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操千曲而后晓声 小议阅读能力的培养

2014-04-17林花莲

读写算·教研版 2014年3期
关键词:动笔语段段落

林花莲

摘 要:阅读是学生学习的最基本的实践活动之一,对于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和能动作用具有重要意义。优质的阅读实践活动能充分发挥学生在掌握知识方面的主体意识和他们的能动作用,较那种“你讲我记,你写我抄,你问我答,你考我背”的毫无生气的被动学习方法有着无可比拟的优越性和显著的效果。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可从四个方面入手:一、多留一个心眼,多花一分工夫;二、不同文章,采用不同的读法;三、口心并用,优化阅读过程;四、勤于动笔,随看随记。

关键词:阅读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03-191-02

掌握知识的关键是要学生重视实践,而阅读是学生学习的最基本的实践活动之一。在实践中培养自己的主体意识和能动作用,对学生来说,具有重要意义。

马克思指出,忽视人的实践及人在实践活动中“主观方面”的“能动”作用,是一切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从某种意义上说,阅读这种实践活动,能充分发挥学生在掌握知识方面的主体意识和他们的能动作用,较那种“你讲我记,你写我抄,你问我答,你考我背”的毫无生气的被动学习方法有着无可比拟的优越性和显著的效果。本文就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作抛砖引玉式的探讨。

一、多留一个心眼,多花一分工夫

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的最佳方法是充分运用文质兼美的范文,以提高学生的鉴别和吸收能力。就教材本身来看,绝大多数课文是文学作品,文学作品用形象来反映现实生活,表达思想感'清,以达到“潜移默化”的教育效果。因此,它具有耐人寻味、令人深思的丰富内涵。这是活生生的东西,要亲身去领略和感受才能获得,如果只凭教师作概念化地讲解、干巴巴地分析,还有什么味道呢?学生要在教师的引导下,经教师的点拨和启发,多留一个心眼,多花一分苦功,该背诵的就要背诵,该默写的就要默写,“处处留心皆学问”,能使自己在阅读中有所感受,真正把握课文的思想和艺术内涵。

阅读是一种知识的积累,学语文不光是埋头苦读,还得靠平时留心各种事物,多观察、多体验,做到四个留心:

1、留心听人讲话。听话也是一种阅读,是读“有声的语言”,现今是人机对话时代,“听”这种能力应在课内外的实践中培养。

2、留心勤查字典和词典。在阅读中遇到疑难字、生僻字就得随时查字典和词典,并根据上下文,对照工具书上的释义,选出恰当的义项,学词典上的例句,了解这个字或词的意义、用法和限制。这样,随时翻检,阅读的范围自然而然就扩大了。

3、留心看课外参考书。课外参考书是学习课文的辅助读物,不要为了想找某个答案才去随意翻翻,要弄清楚这书究竟是谁编的,体例怎样;再阅读目录、序言,直至了解哪个出版社出的版本,是不是“正宗”的教育用书,以免有误。

4、留心观察周围的人和事。结合课文的有关内容,观察周围的人与事,并加以分析,从个别到一般;从局部到整体;从感性到理性,提出自己的看法,知其然进而到知其所以然。从切身体验到心灵感悟,直至精神上得到熏陶,这确是一种综合能力培养,能收到较好的效果。

二、不同文章,采用不同的读法

看菜吃饭,量体裁衣。不同的文章,常采用不同的阅读方法。文学作品形式多样,可以根据需要随意选取角度,如人物对话、景物描写、朗读吟咏等,但是课本上的文章阅读指的是语体文阅读,有语段阅读、段落阅读、多个语段的整体阅读等,应区别清楚。

1、语段阅读,也叫句群阅读。是由意义上密切相关的两个以上单句或复句组成的语言单位。在阅读时首先要搞清其中句子与句子的关系,分清各句前后连贯、互相衔接及语序、内在意义上的联系等。其次,阅读语段时要注意各句间的关联手段和关联词语。了解关联词语之间的种种逻辑关系。最后还得注意语段所表述的中心。一个语段有着明晰的中心意思,整个语段总是围绕着这个中心来进行表述的。

2、段落的阅读,指文章的自然段阅读。自然段是篇章结构的基本单位,每个段落用换行作为明显标志,以表示文章在表达中心思想过程中的某一个步骤或层次。段落阅读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要了解该段落在文章中的地位和作用。这和了解语段(句群)不一样,句群是语法单位,段落是篇章结构单位。要了解这个段落在文章中是开头,还是结尾?是过渡,还是强调?是转折,还是照应?

(2)要分析该段落由几个句子构成,它们之间的关系和各自在段落中的作用和该段落的中心段意是什么?

(3)自然段落是根据文章组织的需要,文章的体裁、内容的要求来划分的。语言学家张志公先生在《现代汉语》一书中指出:“段是构成篇的基本单位。一篇文章的主题,是靠段按照一定的层次顺序组织起来表现的,每一段内容都是整篇内容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一篇文章包含的段的多少,取决于内容的长短和作者分段的方法。有些篇幅短而内容比较单一的文章(如按语等),有时全篇只有一段。绝大多数的文章都要由两个以上的段构成。”段落由句子构成,篇幅有长有短。长段落文章,节奏舒缓,容量大,便于分析、综合。要分析一段里说清了些什么事情,什么道理,从哪些方面来说的等逻辑关系。长段落能分析、解剖,短的段落也就不成问题了。

3、多个语段阅读,是为了抓整体阅读,使我们对某个问题有较完整的表述而选取几个互相关联紧密的段落来阅读。段与段之间的意思是连贯的,不能前后脱节或前言不搭后语。段与段之间的这种连贯性反映了作者思想的条理性和逻辑严密性,也反映了客观事物的内在联系。其次,要注意段与段、句与句的逻辑顺序。分析文章是否符合生活逻辑,是否符合事理逻辑,在语法上有什么问题。总之,要按照一定的规则去整理,使各个段落、句子顺理成章。

三、口心并用,优化阅读过程

孟子谓“心之官则思”。阅读中提倡口心并用,就是要把阅读具体落实在能力上,用口读、用脑筋去想。。

四、勤于动笔,随看随记

学而不思则罔。遗忘是读书的大敌,动笔则是加深记忆的良方。阅读中要勤于动笔,自己的书可用点线勾画等符号做标记,以帮助了解记忆、总结内容、把握警句。在反复玩味之后,可以把自己的想法、疑问和评价记下来或做成卡片,也可写成读书笔记。

中学生的阅读能力,大致分为理解和分析综合两个层次;文学作品的阅读能力,在两个层次之上还有一个鉴赏评价的能力。同时,若能作好形式多样的读书笔记,则能加深学生对文章、对社会的理解和感悟,并锻炼学生独特的鉴赏评价能力,从而达到叶圣陶先生说的“自能读书,不待老师讲”的目的。

猜你喜欢

动笔语段段落
【重点】语言文字运用:语段压缩
浅谈低年级语段仿写的指导策略
心理小测试
毛毛雨
春天的雨
弄清段落关系 按图索骥读文
多写创意日记激发动笔兴趣
依存消解、一致性计算与浮现和语段计算理论
如何压缩新闻语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