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信息化时代高校教师应具有良好的素质

2014-04-17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 2014年2期
关键词:信息时代高校教师素质

佟 颖

(辽宁大学 辽宁沈阳 110136)

信息化时代高校教师应具有良好的素质

佟 颖

(辽宁大学 辽宁沈阳 110136)

科技迅速发展,信息化时代要求高校的教育实现现代化,高校教师是高等教育和素质教育的主体,他们决定着高校的教育质量和学术水平。高校如果要适应科技的进步,在高等教育改革并在激烈的竞争中生存和发展,首要问题就是积极面对时代的挑战,要提高教师整体素质。

信息时代;高校教师;挑战;提高素质

信息化时代社会的进步和发展,高层次的人才是社会发展和进步的动力,社会对于高层次的人才需求越来越高,高校教师作为高层次人才的培养者,也是学校和学术声誉的奠基者和传播者,更是优良校风、学风的建设者和示范者。高校教师素质的优良对学生的整体素质教育具有很大的影响。也可能影响到几代人,甚至会影响到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没有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就不可能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温家宝总理曾多次在讲话中提出,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新时期高等教育的质量至关重要。因此,提高高校教师的素质和修养能力,建成一支高素质的高校教师队伍,是加强推进素质教育,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培养人才质量的最根本保证,也是提高高校的核心竞争力重要保证。各个高校要采取多种方式提高教师的科研能力和学术水平,使高校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为国家和社会培养出顶尖的人才服务于国家和社会。加强教师队伍建设高校教师队伍建设对于国家和社会来说有着重大意义。

一、 信息化时代高校教师面临的新挑战

1.在教学内容上。信息时代,新知识不断出现,知识更新的速度越来越快,这就要求高校教师迅速了解、掌握本学科研究的前沿知识,并判断本学科中最具价值的信息和知识传授给学生。在信息技术不断发展和进步的今天,在教育信息化的环境中,高校的教育教学工作要开拓创新,教学过程不断改革使其更加具有开放性、广域性。在这样的教学环境中,高校教师需要面对的教学过程及环境要更加复杂。这样就对高校教师提出了终身学习的要求。也是对教师的素质提高的要求。

2.教学方法上。信息化的技术已经延伸到教育的领域,目前很多多媒体技术可以实现模拟教学、情景教学,使教学方式具体、直观、生动、形象,丰富多彩,更有利于学生的知识构建。这样,高校教师但熟悉掌握本学科专业知识,还要学习掌握多媒体技术,探索最佳的方法演示本学科的专业知识。目前部分高校教师课堂经验非常丰富,但他们缺乏现代教学手段认识不够,又由于现代多媒体教学软件学习,课件的制作等的工作量很大,使他们不愿意接受现代多媒体教学方式。因此无法实现生动、具体、生动教学环境。因此高校教师传统教学方法面临新的挑战。

3.在教材内容更新上。科学技术高速发展各个科学领域发展迅速,虽然很多高校教师在某一领域造诣较深堪称专家,但其实用的教材陈旧,有的资深教授多年使用一种教材,所以怎样紧跟时代步伐,尽快掌握世界上先进的科学知识和技术,借鉴他们的教育教学发展的成功经验,要不断在自己教材中补充本学科最新发展的情况势在必行。

4.在教育对象上。信息时代高校教师面临培养高层次人才的挑战,信息时代的到来学生有很多广泛摄取知识和锻炼思维的机会,因而他们可能在某些方面知识先知于高校教师。高校教师的知识垄断者和学术权威地位被撼动,老师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同时获得新信息,得到启发,从而把教学质量提高。高校教师要掌握新一代大学生知识丰富、思想活跃的特点,因材施教;在教学过程中,要教好学生就必须首先了解新时代大学生的特点,高校教师在启发、教育学生的同时获得信息,改进教学内容、方法,提高教学质量。师生相互学习,相互切磋,形成的新型师生关系。从而熟知学生他们需要掌握哪些方面的知识,这个时代和社会对他们有什么更高的要求,如何把他们培养成对国家、社会有用的高层次、高素质人才,是对高校教师有一项新的挑战。

二、 信息时代高校教师应具备的素质

1.必须有良好道德素质和坚定的政治素质。随着科技进步社会的发展,社会对人才需求更高了,对高校教师师德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就是要把教师思想政治素质放在首位,他们应该具有坚定的政治立场,坚决拥护中国共产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把自己的理想融入高等教育的事业之中去;发挥其主观能动性,提高其自我修养能力,努力提升人格魅力。以良好的师风促进学生良好学风的形成。因此提高教师的政治素质和师德修养至关重要,它关系到高校大学生的全面素质发展和成长的健康。因此高校教师的师德条件是高校教师应该鲜明的典范性。新的历史时期的高校教师做好自我定位,正确引导大学生适应时代变迁,确立正确目标,以饱满的热情迎接新的挑战。要加强职业道德和学术道德教育,大力提倡教师敬业精神奉献、严谨治学,爱岗敬业、勤奋钻研、开拓创新的精神。

2.应该精通专业学识渊博具有创新能力。科学知识博大精深,涉及到社会的各个领域。在知识信息时代,为了培养高层次高素质人才,高校教师首先应具备复合型的知识结构,不但要熟知本学科基本知识,了解该学科的最前沿知识和该学科未来发展趋势,还要掌握相关学科、交叉知识和最新科技知识的成果,不断的学习积累,丰富自己的知识内涵,可以做到旁征博引信手拈来,在教学中得心应手。在教学过程中,改进教学方法,采用先进科学的现代教学、教育方法和手段,使教学的效果就会收到应有的理想,高校教师还必须具有很强的实际操作能力、较高的科研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高校教师通过多年的实践教学、科学研究,才能理解作为高校教师具备的素质的内涵,在知识信息时代,要使自己能从容淡定的站在讲台上,就必须不断的学习,迅速更新观念丰富知识,博学远识。多年教学工作中证明,凡是知识渊博的高校教师,都是新时期大学生公认的具有人格魅力的教师,也是教学效果及成果优秀的教师。高校教师在教学上改革创新不但信息时代的新挑战,又是高校教师的职业道德新规范,更是高校教师专业自主发展的核心要素。

3.要具有较强的科研能力。目前国内外很多高水平的大学属于教学研究型大学,甚至有些高校为研究型大学。高校具有其特殊性,就是教学也是具有研究性质活动。科研可以促进教学,是高校教师生命力的源泉,可以丰富教学内容。然而教学中可以为科研提供研究课题,因此教学与科研的密不可分。新时期高校学生欣赏具有独到见解、学术科研水平较高、授课优秀的教师。因此高校教师必须提高科研能力,带动学生在学习中不断也探索共同完成科研成果,把大学生带入到科学研究领域,来提高其自主学习和科研等综合能力。另外高校教师的学术、科研水平影响到学校学术声誉和水平,要使高校在激烈的国内、国际竞争中立足。因此高校教师提高科研能力。高校教师面临提高综合素质的挑战,在新形势下,教师必须不断拓宽知识领域,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这是新形势下发展的需要。

4.高校教师应具有很强的语言表能力。高校教师承担教书育人的责任,科学知识主要通过教师的教学语言来传授的,高校的课堂是教师教书育人的教学的主要平台,是老师与学生沟通、学习的场所。因此要求高校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该具有很强的语言表达能力。首先高校教师的教学语言要抓住时代的脉搏,赋予教学内容时代特征,讲得生动引人入胜。要有饱满的热情,真挚的情感激励学生,认真学习提高自己整体素质,为实现自己的理想努力进取,为社会、国家努力奋斗。其次,高校教师的语言表达要具有艺术性。教学语言讲究艺术,使学生感受到高校教师的教学层次和品味,让学生在享受品味中学习知识。还有高校教师授课必须要语言具有逻辑性。把教学内容清晰的传授给学生。这样学生才能轻松接受积极学习。

5.具有较强的沟通管理能力。较强的沟通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和社会交往能力是高校教师必须具备的。高校教师不仅是在教书育人,他们还要与社会密切联系,把知识广泛传播,并服务于社会。高等教育的发展离不开社会的各界,因此高校教师要与校内外存在很多工作方面的交流,高校教师就必须有较强的沟通和社会活动能力,其主要表现为交际能力和组织活动的能力上。新时期的大学生与以往不同,他们个性张扬、思想活跃,人生观事业观明显复杂。这时,高校教师就应该发挥较强的沟通协调能力,帮助他们摆正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树立良好的世界观。为他们的就业和未来发展提供机会和指导,为大学生就业拓宽渠道,提高高校大学生就业率。

6.应具有较高的人文素养。信息时代的发展,高校教师的教学科研等方面的工作都发生了很大变化,传统的简单的传授知识的方法已经无法适应新时期的变化,因此高校教师转变更新观念改变思路,教学以教会学生自学、思考、探索和创造为重点。新时期注重素质教育,因此高校教师着力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实际动手操作等方面的实践能力及创造能力,高校教师就要紧跟时代的步伐,加强自身人文素养的提高。邓小平同志明确指出:一个学校能不能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合格人才,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有社会主义觉悟、有文化的劳动者关键在教师。高校教师的人文素养是一种博大厚重的教育资源,教师是发展人文素养教育的重要因素。

总之,高校教师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形成良好素质,它是高校教师在长期工作中的总结积累、升华发展的过程。我们现在的大学生是国家的未来和希望,作为培养他们的高校教师责任重于泰山。因此,高校教师为了适应信息时代的发展变化,必须提高自身的整体素质,为国家和社会培养出能够实现家国梦的新一代大学生。

[1]汪敏.21世纪高校教师应具备的素质船海工程[J].2008(08).

[2]王希海(导师:曲铁华).专业化视野中的高校教师专业素养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硕士论文, 2007(05).

[3]李亚敏.人文精神的培养——新课程下的历史与社会教学[J].新课程(上) .

[4]杨耀田.高校教师素质现状的几点思考[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 2003(08).

[5]历史教学中提升人文素养的思考与实践-百度文库 互联网文档资源(http://wenku.baidu.com/view/940225f4f61fb7360b4c65c3. html)2012(09).

[6]姜春霞 政治教学与人文素质培养[J].青海教育 2008(01).

[7]张静.论新时期高校教师的职业素质[J].市场周刊,2013(04).

[8]建立一种精神底子.网络(http://www.jysls.com/ thread-388239-1-1.html).

[9]刘胜花,米新英,李亚婕,刘泽琴.加强高校教师人文素养的探究[J].

北华航天工业学院学报,2008(04).

[10]孙海波.加强公民道德建设 大力促进以德治教[J].中国林业教育,2002(12).

[11]丁春影.用青春点燃生命的激情——谈人文精神与语文课堂教学[J].神州,2012(03).

College Teachers' information age should have the good quality

Tong Ying

(Liaoning University, Shenyang Liaoning, 110136, China)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the information era require the realization of the modernization of education, teachers are the main body of higher education and quality education, they decide the quality of higher education and academic level. If the colleges should adapt to the progress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 the reform of higher education and in the fierce competition for survival and development, the first problem is that actively to meet the challenge of the era,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overall quality of teachers.

information age; university teachers; challenge; improve the quality

G451

A

1000-9795(2014)02-0309-02

[责任编辑:刘丽杰]

2013-12-15

佟 颖(1970-),女,辽宁沈阳人,中级职称,从事教育管理方向的研究。

猜你喜欢

信息时代高校教师素质
高铁乘务员的素质要求及其养成
面对信息时代 成长的孩子们
信息时代的智慧教育
统计工作如何应对信息时代的挑战
信息时代
高校教师平等权利的法律保护
素质是一场博弈
什么是重要的素质
论高校教师的基本职业道德修养
论高校教师继续教育的人力资本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