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低年级写字教学的几点思考

2014-04-17何娟玲

读写算·教研版 2014年3期
关键词:示范要求规律

何娟玲

摘 要:写字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提高学生基本素质的要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明确要求“在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艺术、美术课程中都要加强写字教学”。尤其对低年级学生来说,通过写字教学可以培养他们的观察力、记忆力、思维能力以及动手实践的能力等。

关键词:要求;兴趣;示范;规律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03-075-01

识字、写字是小学低年段的教学重点,而写字是对识字的巩固,是识字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由此可见写字教学具有重要意义,而写字教学要抓小、抓细、抓恒,因此,我认为小学低年段写字教学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明确要求,少“量”提“质”

过去的写字教学的要求偏于知识性,要求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笔顺规则、间架结构和常用的偏旁部首等。实践证明,这种要求是缺乏科学性与合理性。《语文课程标准》重新定位了写字教学的要求,简化为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部首,它更重视的是写字的学习过程,要求“能按笔顺规则用硬笔写字”,间架结构只须“注意”。这样的教学要求是试图降低难度,适当减轻低年级孩子的负担。在教学中,教师要准确把握课标对写字教学的要求,既不能任意降低要求,甚至省掉写字这一重要的教学环节,又不能拔苗助长,结果得不偿失,不利于学生写字能力的提高和身体的健康发展。

除此之外,写好字应该从量的训练转移到质的强化上。以前的教学,由于忽视了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的特点,在写字教学中过分强化量的积累。一个字抄几遍,有甚至十遍,这样机械的抄写多少作为杜绝错别字的有效手段。如果机械重复地抄写或者大量布置作业,导致学生感到压力大,只顾完成任务,“书学”练习成了“抄学”练习,久而久之,失去了学习兴趣,最终学而生厌,还会由此产生技法中的许多难改的恶习。如在让学生抄写生字时,让学生抄写俩遍和十遍的效果是截然相反的。抄写两遍的学生虽然量不多,但学生绝大多数不会马虎,应付,但抄写十遍的就会越写越马虎,越写越没劲,因为量的增加会使学生产生厌恶感、疲劳感,甚至抄到第七个就会出现错误,只有减少量才能提高质。

二、激发兴趣、榜样引领。

兴趣是推动学习活动的一种内在动力。传统的写字教学形式单一,练习枯燥,再加上小学生年龄小、自控能力差、注意力不易集中的特点,给写字教学造成了很大的障碍。不仅会影响学生对习字的热情,很难培养与延续学生对习字的兴趣;另一方面会影响学生识字的能力。

因此教师要特别注意培养学生的写字兴趣。培养学生的写字兴趣首先让学生明确写好字的重要意义。利用表扬、鼓励机制激发学生写字的兴趣。人人都希望被别人赏识,小学生也不例外。在学生初学写字的阶段,更需要得到老师的肯定和赞美,所以我在批改学生的写字作业时首先肯定其优点所在,再指出他们的不足之处。例如对于特别值得赞许的字画个爱心桃,结构安排基本得当,某些笔画写得较好可打一个小圈,即是只有一笔写得好,也要在这笔上打上圈。对于没写好的字,也不要打"×",而要在旁边打一"点",可同时用红笔修改,也可用红笔写出范字。写出的评语,也要以鼓励为主,明确具体地指出缺点和优点,这样才能较好地调动学生积极性。由于学生的年龄较小,容易满足,每次应挑出一些主要的毛病让他们加以改正,但指出的缺点不宜过多,否则容易使学生产生自卑感,从而失去学习的兴趣。根据儿童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要恰当利用表扬与批评。除每日的批改外还要开展多种形势的写字比赛,笔记展览、评比出小小书法家等,及时恰当地给那些写字认真,进步较快的同学以表扬和鼓励,加强对表现突出同学的辅导。

其次要发挥榜样的作用,多给他们讲解我国古代著名书法家勤学苦练的故事,结合他们身边刻苦学习的实例,在他们身边树立榜样,充分利用榜样的影响效应。如王羲之临池学书,清水池变墨水池,东汉钟繇掘墓偷艺,爱国名将岳飞在沙上练字的故事。

三、示范到位,观察比较

任何能力都不能一蹴而就,都需要逐步形成,而形成一定的能力又必须通过正确的方法,掌握恰当、正确的方法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一年级起步阶段,教师要详细指导写字的基本笔画、笔顺规则,要求每一个字,每一个笔画,都要尽量要求。一横、一竖、一撇、一捺、、、、、教师都要笔笔指导到位。教师的范写很重要,示范是写字教学的先导。在指导学生展示写字的全过程。教师要边演示边讲述:这个字是什么结构,第一笔在田字格的什么部位上落笔,每一笔画的名称、运笔方法以及笔顺等,使学生有一个初步的感性认识。但是一年级的孩子来说,仅仅范写还远远不够,由于受到观察能力的限制,学生临摹并不能一步到位。此时运用比较的方法可以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教学横时,我让学生观察老师的正确运笔之后,我要求临摹,将学生不正确的书写和范字进行比较,在比较中看到自己的不足。在教学竖,我让学生比较“悬针竖”“垂露竖”的写法不同,并加以示范。教师除了指导汉字的笔画,还应该着重指导汉字的间架结构。如教《黄山奇石》时,学生反复比较“它”与“安”两个字后,得出都是上下结构,而“它”是上大下小,“安”是上小下大的特点。学生在脑海中留下比较深的印象,写字时就能胸有成竹,笔听使唤。对小学生来说,写好一个字,都有一个由不好到好的过程,这就要求学生不断地将自己写的字与范字进行对比,比出差距,找出不足,在“比”中取得进步。

四、发现规律,利用规律

低年级识字量多,难度大,为了让学生掌握得更牢固,教师不仅要教学会读生字,更重要的是要教会学生如何学习写生字,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如何学习写生字,实现由“学会”到“会学”的转变,获得生字学习的主动权和高效率。课堂上一味地书写会使学生感到非常枯燥,如果把一个字变得生动一些,那效果就不一样了。在分析字形结构的时候,根据字的各部分编写小故事讲给学生听,特别是一些象形、会意的汉字,让学生能够在活跃、轻松的课堂氛围中对汉字产生好奇的探究之情。比如“照”字的教学,可这样分解:一个日本鬼,手拿一把刀,杀了一口人,留下四滴血。也许孩子借助这几句可以更快的记住照字。书写内容游戏化也是激趣的种方式。学生猜字的过程是对信息进行加工的过程,是联想的过程,是组合、分解、分析、比较的过程。比如:一口咬掉牛尾巴(告),冬天藏在方框里(图),口里有块玉(国)等等。学生在猜谜的过程中,不仅对生字的结构特点有深刻的认识而且培养了学生思维能力,既不会写错又能写得漂亮,学生自然会喜欢写。生字的结构特点有深刻的认识而且培养了学生思维能力,既不会写错又能写得漂亮,学生自然会喜欢写。

学习不能仅仅局限于课堂中,生活中许多东西都是教学素材,我们要灵活地运用生活中的事物,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比如在教学笔画“横折”时,我先让学生想象把钢筋转折和竹子折断进行比较,看看哪一个更加有力,从而让他们在书写的时候把“横折”想象成钢筋转折来书写。再比如一个“杏”字的撇捺教学,写的时候撇捺要舒展,像燕子张开的翅膀。实践体验美是检验学生书法技法与审美高低的过程,它能将抽象的知识,在实践中通过学生动手、分析、比较,得出自己的感知,体会到写字的愉悦感。

冰冻三尺 ,非一日之寒。写好字非一朝一日之功,他需要长时间,以及持之以恒的刻苦精神。教师要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激发学习兴趣,重视写字习惯的养成,寻求科学的指导方法,只要我们肯多花心思,多为孩子们创设条件,孩子们就会写好每一个方方正正的中国字!

参考文献:

[1]《语文课程标准解读》

[2]《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endprint

猜你喜欢

示范要求规律
规律睡眠中医有妙招
找规律 画一画 填一填
找排列规律
简议小区物业专项维修资金管理使用的要求及其措施
试谈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微课程的应用
巧解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