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加强中学数学课堂提问的有效性

2014-04-17何佩微

读写算·教研版 2014年3期
关键词:目标思维数学

何佩微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03-312-01

数学教学的目标是通过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而数学思维的培养离不开老师的启发引导,更离不开师生的交流互动,课堂提问是数学课堂教学中最常用的师生交流活动,提出问题是关键,解决问题是核心。课堂提问既包括老师服务于教学而事先设计好的向学生提问,也包括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因对未知内容的疑惑向老师提问。《普通高中数学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数学课堂必须关注学生的主体参与,增强师生互动;应在教师指导或引导下的数学化过程、再创造过程中引导和启发学生思考,营造师生互动环境。

一、当前高中数学课堂提问中普遍存在以下问题。

1、提问随意,缺乏实效性。提的问题没有经过事先精心设计和准备,也没有紧扣学习的重难点,大多是识记类低层次问题,学生可直接从教材中找到答案,为提问而提问。

2、满堂问,学生疲于应付。课堂提问的目的是为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以便更好地组织教学。满堂问则让学生在上课时长时间处于紧张状态,过度紧张时间长了,学生的紧张感消失,思维停滞,提问便失去了意义。

3、自问自答,提问流于形式。教师提出问题后,没有留给学生适当的时间让他们去思考,教师直接说出了问题的答案,这样的提问让学生的思维受到了限制,形成了“等”“靠”的惰习。

二、加强数学课堂提问有效性的实践。

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改变教学方式,根据教学内容和课堂情况及不同学生的学习状态,适时地抛出经过精心设计的问题,启发学生的思维,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这对于提高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有着很大的作用。结合自己的课堂教学实践,本人以为在数学课堂提问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提问要有明确的目标

课堂上的一切手段都是为教学服务的,提问是形式,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才是目标,因此,课堂提问要实现四个目标:促进学习、评价学生、检查效果、调控教学。提出的问题应有明确的目的,能有效引导学生积极思维,为实现教学目标服务。具体提问内容应结合教学目标,围绕本课教学重难点进行设计。此外,课堂提问忌不分主次,避免随意性和盲目性。要有的放矢,紧紧围绕重点、针对难点、扣住疑点,体现强烈的目标意识和明确的思维方向,背离了这一点,往往会导致“问无实质,问多无趣”。

2、提问要有趣味性

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指出:“兴趣是教学的基础,教学本身就是有兴趣的”。枯燥的数据,繁琐的计算本身就让学生心生烦感,如果教师在提问时不能给学生注入兴奋剂,这种教学往往是低效甚至是无效的。因此,教师在设计问题时一定要考虑学生的兴趣爱好,从他们关注或喜欢的事物中选取素材设计问题。如在学习“等差数列求和公式”时,老师可以先给学生讲讲德国“数学王子”高斯读小学时的故事:老师给学生们出了一道算术题“1+2+3+……+100=?”就在其他同学还在把众多数字挨个相加的时候,高斯却已经写出了正确答案:5050。这时学生们就会表现出好奇,产生强烈的探究欲望:高斯到底是用什么方法迅速得出了结果呢?当学生处于这处状态时,教师适时地告诉学生,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种简便快捷的计算方法,这样学生就对等差数列的求和公式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学习积极性空前高涨,教学效果可想而知。

3、课堂提问要把握好度

提问要根据思维“最近发展区”原理,选择“最佳时机”。适度性原则有两方面:一方面,教师要掌握好提问的频率和时间。提问不断,就会破坏课堂结构的严密性和完整性,使学生无法有效思考,但是没有提问,课堂就会毫无生机。另一方面,要科学把握问题的难易程度。没有难度或太难的问题,都会使学生失去兴趣。提问要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现有知识水平合理把握问题的难度,找到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如:在学习过正三棱锥的概念后,可以设计这样的问题:“侧棱长相等的棱锥是正棱锥吗?”

4、提问要面向全体学生

新课改的核心理念是以学生发展为本,教师目标明确的提问可以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鼓励他们积极参与课堂教学,增强学习动力。尽管课堂提问总是只能由一个或少数几个学生来回答,但提问的目的却是希望全体学生都参与进来,这也是学生主体地位的体现。教师的提问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问题的答案成为大多数同学跳起来可以摘到的苹果,这样才能让学生的思维处于最佳活动状态。提问不能过浅过易,如白开水一样淡而无味,但也不能过深过难,使回答成为少数学生的专利,应让大多数同学都可以尝试,都能品尝到成功的喜悦。

5、对学生的回答要及时正面反馈

教师对学生的回答应及时反馈,特别是对那些答错了的同学,不要一味指责,而要多鼓励他们的勇气和积极参与课堂的主动性,再帮助其分析导致错误的原因。美国哈佛大学的威廉.詹姆斯教授在其《行为管理学》一书中说:

同样一个人经充分激励后发挥的能力,相当于未经激励前的2到5倍,可见,"肯定"对学生是多么的重要。教师在课堂提问中应多从积极面对学生进行评价,保护学生的自尊心,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现在好多问题有多种解法,对于学生答案中的闪光点应大力鼓励和表扬。在对学生评价中更不应涉及学生的个性品质,不应与学生是否聪明、是好学生还是坏学生联系在一起。

综上所述,数学课堂上的提问的确是一门高深的艺术,它对教师驾驭课堂教学,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教师在教学中要深入研究教材,全面了解学生实际,紧紧抓住学生的求知心理,精心设计提问方式。

如何优化课堂提问,最大限度的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提高课堂效率,是需要我们教师在教学中不断探讨的课题。愿我们在教学实践中做个有心人,不断探索,精益求精,不懈努力,切实提高数学课堂教学质量。

猜你喜欢

目标思维数学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错在哪里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3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4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1练习(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