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优质杂交稻新品种特优130选育与应用技术

2014-04-18赵建文

福建稻麦科技 2014年4期
关键词:漳州市穗数结实率

赵建文

(福建省漳州市农业科学研究所,福建漳州363005)

水稻是漳州市主要的粮食作物,杂交稻在水稻生产中更具优势,其中特优组合产量高、增产潜力大,在漳州市杂交稻中依然占有较高的比例[1]。但由于市场对米质的要求越来越高,“特优系列”品种种植面积逐年减少,因此,培育优质特优品种,依然具有重要的意义。漳州市农业科学研究所于20世纪90年代后期开始致力于解决杂交水稻“特优系列”品种高产但不优质的矛盾,提出“特优系列”品种在保持原有高产的基础上,从恢复系着手,以优质为主攻目标,兼顾高产、抗病,经过多年的研究,先后选育出一批优质恢复系品系,与龙特浦A配组后的“特优系列”杂交稻新品种,米质达到部颁“优质米食用籼稻品质标准”。2014年又培育出“特优130”优质稻新品种。

1 选育过程

特优130是漳州市农业科学研究所用龙特浦A与自选的强恢复系漳恢130配组育成的高产、稳产晚籼杂交水稻新品种。2006年晚季用镇恢084与漳恢202杂交,从亲本杂交到高代选育就按“低世代出糙单粒筛选技术”[2]进行, 2009年晚季F6代开始大量测交不育系,2010年早季F7根据F6编号定名为漳恢130,并与龙特浦A配制的组合,定名为特优130。2010年晚季进行小量制种,并于2011—2012年晚季参加漳州市晚稻组区试,2013年参加漳州市晚稻生产试验,2014年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区域性(漳州)审定[闽审稻2014E02(漳州)]。

2 产量表现

2010—2013年早、晚两季在漳州市农科所小区试种、品比,均表现壮秆大穗,米质好,产量高,产量500.0~550.0 kg/667m2,比对照增产7%~10%。2011年参加漳州市晚稻组区试,初试平均484.7 kg/667m2,比对照博优253的471.6 kg/667m2增产13.16 kg/667m2,增幅2.77%,达显著水平,4个试点增产,居该组试验的第3位;2012年续试平均520.1 kg/667m2,比对照博优253的487.4 kg/667m2增产32.7 kg/667m2,增幅6.78%,达极显著水平,5个试点增产,居该组试验的第3位;2 a区试平均比对照增产4.99%。2013年晚季参加水稻新品种生产试验,平均474.2 kg/667m2,比对照博优253的451.6 kg/667m2增产22.6 kg/667m2,增幅5.0%。

3 主要特征特性

3.1 生育期与农艺性状

特优130是籼型三系感温型杂交水稻优质、高产新品种,作晚季栽培,全生育期2 a区试平均126.2 d,与对照博优253相当。该品种植株整齐,株型适中、茎秆粗壮,分蘖力中等,叶鞘紫色,叶片宽厚清秀,成穗率高、穗大粒多、结实率高、后期转色好,有效穗数15.04万/667m2,株高103.8 cm,穗长22.9 cm,每穗总粒数163.9粒,每穗实粒数145.6粒,结实率88.80%,千粒重26.8 g。

3.2 抗病性

福建省水稻南靖稻瘟病抗性鉴定点2011年田间鉴定表现中感稻瘟病,2012年表现中抗稻瘟病;2 a综合评价为中感稻瘟病。2013年福建省农科院植保所室内抗稻瘟病鉴定为中感稻瘟病,试种多年未发现稻瘟病发病症状。

3.3 米质

经农业部稻米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检验:糙米率83.2%,精米率75.6%,整精米率72.9%,粒长6.3 mm,垩白粒率51%,垩白度5.1%,透明度1级,碱消值7.0,直链淀粉20.1%,胶稠度35 mm,蛋白质14.7%,达到部颁优质米三等食用籼稻品种品质规定标准。

4 大田栽培技术要点

4.1 适时播种,培育壮秧

作早稻2月下旬播种,秧龄40 d;晚稻在漳州地区7月上旬至中旬播种,秧龄20 d以内。秧田播种量为250~300 kg/hm2,大田用种量在20 kg/hm2左右,并做好浸种、消毒、催芽工作后播种,注意秧地消毒,加强秧田肥水管理和病虫防治,培育多蘖壮秧。

4.2 合理密植

特优130分蘖力中等,成穗率较高,规范栽插、合理密植是调节秧苗群体与个体间矛盾的最有效措施之一[3]。根据几年试验结果,栽培上应以多穗、大穗并重夺高产,强调秧田播种量15~20 kg/667m2,插秧规格20 cm×23 cm,丛插2粒谷。

4.3 经济施肥,科学管水

特优130粒重和结实率相对稳定,受年份与播期的影响较小,但穗数与穗粒数受其影响较大,漳州市晚稻生长期间气温较高,为分蘖的发生提供了良好的基础,在抽穗扬花期时温光条件又处于最佳阶段[4]。所以栽培上要主攻穗数兼顾大穗,注意下足基肥,早施分蘖肥,不宜偏施氮肥,增施P、K肥。科学排灌水,浅水促蘖,适时烤田,特别分蘖盛期长势过旺,苗架生长繁茂,叶片较披垂的田块,要重搁田,调控理想的群体结构。后期不宜过早断水,以免影响结实。

4.4 加强病虫害防治

特优130属于中感纹枯病、稻瘟病,要注意防治。在雨后高温高湿应及时防治白叶枯病和细菌性条斑病,同时抓好纹枯病、稻瘟病、螟虫、稻飞虱等病虫害的综合防治。

5 主要制种技术要点

5.1 播期安排

据研究龙特浦A对温度反应较为敏感[5],因此不宜晚季制种,播种期安排可参照特优107。漳州市区域内特优130早季制种:父本于1月15日播Ⅰ期、25日左右播Ⅱ期,Ⅰ期父本与母本日差48 d左右,叶龄差在5.5片左右;中季制种:5月20日播Ⅰ期父本、25日播Ⅱ期, 6月13日左右播母本,Ⅰ期父本与母本日差23 d左右,叶龄差在4.0叶左右。播始历期早季父本约140(Ⅰ期)~135 d(Ⅱ期),母本约90 d左右,中季父本约92 d左右,母本约73 d左右。

5.2 种植管理

不育系的苗数影响到有效穗数甚至产量,父本的花粉量对授粉异交率有较大的影响,制种田有效穗数和异交结实率直接决定了种子的产量及制种成本。特优130父母本采取同时插秧,父母本行比2∶(10~12),父本两期相间插,株距可依各地种植习惯合理密植,确保有效穗数。一般父本基本苗数为1万/667m2,母本在8万/667m2以上。除培育壮秧外,制种田应注重肥水管理,重施有机肥,早施追肥,提高抗倒性和结实率,种植期还应注意病虫害的防控。

5.3 辅助措施

制种田要根据父母本的生长情况,适时适量喷施生长调节剂,调节花期,提高柱头外露率,增加父本花粉量,提高异交结实率,增加制种产量,后期还应注意防治黑粉病和稻曲病危害,适时收割,防止穗上发芽。

5.4 去杂保纯

种子的纯度是检验整个制种过程成败的关键因素之一。因此,做好去杂保纯尤为重要。应做好安全隔离,并使用纯度高的亲本,并做到适时观察,及时把变异株、杂株去除,在授粉期结束把父本全部割掉,避免父本混入杂种,影响纯度。

[1]冯建成.水稻区试品种产量、农艺性状及育种分析[J].福建稻麦科技,2010,28(2):9-12.

[2]郭福泰.优质高产“特优系列”杂交水稻新组合选育及应用[J].中国稻米,2012,18(2):69-71.

[3]梁桂华.优质杂交稻新组合宜优99的产量结构分析及其高产栽培技术[J]. 杂交水稻,2008(4):53-55.

[4]兰兴庆.杂交水稻新组合Ⅱ优航2号产量结构分析及其高产栽培技术[J].杂交水稻,2007,22(4):43-45.

[5]高明亮,冯建成,王雪珍,等. 龙特浦A的利用及其改良研究[J].杂交水稻,2001,16(2):5-6.

猜你喜欢

漳州市穗数结实率
2020年度夏玉米行距密度试验研究报告
首创“巧妇贷”漳州市妇联扎实推进“巾帼脱贫行动”
漳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杂交晚粳稻通优粳1号产量及构成因子分析
小麦黄淮冬麦区北片国家区试品种产量构成因素变异分析
籼稻两用核不育系异交结实率与花器官性状的相关性分析
印 玺
高产小麦构成要素的解析与掌握
利用野栽杂交分离群体定位水稻结实率QTLs
不同品种油用型牡丹的光合与生理特性及其与结实率的相关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