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研究性学习引入大学英语精读情境教学模式的实证研究

2014-04-17周慧芳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 2014年2期
关键词:研究性大学班级

周慧芳

(湖南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 湖南株洲 412007)

研究性学习引入大学英语精读情境教学模式的实证研究

周慧芳

(湖南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 湖南株洲 412007)

通过对研究性学习及其特点的论述,首先提出了一套基于情境的大学英语精读研究性教学模式,其基本框架为:情境设置—问题提出—建构与交流——反思与总结,然后通过实例演示该教学模式的基本操作,最后通过实验说明该教学模式的实际效果。

研究性学习;大学英语;精读情境;教学模式;实验

研究性学习起源于20世纪初美国教育家杜威提出的“在做中学”和“问题教学法”理论,“研究性学习”作为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一种尝试,是从上海开始的,2000年,教育部将研究性课题、研究性学习列入我国普通高中新课程计划,而在高校本科教育层次上,我国政府曾先后三次( 1999, 2005, 2007) 以文件形式强调开展研究性教学的重要性。[1]研究性学习逐渐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关注的基本问题之一。

一、研究性学习的基本内涵和特点

关于研究性学习的内涵,广义的理解是指一种学习的理念、策略、基本思想及方法论,就是通常人们谈论的 “研究性学习”方式;狭义的理解则是指“研究性学习”课程。从学习方式的角度来看,“研究性学习指的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生活中选择和确定专题进行研究并在研究过程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所以又称之为“主题研究学习。”[2]

研究性学习充分体现了以人的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在大众化高等教育迅速发展的今天,作为大学教师,我们要积极更新观念,促进学生自主探究,增强合作意识,提高综合技能,使学生在不同的层次上不断完善、不断发展,更好地成为社会需要的实用型人才。

二、基于情境的大学英语精读研究性教学模式的建构

英语研究性学习是指把研究性学习理念应用于英语学科的、与传统的接受性学习相对应的新型学习方式,学生在语言实践过程中或教师创设的情景中,主动地运用英语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并在研究和解决问题过程中获取新的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3]

情境教学中的事件及问题是学生要完成的“真实性任务”,是教师和学生思想集中的焦点。因此教师应该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外语环境,针对学习内容设计出具有思考价值和启发意义的问题,让学生去思考,去尝试解决,使学生仿佛进入真实的境地,激发联想思维,利用自己已有的知识或经验,去同化和索引当前学习到的新知识,从而在新旧知识间建立起联系,并赋予新知识某种意义。基于此,我们认为大学英语精读研究性情境教学模式一般应包含以下几个教学环节:

1.立足项目,创设情境。以项目为依托,创设一定的情境,使学习能在和现实情况基本一致或相类似的情境中发生。

2.选定课题,规划方案。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自由组合成不同的学习小组,选择出与当前学习主题密切相关的真实性事件或问题作为学习的中心内容,各小组成员针对自己的研究主题,设计切实可行的研究方案。

3.小组合作,展示成果。小组成员首先就各自承担的任务写出个人研究报告,内容涉及自己在本项目学习中承担的任务、完成情况、个人自评等;然后通过讨论、交流,以及不同观点的交锋,补充、修正、加深每个学生对当前问题的理解;最后以小组为单位展示研究结果,如调查报告、PowerPoint、网页、戏剧表演、辩论等。[4]

三、 基于情境的大学英语精读研究性教学实例演示

根据以上论述,我们设计了一套基于大学英语精读课本的情境教学模式:情境设置问题提出建构与交流反思与总结。

大学英语精读课本中的课文都是围绕某个主题而编排的,因此对于我们老师来说就某个具体的主题设计一些情境应该是不难的,而且在操作上也是可行的。比如说,一家大公司的招聘面试过程,一个成功的例子和一个不成功的例子。之后要求学生找出以上两个例子中成功和失败的原因。这就是我们所说的情境设计。第二步就是提出问题布置任务了,在这一阶段,老师通过放映幻灯片的形式或者以投影的形式)把以下几个招聘广告写到黑板上:1> Babysitter 2> Private Chinese Tutor 3> Part-time work 4> Cashier Bilingual in English& Chinese。老师根据学生自己的兴趣爱好自由组合,把全班分成若干组,每组中自己选定哪些人充当招聘人,哪些人充当求职者,之后要求学生表演出他们感兴趣的工作面试经过。最后,要求两到三组同学在课堂上表演出他们的经过,其他同学评出他们的表演是成功的还是失败的,还有哪些值得改进的地方,总结出面试的时候应该做的和不应该做的事情,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反思和总结。经历了一个真实情境的模拟和自主探究后,学生们的基础知识得到了强化和运用,交际能力也得到了锻炼和提高,同时他们在以后面对现实真实生活中类似的情境时就会做得游刃有余。

四、大学英语精读研究性情境教学模式实验设计与结果分析

为了证实该教学模式能够有效的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以及知识的实际运用能力,我们设计了为期一学期的实验研究方案及实验结果分析,同时对受试进行了访谈。

1.实验设计。实验研究选取被试对象, 分为实验班级和控制班, 由同一名老师担任两个自然班级的教学工作;为了使实验不受“霍桑效应”[5]的影响,我们事先不告诉实验班级的学生我们在对他们进行实验,只是在实验班级开展研究性情境教学模式的教学,在控制班进行常规性教学。实验测量分为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形成性评价主要包括实验期间对两个班进行两次小测,期末的口语测试和任课教师给出的平时成绩,各部分的比例为(50%,30%,20%)。实验前对两个班级进行前测,学期末通过后测(期末考试)考察实验班级和控制班级的学习效果,前测和后测终结性评估试卷以及两次小测的题型、题量和考试难度由有经验的老师统一命题,之后比较两个班级前后测的成绩的差异,为了使实验保持较高的效度,实验前测和后测以及两次小测都使用同一人进行评分; 同时通过访谈的形式了解实验班级的学生对研究性情境教学模式的评价。

2. 实验程序说明及结果分析。实验从2011年2月开始至2011年7月结束, 历时一个学期。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注意收集学生的两次小测成绩(两次小测分别在3月底和5月底进行)、平时成绩以及口语测试成绩,在学期末收集学生的期末终结性评估试卷成绩,同时通过学生访谈的形式收集受试学生对研究性学习情境教学模式的情况和教师教学的满意度的意见和评价。

经过一个学期的研究性教学模式的教学,实验班级和控制班级的后测成绩呈现显著性差异,验班级的平均分比控制班的平均分高出5.4分;实验班级和控制班级的形成性评估成绩也呈现显著性差异,实验班级的平均分比控制班的平均分高出5. 7分,即实验班和控制班的成绩平均得分存在显著差异,实验班级的成绩比控制班级的成绩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实验班级的后测成绩比前测成绩提高6. 5分,实验前后有显著提高。

五、结语

研究性学习重在学习过程而非研究的成果;重在知识技能的运用而非掌握知识的数量;重在亲自参与探索性实践活动,获得感悟和体验,而非一般地接受别人传授的经验。研究性学习是一项系统工程,要实现学生的研究性学习,需要有研究型的教师以研究型课程为载体,引导和培养学生研究性意识,在项目教学中以问题为导向,通过恰当形式的训练过程,达到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意识和创新精神,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自主研究的能力,促成其研究性学习行为。研究性学习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既发挥了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又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和自觉性,两者的有效结合达到了教师教有所成、学生学有所得的教学效果,使教与学的两个积极性都得到了充分的发挥。

[1]严启英.关注高校研究性教学提高大学生的创新能力[J].高教论坛,2009(03):73-74.

[2]胡兴宏.关于学校实施研究性学习的构想[J].上海教育科研,2000(01):6-8.

[3]张兼中.英语教学中的研究性学习模式[J].基础教育外语教学研究,2004(03):23.

[4]许洪顺.研究性学习对教学的挑战与应对措施[J].雁北师范学院学报,2003(03):50-51.

[5]文秋芳,等.应用语言学研究方法与论文写作[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9:105.

An empirical study of research study into the teaching mode of university English situation

Zhou Hui-fang
(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 Hun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Zhuzhou Hunan, 412007, China)

After expounding the main idea and features of the research learning, this paper proposes the innovative mode of the college English(intensive reading) teaching based on the specific situation, the frame of this teaching mode is: situation setting—problem proposing—constructing and communicating—reflecting and summarizing; then it shows the basic operation of the mode through an example; at last it states the actual effect of the mode through an experiment and its results analysis.

research learning; college English intensive reading; situational teaching mode; experiment

H31

A

1000-9795(2014)02-0391-02

[责任编辑:刘丽杰]

2014-01-03

周慧芳(1973-),女,湖南湘潭人,讲师,从事二语习得方向的研究。

湖南省教育厅2011年教育改革立项项目:《过程取向的多媒体网络辅助大学英语听力教学研究与实践》立项编号:2011JG261。

猜你喜欢

研究性大学班级
“留白”是个大学问
班级“四小怪”
《大学》
实践,让研究性学习课堂精彩起来
48岁的她,跨越千里再读大学
大学求学的遗憾
如何构建和谐班级
学写简单的研究性报告
不称心的新班级
浅谈“研究性”阅读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