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拆掉沟通地雷

2014-04-22赖丽妍

当代工人(A版) 2014年12期
关键词:小兰误会聊天

拆掉沟通地雷

璐璐

璐璐,你好!你的来信,让我想起最近看过的一个案例。小兰与男友异地恋多年,她在QQ上提出,十一长假去男友所在城市团聚,男友只回了一个“哦”。结果,小兰大怒提出分手,虽然经男友极力挽回最终复合,但“哦”成了他们网聊的禁语。

说实话,上网聊天时,我也会使用呵呵、哦等词语。自认为这些词不仅简洁,而且含义丰富。但仔细想想发现,多数时候它们都被用做代替“我很忙,没功夫跟你说话”、“我对你说的事儿不感冒”的意思。看来,我也该考虑把这些词列入网聊用语黑名单了。

“呵呵”为什么会被评为年度最伤人聊天词汇,我想原因不外乎两点:首先,这个词过于简单,容易让对方怀疑说话者的诚意,心中不免会产生“他是否在认真听我说话?”“他仔细想了吗?”等想法。众所周知,沟通过程的感知源于双方的投入及相互的态度,如果仅用很简单的词语加以回应,会让对方有被敷衍被忽略的感觉,这极不利于达到理想的沟通效果。

其次,“呵呵”这个词本身十分模糊,没有明确的含义。如果不配合标点使用,基本看不出对方的感情色彩。网络沟通隔着千山万水,既看不到表情也无法感知情绪,再加上模糊的、冷冰冰的文字,很容易让信息接收者无所适从。需要根据主观猜测或者再次确认,才能了解说话者的真实想法,但误会也往往在此产生。以小兰和男友的对话为例。男友说“哦”,可能表达的是欢迎、太好了。由于小兰没有更多的信息作参照,她可能据此猜测男友想表达的是“知道了”,不欢迎自己过去。结果,她先入为主地对男友的态度有了成见,最终导致误会。

随着网络的普及,“呵呵”等网络用语在现实中也经常被使用,璐璐,你的同事在聊天时经常使用呵呵就是很好的证明。那么,当我们遇到这样的谈话对象时该怎么办呢?俗话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首先,我们要尽量少用这些词汇。即使真的使用了,也最好能做一些补充说明,降低对方可能产生误解的机会。人际交往就像一面镜子,如果你经常说这类词,对方也会不自觉地用这种方式回应你。其次,面对面的交流中,除了语言,肢体、表情、态度等都可以传达大量的信息,不要给自己设定先入为主的印象,而要进一步沟通避免不必要的误会。最后,如果你最终还是不幸受伤了,请不要逃避。大胆地告诉对方你的感受,让对方重视这种沟通模式带来的伤害,以便在今后的交流中有所调整。

最后,“呵呵”这些词不是凶猛的野兽,更不是沟通的禁忌。只要使用适当,也会收到很好的效果,毕竟它是一种及时的回应,但尽量不要没头没脑的孤立使用。避开这些沟通“小地雷”,让交流更畅通。

赖丽妍(心理学家)

本栏责编/欣然

mz@lnddgr.cn

Taking down the Mine of Communication

我记得好像是去年,“呵呵”这个词被评为年度最伤人聊天词汇。平常跟朋友网聊,如果对方发个“呵呵”,我都忍不住想骂他:不爱聊就滚蛋。可是,我有个同事平常大家聊天时,他也总呵呵、呵呵的敷衍。你如果急了,他就来一句:“哦,哦,我在听呢。”你说碰见这样的同事该咋办?

猜你喜欢

小兰误会聊天
误会
我就是不想跟你聊天了
误会
敞开门聊天
不得不爱
小兰愚蠢的一吻
《你误会了》等
聊天不倒王
你我聊天桌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