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师综合素质方面存在的问题与解决途径

2014-04-17朱海霞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 2014年2期
关键词:政治课理论课素质

朱海霞

(合肥财经职业学院思政部 安徽合肥 230601)

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师综合素质方面存在的问题与解决途径

朱海霞

(合肥财经职业学院思政部 安徽合肥 230601)

本文结合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的新形势,提出思想政治课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知识素质、业务素质三个方面所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性的提出具体的解决策略。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综合素质;问题;解决策略

竞争经济的时代更需要综合型人才,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正是大学生提高自我修养,促进全面发展的主渠道,只有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导者具备了广博的知识和综合运用能力,才能有效启发作为主体的学生成长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才,所以必须全面提升思想政治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知识素质和教学创新素质等综合素质,才能切实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一、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师综合素质方面存在的问题

(一)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方面存在的问题

多元化的社会思潮和层次不一的生源质量给高校思想政治教师的思想和政治观念带来严峻的挑战。虽然大多数思想政治教师的思想政治方向清晰,态度积极,但仍有极少数教师的思想政治教师的政治观念、共产主义理想逐渐淡化,甚至内心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有所动摇,价值取向扭曲。特别是部分贪污腐败的社会现象,一定程度削弱部分思想政治教师对共产党的信任。另一方面,因高校的思想政治课程教学一般是大班授课,组织和管理难度较大,尤其高校扩招制度贯彻执行后,部分高校的生源质量参差不齐,出现较大的差异,特别是部分学习积极性不高的同学自主选择比较集中坐在一起,给授课教师的组织和管理带来一定的挑战,有的教师长期教学付出得不到学生的肯定和回应,渐渐会对学生失去信心,对教学内容产生倦怠。长期的思想波动和精神压力,主动性和积极性逐渐消退,甚至极个别教师萌发了把眼下的教学作为未来职业的跳板,难以全身心的投入到教学工作。

(二)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师的知识素质方面存在的问题

中国发展的新形势、新政策给高校思想政治教师的教学注入了新的教育内容,对教师的知识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社会迅速发展会显现新的问题,而为有效解决这些问题,一些重要的会议作出的战略调整,例如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作出的重大举措是思想政治教师深入学习的新内容,而部分教师,不能与时俱进,充分学习和传播新理论内容,即使有的教师及时作出了反应,但是学习不深入,没有全面掌握国家的重要战略部署,并渗透到学生的内心。另外,因高考扩招,生源相对增加,思想政治教师的缺口较大,短时间为弥补师资的缺口,一些与思想政治教育相关专业的毕业生加入。虽然对一些理论有所了解,但没有经过专业的学习,简单肤浅的理论认识很难引导学生透过现象认识问题本质。另外,校内原有的部分老教师学历较低,凭借积累的经验在实践中自我摸索,仍难以填补专业知识方面的空白,对部分的问题分析缺少理论的支撑,经不起实践推敲,难以令学生信服。

(三)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师的业务素质方面存在的问题

高校思想政治教师的业务内容主要是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而这两个重要的内容都不同程度的存在问题。一方面,为进一步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05方案”明确提出实践教学的要求,虽然安徽省各高校都非常积极的严格贯彻执行这一政策,但还是不可避免地遇到了不同程度的挑战。总体来看,思想政治教师缺少专业的培训,对实践教学的认识有限,尤其是实践教学的组织能力和管理能力方面要求较高,而教师在这一方面经验较少,对突发事件的紧急解决能力不高,对学生的考核内容及方式更是摸着石头过河,需要综合考虑学生特点,不断创新实践教学的方式。另一方面,理论教学对教师而言是轻车熟路,但教师重复选用以前的老案例不能有效反应新时代的焦点问题,也不能帮助学生对于社会反应的新问题和新动态答疑解惑。传统的思政课理论教学虽然借助多媒体教学,但大多数思想政治教师没有经过专业的培训,课件制作技术并不成熟,课件内容只是教材理论重现的模式,不能有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长时间的空洞理论说教和呆板单一的教学方式,难以被学生信服,久而久之,部分学生还会厌恶情绪和逃避心理。

二、提升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师综合素质的新路径

(一)教育部门、学校、教师三管齐下,有效提升思想政治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

第一,为更好地贯彻强化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的政策,部分高校定期组织政治学习,一方面可以让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能及时了解政治形势,全面掌握政治建设内容,稳步提高政治觉悟。另一方面也可以让思想政治教师清晰的认识各种思潮的影响,坚定信仰马克思主义,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信心,坚定信任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第二,加强与学习态度不积极的同学沟通,交流心得体会,了解学生的性格特点,以豁达的心胸包容学生的错误,以高尚的品格感化学生,以积极的心态感染学生,以甘为人梯,无私奉献的精神熏陶学生。对学生的教育过程也是自我教育,性格锤炼,道德提升的修养过程。第三,2008年9月,教育部和中宣部联合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明确提出改善和提高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待遇,充分考虑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工作的特点,全力保障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生活的基础上,完善职务职称评审体系,优化政策扶持,使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有机会发展,有平台发展,有效激发了教师队伍的活力和凝聚力,调动教师工作的积极性,信心十足,信念坚定,激发教师爱岗敬业、尽职尽责的精神。

(二)通过“引进来”和“走出去”,全面提升教师的知识素质”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明确提出:“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生的必修课,是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途径,体现了社会主义大学的本质要求。”体现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重要地位和作用,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效果直接取决于思想政治教师的理论素质。一方面,十六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高校思想政治教师的理论素质,为进一步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师的理论水平,教育部和地方教育部门积极组织教师脱产和半脱产在职进修,使思想政治教师有广阔的理论发展空间。与此同时,加大培训力度,为大规模的骨干教师选择培训的基地,创造高校思想政治教师走出去机会。各高校纷纷借助校内职称评聘工作,有效激发思想政治教师的自学意识,提升学识水平,推动部分教师的科研立项,进一步深入理论研究。特别要鼓励非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教师参加第二学历深造,系统学习理论内容,搭建严密的理论知识框架,深入分析问题本质。另一方面,学校要有计划引进专业人才,带动其他教师的学习热情,积极指导其他教师的理论学习。为更好的学习、传播新形势下的新动态和新举措,还要及时引进相关的新学习资料,定期组织教师集体学习,加强教师间沟通交流,分析探讨,取长补短,循序渐进的全面推进教师的理论学习化进程,构建严密的科学理论体系。

(三)通过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创新,稳步提升教师的业务素质

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是高校思想政治教学的两个主要途径。一方面,关于高校思想政治实践教学方面,7月9日,在中共一大会址,授牌12个高校(单位)为全国首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 社会实践研修基地,为高校思想政治教师搭建了教师沟通学习的平台,拓宽了教师的视野,启发了教师紧密结合内容的同时还要综合考虑学生心理和性格特点,灵活变换演讲,参观、讨论教学方式和考核方式。实践研修活动的经验成为教师思想政治实践教学的宝贵财富。实践基地的教育资源可以激发教师对于本地的实践教学资源深入思考、研究。而对于教师在实践教学中的组织和管理问题,则需要教师自身及时和班主任沟通,了解学生情况,深入学习行为组织学和管理学等课程中相关内容,具体分析企业人事管理成功案例,制定合理有效的管理制度,提高实践教学的实效性。另一方面为提高理论教学效果,部分学校邀请计算机专业的教师,指导思想政治论课教师熟练掌握课件的制作技术,通过开展课件评比活动,对优质课件观摩学习,激发其他教师的创新意识,制作生动优美的课件。课下多浏览新闻资讯,及时掌握社会动态,选择能反应时代问题的新案例,和学生的关注点吻合,为学生内心的疑点解惑,吸引学生自觉学习,启发学生自主学习,指导学生深入学习思想政治理论课内容。

[1]纪志耿.经济社会快速发展视域下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研究[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3(8).

[2]教育部社会科学司.普通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文献选编(1949-2008)[C].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The problems and solutions of comprehensive quality of colleg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eachers

Zhu Hai-xia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Department, Hefei Financial Career Academy, Hefei Anhui,230601, China)

In this paper, combined with the new situation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teachers team construction, to put forward the problems of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eacher'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quality, knowledge quality, professional quality, and put forward the concrete solution strategy.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teachers; comprehensive quality; problems; solutions

G645

A

1000-9795(2014)02-0336-02

[责任编辑:刘丽杰]

2013-12-16

朱海霞(1979-),女,辽宁建平县人,讲师,从事思想政治教育方向的研究。

本文系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院研究委托项目《提升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新路径》(项目编号:sk2013b376)的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政治课理论课素质
高铁乘务员的素质要求及其养成
法制教育融入初中政治课的“四维一体”法初探
浅谈高考政治课改革的几点思考
素质是一场博弈
什么是重要的素质
思想政治课与素质教育
新增本科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创新
“721”人才培养模式与高校思政理论课改革
如何上好政治课
医学院校基础化学理论课教学改革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