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实施生活数学教育 培养自主创新能力

2014-04-17钟秀英

读写算·教研版 2014年3期
关键词:生活数学数学教育生活化

钟秀英

摘 要:数学教育的目的是让学生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激发学生创新意识,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生活数学,数学生活”充分体现了数学与实际生活的关系,即数学知识来源于实际生活,数学知识又应用于实际生活中,实施“生活数学”教育,在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关键词:数学教育;生活数学;生活化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03-278-01

一、数学教育“生活化”

1、生活的数学化

生活的数学化将从学生身边所熟悉的生活中构建,利用数型结合模式解决问题。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如何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领悟出数学知识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能在这个过程中运用数学眼光去观察,去联想生活实际,应成为我们在数学教学中重视的问题。如果教师注意用这种联系实际的教学方法,在教学中选用类似的习题授课,讲解,这会大大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课前课后有对照,拓展学生的视野,加强学生克服空想、抽象、单调的学习心态,培养学生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数学的生活化

数学的生活化是通过建立数学模型解决问题,实现日常生活中的数学向理论化数学的提升,将理论化数学与我们的现实生活联系起来,使数学成为生活中具体的、直观的东西。小学数学学习的本质是让孩子了解知识、获取知识、掌握知识、产生解决问题的本领、形成技能、从动作思维过渡到形象思维,再过渡到抽象思维,最后又回到动作思维的一种思维上的活动,有它的思维严谨性。因而,只有加强数学生活化,才能使学生更好的学好数学,学通数学,运用数学。

二、数学技能“生活化”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不仅要学会从生活中获取数学学习素材,把学生个人的知识、直接经验作为数学知识的源泉,还要学会将抽象的数学对象与感性的现实生活更相联系,使抽象的数学知识变得感性化和直观化,并且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来更好的服务生活。教师应将生活中有关数学知识引入到课堂中来,并与教案中的教学知识结合,让学生对生活上的事物产生联想,以物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以感性的实物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学以致用,这样才能更好地服务社会。

三、应用题训练与思维训练“生活化”

在思维训练中注重“生活数学”教育,思维训练是数学教学中的一个永恒话题,在教学法中,要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特别是在小学数学教学的过程中,更是应该注重学生的思维训练,引导学生通过“再创造”来学习知识,并对落实新课标、数学新教材的教学仍有一定的指导意义。课堂教学内容要尽量多地面对生活实际,为学生提供一种与生活实际相联系的学习情景,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为目的。教师在教学中要不断地运用着各种思维方法,为学生营造学习的氛围,在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四、日常学习“生活化”

日常学习“生活化”是指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逐步具备在日常学习和社会生活中运用数学的“本领”,教师在传授数学知识和训练数学能力的过程中,不断地注入生活化内容,引导学生学会运用所学知识为生活服务,使他们认识到数学是生活的组成部分,养成灵活运用数学知识的习惯,教学不但要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而且还要符合学生的需要心理,给学生留下一些遐想和期盼,调动他们主动学习数学、创新性运用数学的积极性。

五、教学内容“生活化”

教学内容“生活化”要求在数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学生的认知规律,开放小教室,根据实际需要对原材料进行优化组合。在小学阶段,教师就要灵活的转化“以教材为本”的旧观念,灵活处理教材。数学教育要使学生获得所必需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就必须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尽量将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一些数学现象直接提炼出来。多找数学素材,并且多让学生到生活中找数学,让学生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六、布置作业“生活化”

在布置作业的时候,教师可以根据现实情况在布置作业上下功夫调动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激发学习热情,获得探索数学的体验,提高利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我觉得在这样的作业中学生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现实生活中去,体验到数学从生活中来,并运用于生活。从这个作业中看到学生根据自己所搜集的信息,利用已学的知识加以计算,既巩固了所学的知识,又增加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因此,教师设计的习题应尽可能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尽量避免让学生被动接受、死记硬背的无意义的练习。

七、估算“生活化”

为方便简捷,实际生活中到处都可以用到估算,在教学中也就必不可少的增添了估算的色彩,学生在小学一、二年级就了解了估算,为适应教学的内容,教师可以让学生掌握好了一个新知识后,让学生尝试估算。所以,在数学教育中,应该架起生活与数学的桥梁,强调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只有当数学与学生的生活接轨时,学生才能感觉到数学是鲜活而有生命的,才能将《数学课程标准》的有关精神落到实处,更好地通过数学课程的学习来促进学生的发展。

总而言之,数学教学是充满生活气息和时代色彩,在课内,要调动起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努力培养学生主体意识。在课外,要积极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将数学知识和实际生活联系得更紧密,贴近生活,符合学生的需要心理,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给学生留有一些遐想和期盼,让学生亲自探索、发现、解决问题,真正培养他们的自主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 陈 洁.实施“生活数学教育” 培养自主创新能力[J].2007.2.

[2] 李佩玲. 关于培养小学生创新能力的思考[J].2012.

[3] 强 花. 数学教育要“生活化” [J].2007.

[4] 徐淑英. 实施“生活数学”教育 培养自主创新能力[J].2011.

[5] 孙彦琦. 浅谈小学数学教育生活化[N]. 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08(001).

猜你喜欢

生活数学数学教育生活化
初中生活化写作教学实践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生活数学教学的现状分析及调整策略
新媒体环境下数学教育方法的优化
幼儿数学教育生活化和数学化的融合
高等教育教学中的重与轻分析
小学数学艺术教学构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