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0世纪西方音乐概览(之八)民族主义音乐(二)
——英 国

2014-04-25张宝华

音乐生活 2014年10期
关键词:威廉斯交响曲作曲家

文/张宝华

20世纪西方音乐概览(之八)民族主义音乐(二)
——英 国

文/张宝华

在16世纪和17世纪,英国音乐曾经有过辉煌的成就。普赛尔(Henry Purecell,1659-1695)以后,差不多整个18世纪和19世纪,英国音乐默默无闻,成了德国人所说的“没有音乐的国土”,这一时期,意大利和德国音乐主宰着英国。尽管在此期间,英国文学界出现了拜伦(1788-1824)、雪莱(1792-1822)等伟大诗人,而音乐界却没有一位享誉世界的大作曲家。直到19世纪末,英国音乐才重新登上世界舞台。

从20世纪上半叶英国音乐的发展过程看,主要有以下四个阶段:

1. 开始:以帕里、斯坦福和埃尔加(Edward Elgar,1857-1934)为代表。他们的音乐带有英国风格,但受德国影响很大。他们还称不上20世纪英国民族乐派的代表人物,但却为民族乐派的产生奠定了基础。其中最突出的是埃尔加,其代表作管弦乐《谜语变奏曲》(1899年)和清唱剧《杰龙修斯之梦》(1900年)被誉为英国音乐开始复兴的标志。埃尔加热爱英国,热爱英国的文化和自然风光,这种精神有时也与他赞颂大英帝国的思想结合在一起,如他创作的《希望和光荣的国家》(1902年)、《加冕颂歌》(1902年)等。他的军队进行曲《威仪堂堂》(1901年)第一首,多年来一直是新闻片中不列颠皇室镜头出现时必不可少的配乐。

2. 发展:这一阶段以沃恩·威廉斯(Vaughan Williams,1872-1958)和霍尔斯特(Gustav Holst,1874-1934)为代表。他们比埃尔加进了一步,自觉、成功地使用地道的英国语言,使民族主义倾向在他们的作品中得到充分发展。其中,沃恩·威廉斯是20世纪上半叶英国最著名的作曲家,也是20世纪英国民族主义音乐典型的代表人物。

沃恩·威廉斯:在长达50多年的音乐创作生涯中,沃恩·威廉斯写出了大量的作品。他的《三首诺福克狂想曲》是以民间主题为基础写成的;《塔利斯主题幻想曲》则是根据英国 16世纪宗教音乐家汤姆斯·塔利斯(T·Tallis,1505-1585)的赞美诗写成的;他还写过不少歌剧,有《牲口贩》《恋爱中的约翰爵士》《奔向大海的骑士》《毒吻》等;他根据英国作家班扬(J.Bunyan,1628-1688)的小说《天路历程》而写的同名道德剧也很有名;而沃恩·威廉斯的最大成就在于他的九部交响曲,其中以《伦敦》交响曲(第二) 、《田园》交响曲(第三)和《D大调交响曲》(第五)最为著名。沃恩·威廉斯还写过不少室内乐曲、弥撒曲、协奏曲(如《云雀飞翔》)以及一些电影音乐和芭蕾舞剧(《柯尔老王》《圣诞之夜》《婚礼的日子》等),他的《南极》交响曲(第七)就是根据他为电影《南极的苏格兰人》(曾获1949年布拉格电影节一等奖)所写的配乐改编而成的。

沃恩·威廉斯还经常致力于音乐普及活动。他与霍尔斯特等人编辑的《英国赞美诗》影响极大,在出版50周年时印数已达500万册;他还亲自参与筹备英国农村传统的由合唱队和器乐演奏能手联合举行的表演赛会,参加演奏,并为赛会作曲(《塔利斯主题幻想曲》就是在这种赛会上首演的)。他认为,这种场合最适合传播具有高度艺术性的专业音乐创作,最便于在民间音乐生活中灌输纯粹的音乐艺术。

1958年8月26日,本来安排早上要在伦敦爱乐乐团为沃恩·威廉斯《e小调交响曲》(第九)录音,可是就在这天早上,86岁高龄的作曲家突然在他伦敦的寓所中平静地去世。

古斯塔夫·霍尔斯特是20世纪最杰出的英国作曲家之一。霍尔斯特祖籍瑞典,他的曾祖父于1807年移居到了英国。霍尔斯特出身于音乐世家,他的家族中曾出现过不少优秀的音乐家。1874年9月21日,霍尔斯特出生在英国的切尔特汉。受家庭环境的影响,霍尔斯特很早便对音乐发生了兴趣,他的父亲也想把他培养成一个优秀的钢琴家。他在幼年时一直跟随父亲学习钢琴。1893年,19岁的霍尔斯特考取了英国皇家音乐学院,学习钢琴和作曲,后因手指患神经炎而改学长号,从音乐学院毕业以后,他曾在几家剧院里担任长号手和合唱指挥;1905年,他担任了圣保罗女子学校的音乐教师;1907年又担任了伦敦莫利学院的音乐教师;1919年,霍尔斯特受聘担任了英国皇家音乐学院的作曲教授;1923年,他到了美国,在密执安、哈佛等大学讲学。晚年的霍尔斯特辞去了一切教学职务,专心于自己的音乐创作。

霍尔斯特是一个成绩卓著的作曲家。他的创作不乏现代的表现手法。但却没有那种炫耀式的空洞与怪诞。在他的作品中,民间音乐因素占有很大的比重,音乐含蓄、意境耐人寻味。1900年,他创作的《芭蕾组曲》获得了巨大成功。1916年,他根据朋友巴克斯为他讲解星占学的印象,写成了管弦乐组曲《行星组曲》。这部作品是他一生中最重要和最成功的作品,曲中运用了大胆的艺术想象力和新颖的管弦乐、和声与配器技巧,表现了宇宙间那种神奇莫测的境界。

霍尔斯特一生创作过多部歌剧和舞剧,还有20多首管弦乐作品。其中除著名的《行星组曲》外,较著名的还有歌剧《十足的傻瓜》、交响诗《埃格敦荒野》和为弦乐队而作的《圣保罗组曲》等。

1934年5月25日,霍尔斯特在英国伦敦逝世,终年60岁。

3. 折中:这一阶段的代表作曲家有布里斯、布什、沃尔顿、蒂皮特、布里顿等。这一阶段的特点是英国作曲家的作品开始偏向于折中。虽然作品中保留有一定的民族因素,但已经不那么突出,作曲家们采用了更多现代的手法。

4. 合流:戴维斯、伯特韦斯特和贝内特可以说是这一阶段的代表。尽管他们有些作品仍有某些英国特点,但总的来说,在音乐风格上已经很难与欧洲其他国家相区别。

综上所述,如果从英国民族音乐发展角度来看,沃恩·威廉斯和霍尔斯特所代表的“发展”阶段最能体现20世纪英国民族主义音乐的特征。

(责任编辑 姜 楠)

猜你喜欢

威廉斯交响曲作曲家
小小作曲家
青年作曲家危阳简介
村庄交响曲
著名作曲家杨天解
雷蒙·威廉斯“文化革命”观发微
春之交响曲:听春天的声音
集市交响曲
妈妈的红沙发
色彩交响曲
作曲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