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丙烯酸钙/镁对水泥水化进程的影响

2014-04-26王付兰

四川水泥 2014年3期
关键词:需水量丙烯酸水化

王付兰 王 琦 黄 丹

(1.济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济南 250022;2.济南大学山东省建筑材料制备与测试技术重点实验室,济南 250022)

0 前 言

水泥是建筑中用量最大的建筑材料,在水利、交通、工业设施、民用建筑等重大工程项目中,都占有重要地位。但水泥自身的一些特点,如碱性、多孔等,也限制了它在某些特殊环境中的使用。目前改善水泥的组成以及孔结构是改善水泥性能的途径。向水泥中掺加丙烯酸钙/镁可以改善水泥的孔结构,使其孔隙细化,致密性提高,从而使其强度提高,性能得到改善。

水泥与丙烯酸钙/镁的复合在灌浆材料中已得到应用[1-2]。丙烯酸钙/镁本身可作为灌浆材料使用,这是因为丙烯酸钙/镁有助于消除异种材料之间的差异,改善不同界面之间的相互作用。丙烯酸钙/镁中含有-COOCa、-COOMg、-OH、-H和H2O等较大极性的基团,能与水泥混凝土中的Ca2+、Si4+等形成大量氢键以及分子间作用力,从而使丙烯酸钙/镁凝胶体与水泥混凝土表面牢固粘结,产生物理吸附作用[3]。另一方面,丙烯酸钙/镁又能与水泥混凝土裂缝表面的Ca2+发生络合,牢固地粘附在混凝土表面,产生化学吸附作用。水泥与丙烯酸钙/镁的复合既保持了丙烯酸钙/镁浆液流动性好[4]、团结体弹性好的优点,又大幅度提高了浆液抗压强度和粘结强度,因此可以在注浆中带来良好的综合灌注效果。综上,丙烯酸钙/镁与无机材料具有良好的相容性与耦合作用。

鉴于丙烯酸钙/镁与无机材料具有良好的相容性与偶合作用,以期证明,丙烯酸钙/镁与水泥配伍性良好,两者通过相互作用,可形成致密的有机/无机复合体,具备良好的性能。为水泥/丙烯酸钙/镁复合材料的进一步研究提供理论依据,为抗腐蚀复合材料的设计与应用开辟新的领域,指明了新的方向。

1 实 验

1.1 原材料

普通硅酸盐水泥(P.O 42.5级),比表面积350m2/kg,济南市山水水泥集团生产。丙烯酸、碳酸钙、碳酸镁、丙烯酸丁酯、过硫酸钾、三乙醇胺、无水乙醇。

1.2 丙烯酸钙/镁的制备

丙烯酸钙/镁的制备采用丙烯酸和碳酸钙/镁反应制取丙烯酸钙,反应方程式如(1)和(2),首先将量好的丙烯酸加入到水中稀释,然后将过量的碳酸钙/镁缓慢加入到丙烯酸溶液中,碳酸钙/镁过量保证丙烯酸全反应,反应后进行过滤,将过滤后的滤液在40℃下烘干得到白色固体,粉磨备用。

1.3 实验方案

在不同丙烯酸钙/镁配比下掺加不同掺量的丙烯酸盐(0、0.5%、1%、1.5%、2%、2.5%)复合体,不同掺量的引发剂、促进剂、交联剂的情况下测试改性水泥标准稠度需水量、凝结时间以及抗压强度的变化,研究复合丙烯酸盐对水泥水化进程的影响。因素水平见表1。

表1 因素水平

2 结果与讨论

2.1 丙烯酸钙/镁对标准稠度需水量和凝结时间的影响

水泥标准稠度需水量和凝结时间按照国家标准GB1346-2011《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凝结时间检验方法》进行检验。具体测试结果见表2所示。

表2 水泥的标准稠度和凝结时间测试结果

由图1可看出,随着丙烯酸/镁钙掺量的增加,水灰比是逐渐增加的。随着丙烯酸钙/镁掺量的增加,三个不同配比下的标准稠度需水量的差异是逐渐减少的,当丙烯酸钙/镁的掺量达到2.5%时,不同配比下的标准稠度的需水量基本上达到同一水平。所以,当丙烯酸钙/镁的掺量超过一定值以后,丙烯酸钙/镁的配比对标准稠度需水量的变化影响是很小的,标准稠度需水量主要与添加的丙烯酸钙/镁的总量有关,丙烯酸钙/镁的总的添加量越大,标准稠度需水量越大。

图1 不同配比下丙烯酸钙/镁的不同含量下的标准稠度

图2 不同配比及掺量下的丙烯酸钙/镁的初凝时间变化趋势

图3 不同配比及掺量下的丙烯酸钙/镁的终凝时间变化趋势

由图2初凝时间可看出,随着丙烯酸钙/镁掺量的增加,初凝时间先缓慢增加,后显著缩短。在丙烯酸钙/镁配比为3:7时,随着掺量的增加,初凝时间先增大后降低,该配比下,在掺量达到1.0%、1.5%时,初凝时间达到最大值279min,具有缓凝的作用,丙烯酸钙/镁掺量的增加,初凝时间又呈现降低的趋势,具有促凝的作用,使水泥的水化速率增加,水化进程加快;在丙烯酸钙/镁配比为5:5时,改性水泥试样的初凝时间是先增大后减小然后再增大的趋势,当掺量达到2.0%时,改性水泥体系的初凝时间达到最小值27min,水化速率较快,说明在该配比下,随着掺量的增加,使初凝时间降低,但当掺量达到一定值后,初凝时间又会继续增大,所以我们在工程应用中,可以根据实际应用,调整配比及掺量;丙烯酸钙/镁配比为7:3时,随着掺量的增大初凝时间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在丙烯酸钙/镁掺量达到1.0%时,初凝时间达到最大值340min。丙烯酸钙/镁体系起到缓凝的效果,当掺量超过1.0%时,丙烯酸钙/镁的掺加使得初凝时间较空白试样都是减小的,起到促凝的效果。

由图3对于终凝时间的变化趋势,可以看出丙烯酸钙/镁的配比在3:7下,不同掺量的丙烯酸钙/镁对终凝时间的影响不是很大,终凝时间的变化较为平缓;在丙烯酸钙/镁复合体的配比为5:5,终凝时间的变化趋势是随着丙烯酸钙/镁复合体的掺量的增加,呈现先增大后降低的趋势,当掺量达到1.5%时,终凝时间达到最大值495min,掺量超过1.5%时,终凝时间随着掺量的增加是逐渐降低的,说明该配比下,随着掺量的增加,先起到缓凝后起到促凝的效果;当配比为7:3时,终凝时间的变化趋势是随着丙烯酸钙/镁复合体的掺量的增加,呈现先增大后降低的趋势,当掺量达到1.0%时,终凝时间达到最大值520min;所以,当丙烯酸钙占有较大比重时,凝结时间的变化是较为显著的,对水泥水化进程的影响较为显著。

2.2 丙烯酸钙/镁对抗压强度的影响

丙烯酸钙/镁改性水泥试样A1,其1d、3d、28d的改性水泥试样的强度分别为24.65MPa、60.7MPa、101.80MPa(表3),改性试样A1相对于其他改性水泥试样的1d、3d的抗压强度都是比较高的;丙烯酸钙/镁改性水泥试样B3的1d强度是比较低的,为1.38MPa,但是其3d强度增加的特别快,在所有的改性水泥试样中是最高的为66.5MPa,其28d抗压强度比空白试样高出8.24%;丙烯酸钙/镁改性试剂C4的1d、3d的早期抗压强度都是比较低的,但是其28d抗压强度是所有丙烯酸钙/镁改性水泥试样中最高的,比空白试样要高18.21%。

表3 水泥的抗压强度

2.3 XRD图谱分析

通过上述实验可以明确得出,在不同情况下掺入丙烯酸钙/镁,水泥的性能是不同的。为进一步研究固体丙烯酸钙/镁对水泥水化产物的影响,采用XRD分析手段对空白A0号样水泥和改性水泥A1、B3、C4号样进行微观分析。图4(a)、图4(b)和图4(c)分别是水化1d、3d、28d后空白A0号试样和A1、B3、C4号样的XRD图谱。

图4 丙烯酸钙/镁改性水泥和空白水泥水化1d、3d、28d的XRD谱图

由1d的XRD谱图可以看出,C4的AFt衍射峰峰强明显低于其他改性水泥试样以及A0,而且C4的CaSO4衍射峰的峰强是比较大的,这解释了C4的终凝时间比其他试样的终凝时间都要短,同时也说明C4的早期水化产物较多,丙烯酸钙/镁改性水泥试样B3的终凝时间为495min,说明其水化较慢,对应试样B3的XRD图谱上的水化产物AFt衍射峰、Ca(OH)2衍射峰比较低。改性水泥中Ca(OH)2峰的峰强明显变弱,C4、B3甚至没有出现Ca(OH)2的衍射峰,说明其早期水化速率较小,水化进程较慢。由于丙烯酸盐易于与碱性介质中的游离Ca2+生成不稳定络合物,影响了Ca(OH)2的成核和析出,是导致Ca(OH)2衍射峰值低的原因,也是早期强度低的原因。且由C3S和C2S的衍射峰强度看出,硅酸盐矿物的水化进程被延缓了,尤其是B3、C4改性试样C3S和C2S的衍射峰强度仍明显高于空白试样。

由3d的XRD图谱可以看出,改性水泥试样以及空白试样中都有AFt向AFm转化的趋势;空白样中C-S-H凝胶以及AFt的衍射峰比改性水泥中衍射峰尖锐,半高宽窄,改性水泥试样的Ca(OH)2的衍射峰明显增强,但仍低于空白试样。

由28d的Ca(OH)2衍射峰均比空白试样的尖锐,峰强也较空白试样大,且有大量的C-S-H凝胶生成,C3S与C2S的衍射峰峰强发明显降低,说明水泥水化相对较为完全,其中Al试样的Ca(OH)2衍射峰是最为尖锐的,C4的Ca(OH)2衍射峰较A0与其他改性水泥试样是略微低的,但C4的C-S-H凝胶的衍射峰峰强是相对比较尖锐的,C4的28d抗压强度是最高的。

丙烯酸钙/镁影响水泥的早期强度,但对水泥的后期强度发展有利。说明丙烯酸钙/镁影响水泥的早期水化,但促进水泥的后期水化,主要是硅酸盐矿物的水化反应。这是由于丙烯酸钙/镁掺加提高了液相中Ca2+、Mg2+浓度,使水化过程不断向前进行,此外由于丙烯酸钙/镁在水泥颗粒表面吸附,产生静电斥力,使粒子之间分散性变好,水化进行的更充分,且凝胶结构形成更合理,而促进水泥试样后期的水化进程,故而后期强度改性试样高于空白水泥试样。

2.4 丙烯酸钙/镁改性水泥的水化热分析

如图5所示,丙烯酸钙/镁的掺加,降低了水泥第一放热峰的水化放热速率,主要是促进了AFt的生成。降低了C3S水化期(第二放热峰)的放热速率,对水泥早期的水化放热有明显的延缓和阻抑作用,放热速率峰值降低明显,其抑制水化的作用也愈明显。随着水化逐渐进入稳定区,丙烯酸钙/镁改性水泥试样的水化放热速率高于空白样。说明丙烯酸钙/镁的添加明显地抑制和延缓了水泥的68h内水化放热,后期水化放热速率缓慢增长。由于丙烯酸盐在水泥颗粒表面聚合成膜,这种包裹作用延缓了水化的进程,使第二放热峰放热速率降低明显,后期水化放热缓慢增长。

丙烯酸钙/镁的添加降低了水泥的水化放热总量,延缓了早期水泥水化过程的进行。由此可判断,即使在丙烯酸盐聚合放热的作用下,由于聚合物膜的延缓作用和Ca2+、Mg2+对水化硅酸钙的弱化作用,使早期强度降低,抑制了水化进程。

图5 丙烯酸钙/镁对水泥水化放热速率和放热量的影响

2.5 丙烯酸钙/镁改性水泥的DSC-TG分析

图6、图7所示为空白试样与改性水泥试样28d的DSC和TG曲线。如图6,DSC曲线上120℃、165℃、475℃、698℃和737℃处都出现了吸热峰。在120℃出现的吸热峰并伴随质量的损失,这是水化试样脱去游离水的过程。继续加热,120℃、165℃、475℃、698℃处出现的吸热峰分别是C-S-H凝胶脱水、水化硫铝酸钙(AFt)脱水、氢氧化钙脱水、碳酸钙分解的吸热峰。737℃处的吸热峰应该是水化硅酸钙的脱水,丙烯酸钙/镁改性水泥的这一吸热峰向高温方向移动,可能由于丙烯酸钙/镁引入的Ca2+、Mg2+提高了C-S-H组成中的碱度而使吸热峰向高温方向移动。由图中看出改性试样在120℃处的吸热峰低于空白试样且略微右移,说明丙烯酸钙/镁在水泥中聚合具有一定的保水效果,因而改性试样脱去游离水较空白样困难。165℃为水化硫铝酸钙的吸热峰,由图可看出改性水泥试样吸热峰值大于空白样,脱去了更多结晶水,说明在水化过程中生成较多的AFt。475℃是氢氧化钙脱水的吸热峰,可看出,丙烯酸钙/镁改性试样水化28d氢氧化钙的吸热峰值高于空白样,说明丙烯酸钙/镁促进了水泥28d水化Ca(OH)2的生成。

图6 丙烯酸钙/镁改性水泥的DSC曲线

图7 丙烯酸钙/镁改性水泥的TG曲线

3 结 论

(1)标准稠度需水量随着丙烯酸钙/镁的掺量的增加而增大,当丙烯酸钙占有较大比重时,凝结时间的变化是较为显著的,对水泥水化进程的影响较为显著。

(2)在丙烯酸钙/镁配比为7:3,掺量为2.0%,引发剂3%,促进剂1%,交联剂15%时,所获得的丙烯酸钙/镁改性水泥试样的28d强度是最高的,28d强度比空白试样要提高18.21%,是改性试样中改性效果最好的一组。

(3)丙烯酸钙/镁改性水泥试样的第一、二放热峰放热速率降低明显,后期水化放热缓慢增长,且改性水泥试样总的放热量是低于空白水泥试样的。

[1] 胡安兵,阮文军,刘雪松. 水泥-丙烯酸盐复合浆液的实验性研究[J]. 地质与勘探, 2002, 38(3): 933-95.

[2] M. H. F. Medeiros, P. Helene, S. Selmo. Influence of EVA and acrylate polymers on some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cementitious repair mortars[J]. Construction and Building Materials, 2009, 23(7): 2527-2533.

[3] Afridi M U K, Ohama Y, Iqbal M Z, etal. Morphology of Ca(OH)2 in polymer-modified mortars and effect of freezing and thawing action on its stability[J]. Cement and Concrete Composites, 1990, 12(3):163-173.

[4] 刘红萍,李焰.丙烯酸盐在三峡二期工程坝基帷幕中的应用[J].红水河, 2002, 22(1): 48-51.

猜你喜欢

需水量丙烯酸水化
水化热抑制剂与缓凝剂对水泥单矿及水泥水化历程的影响
南京城市中心区生态需水量探析
桥梁锚碇基础水化热仿真模拟
低温早强低水化放热水泥浆体系开发
An Acrylic Lock Created to Stop children Stealing Nutella
万华开发裂解丙烯酸重组分制丙烯酸催化剂
诺沃梅尔开发用于制备丙烯酸的组合物
组合预测模型在区域需水量预测中的应用
北京城市河道生态环境需水量计算方法与应用
水溶液中Al3+第三水化层静态结构特征和27Al-/17O-/1H-NMR特性的密度泛函理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