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贴近学生心灵 唤醒表现欲望

2014-04-17申敏

读写算·教研版 2014年3期
关键词:自主探究

申敏

摘 要:“让教法更贴近学生”的主题中,教师做了不同的尝试,力图在某些内容的课堂教学活动中;对学生的辅导中;以及学习拓展活动中进行各种有效实践。找一些契机,从一个点着手,触动学生思维,激发学习兴趣。使课堂教学贴近生活,增强教学的实用性,满足学生的实际需求和未来的职业生涯。

关键词:让教法贴近学生;选择角度;自主探究;信心与成就感

中图分类号:G718.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03-094-02

“生活是教育之源,也是教育的最终归宿,教育不可能远离生活而进行。”陶行知老先生的这句话为现代的职业教育者引起了无限的启迪和思考。中职学校培养的学生定位是既有相对的文化基础和专业理论,又有较强的实践能力,要求教师在他们现有的文化基础上融入许多专业性、实践操作为主的教学内容,在这个初衷下还是会看到一些不和谐:老师在认真讲解,希望同学了解方法以后可以身体力行,可角落里的一些同学的身体是硬撑着才没有倒下去,思想却已经飞远了。笔者很想让自己的课堂里学生都变得愿意说、愿意练,思维活跃起来,因此从以下方面做了一些尝试:

一、教法能迎合学生情况、贴近学生实际

“让教法更贴近学生”的理念在上一届的中职校教学法评比中作为一个突出的主题,引起了一次大规模的尝试和创新。职业学校的教育为顺应社会的发展和踏准现代企事业发展的节拍,让教学贴近一线,教法贴近学生,教育贴近实际,是一个趋势。为了做到这一点,教师尝试在不同的环节中贴近学生,可以是在某些内容的课堂教学活动中;可以是对学生的辅导中;还可以是在学生的学习拓展活动中进行实践。

所以要找一些契机,从一个点着手,选择那些能贴近学生的题材组织教学,让学习活动容易接受,也能触动学生的思维,还能够让他们乐于参加课堂活动,产生对专业课学习的兴趣。学习应该是源于生活而又能回归生活的,选择一些恰当的活动让学生觉得专业课不再那么遥远,培养他们学习的兴趣,才能渐渐产生学习的驱动作用,使我们的无效劳动化为有效活动,化低效为高效。

记得一次在财产清查的教学中,其中一个知识点是资产盘存制度,这在以前教授会计方法中提过,就是利用“期初结存”+“本期收入”=“本期支出”+“期末结存”这个平衡公式来进行资产实有数量的计算。我们的同学学习基础不是太好,一听到计算就在头大,当时有许多同学生搬硬套这个公式能进行计算,但没有理解着运用,稍微变通一点,她们就没有方向。这次又在资产清查这一教学环节中碰到了,所以可以尝试用贴近学生生活实践的案例来引入新课,接着由对案例的认识分析和探讨资产清查的方法。

二、举例的选择角度要接近学生生活常识

在财产清查课题中的几个例子都尽量选择接近学生生活实际的。

首先,我们的学生都有了一定的知识和生活的实际经验,初步具备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可以开发和引导学生运用这些能力来主动学习。班里有一个很活泼的女生,一次闲聊中我知道她家里开了一家水果店,我就想到,就让学生模拟一个水果店的场景,让这个小女生做水果店的老板,然后安排两个学生试着使用两种不同的方法为这个水果店的果品数量的变化进行记账,其他也有几个学生家里就在做一些个体经营,也见过父母记账,对此比较感兴趣,积极报名参加我的情景模拟,负责记账的两个同学也积极请教分别应该怎样记账,她们的准备过程就让其他同学很好奇。

在授课的时候我让同学演示了水果店的一些活动,让同学有一些感性体验,再联想看同学能不能用刚才提及的方法进行一定时期末的财产或实物的数量的汇总。

在这部分的学习中进入本节课重点部分的学习,即:永续盘存制和实地盘存制的比较和区分。为了让学生明确两种计算方法的区别,我请两组同学分别在情景模拟中进行了演示和记录,结果还公布在讲台边。通过这样的演示让同学比较直观地看到了两种方法的用法和差别,初步完成课堂上知识目标的学习。

学生看过模拟情景表演后开展讨论,分析,再由教师汇总得出两种方法的概念和特点。这样做的目的是通过学生分析和探讨,有一个自主探究的过程,让学生对重点、难点有进一步的认识,再由教师归纳和汇总,有利于学生系统高效的掌握知识,也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参与到归纳和引申活动中,进一步学习知识目标,也在其中锻炼了能力。

其次,在随后的知识整理中要求同学比较和探讨两种方法的适用性,考虑到同学们可能缺乏实物保管的经验,让学生从身边的经历出发,从平时对零用钱的控制为例,说明掌管金钱的经验大家还是很丰富的,再引申到班级班费的管理,直至班级公共图书的实物保管方面,让学生能锻炼归纳和分析能力。

在这些活动中师生、生生之间自然地交流,在不知不觉中把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系统化、会计化,且课堂气氛热烈,学生情绪高涨,亦有力地丰富着学生对会计常识的认识和体验,推动着学习的进程。

三、课堂中的拓展、计算或演示鼓励学生自己尝试

多数知识点在教授过方法之后都有一个练习、巩固的过程。比如前面提到的课题中,在教授完成后要让学生学习对水果的原有数量及期末剩余数量的计算及分析,我请同学先自主选择方法计算,当学生说出不同的计算方法后应该立即给予肯定要用微笑地眼神注视着他,鼓励他说出自己想到的点滴。课堂中,教师要尊重每个学生的权利,保护每个学生的独创精神,哪怕是微不足道地见解,教师也要与充分地肯定,让每个学生都感到自己有能力,感到自尊、自信。

学生在练习中检验自己,发言中树立信心,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分析和探讨中教师与学生充分互动,让学生大声表达自己的建议,教师多多表扬学生,让学生有成就感。这节课的学习气氛很高,有两个不太愿意参与课堂的男生都几次发言,说明他们也能分清这两种盘存方法了。

学生的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也是一个发挥主体能动性的过程。这一次引起学生的兴趣可以维持几天,后面再选择另一个角度贴近同学的实际,找准能与他们的思维碰撞出火花的节点延续这种学习动力,会计课堂可以不那么枯燥了吧。

四、学生的活动贯穿课堂,感受成功,增加自信

专业课,特别是实践性强的课题在教与学的时间分配上应更多的关注学生的学习时间。学生的活动形式多样,可以是分析探索,可以使自主学习,可以是师生互动,在课堂上从生活实际出发,重视引导学生的参与,由生活常识的分析引申到让学生初步学会把握会计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一些经济实体的活动,就像在资产盘存制度的教学中,学生初步应用会计知识去解决日常生活中和其它学科学习中的问题,增强了应用会计分析的意识,体会到会计与经济社会及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增进对会计的理解和应用的信心。

奥苏伯尔曾说过:“影响学习的唯一最重要的因素就是学习者已经知道了什么,要探明这一点,并应据此进行教学。”我们的中职学生多是初中毕业且基础比较差;多是厌倦传统的讲课方式,因而放弃上高中、上大学的机会;家长们给他们选了这个专业应该是打算让孩子趁早学习一门手艺,目的已经十分明确。教学过程中,教师再沿用传统的、以教师为主体的讲课方式授课,很难达到教学目的。只有贴近学生,从学生的角度出发,为学生的终身发展着想的教学才是真正的养成教育。因为我们不可能将所有的专业知识教给学生,而是应该使学生学会学习、乐于从身边的事例中学习。现代研究表明:有效地学习是建立在学生原有经验的基础上,没有学生的主动参与和原有经验的打底,任何脱离学生经验的灌输都是低效的。

综合这些课堂教学的体会,我觉得在其他知识点的讲授时也可以努力发掘这样的案例或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让一部分学生作为教学活动的主体,在讨论过程中使学生能获得愉悦的心理体验,形成的是一种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研究性学习和探索性学习的开放型的学习氛围,促使学生学会学习,乐于学习。

猜你喜欢

自主探究
合理选用实验材料提升自主探究实效
借助自主探究式学习,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构建优质高中数学课堂,实现活力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