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酸化土壤的改良

2014-04-23湖南省土壤肥料管理站

湖南农业 2014年9期
关键词:改良剂生石灰晚稻

湖南省土壤肥料管理站 李 群

酸化土壤的改良

湖南省土壤肥料管理站 李 群

酸化土壤的改良是采取“就地取材、就近生产、就近施用”的原则,根据酸化程度,大面积施用生石灰或土壤调理剂,改革施肥技术,优化施肥结构,减少酸性肥料施用,结合秸秆还田、施用商品有机肥、种植绿肥等措施,对酸性土壤进行综合改良。

一、根据土壤酸化程度科学选择改良产品

1.对pH<5的强酸性土壤 首选氧化钙(CaO)含量>80%、汞含量≤2毫克/公斤、砷含量≤10毫克/公斤、镉含量≤3毫克/公斤、铅含量≤50毫克/公斤、铬含量≤50毫克/公斤的生石灰精粉作为改良产品。生石灰施用原则上采取“五年一轮回”的方法,即第2年、第3年施用量分别减至第1年的75%、50%,第4年、第5年根据监测结果是否暂停施用或酌情减量施用。生石灰施用量主要根据土壤质地和酸化程度确定(详见表1)。

表1 p H<5时的不同质地耕地石灰施用量表(单位:公斤/667平方米)

2.对5<pH<5.5的强酸性土壤 按照调酸效果好、兼顾培肥改土的原则,首选酸性土壤调理剂(如:“施地佳”土壤调理剂、“新朝阳”土壤调理剂、“世纪亚科丰”高活性硅钙钾镁土壤调理剂)作为改良产品,选用产品必须获得农业部正式登记。酸性土壤调理剂的用量主要根据厂家使用说明中的用量施用。

3.对5.5<pH<6的酸性土壤 按照预防酸化,培肥地力的原则,把改施碱性肥料、种植冬绿肥、实行秸秆还田,作为主要改良措施。

二、根据耕作制度科学施用改良剂

施用生石灰和其他酸性土壤调理剂必须与种植制度紧密结合起来。首先均匀撒施生石灰或其他酸性改良剂,然后及时翻耕,其翻耕深度应与改良目标一致,使改良剂与土壤充分混匀。要根据监测结果,适时调整改良剂施用数量和施用频率。

1.早稻-晚稻-冬闲耕作制度区 选择在冬季或早稻移栽前15~20天撒施生石灰或其他改良剂,早稻和晚稻收割后秸秆应全量还田,pH值恢复到5.5以上停止施用。

2.早稻-晚稻-油菜/绿肥耕作制度区 选择在油菜秸秆或绿肥翻耕前2~3天将生石灰或其他改良剂均匀撒施,早稻和晚稻收割后秸秆应全量还田,pH值恢复到5.5以上停止施用。

3.油菜-中稻耕作制度区 选择在油菜收获后中稻移栽前15天左右将生石灰或其他改良剂均匀撒施,油菜和中稻收获后秸秆应全量还田,pH值恢复到5.5以上停止施用。

4.烤烟-晚稻耕作制度区 选择在冬季或在烤烟移栽前15~20天将生石灰均匀撒施,烤烟和晚稻收获后秸秆应全量还田,pH值恢复到6以上停止施用。

5.早稻-玉米耕作制度区 选择在冬季或早稻移栽前15~20天撒施生石灰或其他改良剂,早稻收获后免耕、秸秆覆盖还田种玉米,玉米收获后秸秆堆沤还田,pH值恢复到5.5以上停止施用。

6.棉花-油菜耕作制度区 选择在油菜收获后、油菜秸秆翻压前撒施生石灰或其他改良剂,pH值恢复到6以上停止施用。

三、坚持多措并举,综合改良

坚持有机肥与无机肥相结合,根际施肥与根外追肥相结合,把增施有机肥(包括充分腐熟的农家肥和来自于植物源的商品有机肥)、秸秆还田、种植绿肥和科学施肥,增强土壤缓冲性能,作为改良酸性土壤的普遍措施和治本之策,长期坚持,逐步成为广大农民的耕种习惯,做到土壤改良剂周期性施用,其他培肥改土措施长期坚持,最终实现“用养结合,地力常新”的改良目标。

猜你喜欢

改良剂生石灰晚稻
滴灌条件下条施钙基改良剂对重度盐碱地的改土效果
新型复合改良剂对苏打盐碱土的改良效果研究
石灰和水泥改良湿陷性黄土路用性能试验研究
生石灰调理土壤需慎重
早熟莲藕-晚稻栽培技术
英文目录与摘要
消毒巧用生石灰
生石灰在水产养殖中的科学使用
巧用生石灰消毒
洞庭湖区莲藕套种晚稻高效栽培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