,几乎不具有可比性。所以,检验时应尽量收集书写人各个阶段的签名样本,客观分析并解释签名特征的异同点、各特征的性质与价值,提高样本质量、降低检验难度。

(四)细致研究高书写水平签名笔迹的各类特征

1.签名的外部轮廓特征与整体风格

签名笔迹整体所具有的外部轮廓的具体形态特征受签名笔迹的书写格式、方式的影响,字迹大小不等、位置高低不同,个别突出笔画和装饰笔画的长短、方向和形态也直接确定了签名笔迹的整体外形特征。而设计签名在笔法、结构、章法及布局等方面在签名所反映出来的稳定的各类特征决定了签名的整体风格特征各异。这类特征受书写人的固有书写习惯影响极深,不同人书写同一款设计签名,所反映的整体风格必然各异。检验时要从检材与样本签名的布局与章法、书写方向、倾斜程度,单字间的排列组合、相对位置关系、大小比例、搭配比例等特征入手具体比较检验,确定检材性质。

2.支撑笔画与明显特征

设计签名笔迹往往书写速度快、书写动作具有整体性,大都采用行草书“自由放纵、连绵回绕、遒媚劲健”的书风,对签名单字的字体结构加以改变,而在整个签名中起到支撑作用的支撑笔画往往被共用或借笔,或者为追求横、纵方向的连贯性,某些支撑笔画被故意夸张地书写为贯穿于整个签名中,以追求造势的作用。检验中可以以此入手,先比较检验签名中主要的支撑笔画特征以及特殊笔顺、大致比例搭配特征、主要笔画的运笔特征等明显的特征。

3.细节特征与隐蔽、防伪特征

运笔、连笔这类特征细小而隐蔽,书写动作精细,难以伪装和摹仿。在连笔的运笔方向、绕笔、折笔的方向和弧度、角度、形态;连笔运笔中的书写速度变化和抑压力起伏变化;以及起笔、收笔部位的停顿、拖带、回转、环绕、上翘、下压等动作习惯,笔力分布特点,都是在比较检验时应重点发掘和使用的特征。

签名防伪特征的设计和使用的原理是隐藏细小的书写动作特征、提高书写难度,这类特征通常只有设计者和签名人本人知晓,通过增加笔画的回转、缠绕、增加或者隐藏某些细小笔画的动作特征,以提高摹仿书写的难度。检验时,透彻了解签名的这类设计创意则可以发现摹仿书写所留下的破绽与漏洞,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1]任玉苓,张立刚.横式行草书设计签名笔迹检验探析[J].中国司法鉴定,2010,(1).

[2]贾玉文,仪桂琴.百份临摹实验笔迹的分析[C]//文件检验参考资料:第一辑.北京:中国刑事警察学院,1985.

[3]邹明理.侦查与鉴定热点问题研究[M].北京:中国检察出版社,2004.

(责任编辑:许广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