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生就业问题的经济学分析

2014-04-17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 2014年2期
关键词:失业毕业生大学

惠 晶

(延安大学财经学院会计学 陕西延安 716000)

大学生就业问题的经济学分析

惠 晶

(延安大学财经学院会计学 陕西延安 716000)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大学毕业生人数的持续增加,毕业生就业工作日益成为高校工作中的重点、难点,而由此带来的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也成为社会热点问题。文章对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的现状、原因进行了探讨、分析,并就其解决就业难问题提出了几点建议。

大学生就业;供求失衡;结构性失业

一、就业现状

在这个突如其来的金融风暴带来的经济不景气的社会中,人才市场早已“入冬”。大学生就业难、失业海飘成为一个不争的社会事实。据官方统计,从2009年至2013年,我国普通高校毕业生的人数分别是495万、559万、600万,按照国家公布的应届大学生一次性就业率为70%左右的数据来计算,2008年至2012年分别就有约149万、167万、180万应届毕业生没有找到工作岗位。而2013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已达到630余万人,且往年积压的未就业大学生又加入到2013年的就业大军,与699万应届毕业生 “抢饭碗” 。这就意味着,接受过高等教育的毕业生将成为社会增加就业岗位的主要竞争者。大学生失业是一种严重的人力资源浪费,这种浪费会使我国的实际增长率远远低于潜在的经济增长率。另外,大学毕业生的不安定就业会在一定程度上引发社会的不安定。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已迫在眉睫。

二、大学生就业难的主要原因

1.从劳动力的供给角度分析。从量上看,毕业生人数逐年增加,可以说供应量已经达到一个顶峰了。毕业生数量剧增,就业压力持续上升。高增长则会形成高存量,如若不考虑社会需求而与之脱节的话,则会造成存量膨胀,最终导致大学毕业生就业难。从质上看,我们的教育培养出来的毕业生并不适合“市场需求人才”。大学生失业是社会不可避免的问题,同时随着时间的增长有加剧的趋势。

2.从劳动力的需求角度分析。经济的快速发展创造了更多就业机会,所以宏观上就业机会在增加。但分析微观需求的主体,就业机会却在减少。根据奥肯定律,实际GDP每增长2%,失业率将减少1个百分点。但近五年高校毕业生每年以20%以上的速度增长。供给大于需求,出现严重的供过于求。总体性的劳动力供大于求,在短期内无法改变,供求失衡的严峻状况构成了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基本框架。

3.从大学生自身情况分析。大学生失业多是一种自愿失业、摩擦性失业和结构性失业,而显性失业与非自愿失业的少。目前,我国大学生就业存在一种“就业悖论”现象。主要表现在就业的地区结构性矛盾,经济发达地区的大城市是大学生首选工作区域,环境好,收入高,导致人才过剩。而西部边远地区及基层却表现冷淡,他们宁可失业,也不愿选择这些地区,导致这些地区人才匮乏,缺乏竞争。

4.从社会现实状况看。首先,社会尚未形成公平竞争的录、用人才环境及就业歧视现象严重。复杂的人际关系、社会不正之风阻碍了优秀人才的录用,优秀大学生得不到应有的岗位。结果高能低用,造成被录用人员不安心工作,有机会就跳槽,双方都造成损失,人为地造成就业难。其次,个人需求与市场需求不对口。也就是人们通常说的“供求错位”。这是解决大学生就业难工作的核心。企业是市场的主体。很多高校毕业生找工作时发觉企业需要的人往往是“用非所学”。自己辛辛苦苦四年所学的知识常常派不上用场。最终只能遗憾地和该岗位擦肩而过。

三、策略

1.国家政策方面。第一,构建科学的教育体系,努力提高办学水平。高校应转变观念,把握教育国际化的潮流,加强世界高教领域的交流与合作。树立正确的教育目标,积极培养大学生知识和能力,培养具有不断追求真理、追求科学精神的综合素质优秀的大学生。第二,实施大学生在全国范围内自由就业政策,从根本上解决我国大学生就业的政策环境。第三、在短期内适当增加研究生招生总量,减少大学毕业生的供给,帮助大学生度过金融危机的困难时期。

2.企业采取的策略。首先,企业应完善自身发展环境,进行企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以增强自身实力,加大对人才的需求。其次、在高校建立定制培养班,按照自己企业的要求和实践培养大学生,然后招募其到本企业工作,企业的人直接到民营教育机构进行授课并对学生进行技能训练。

3.大学生自身应采取的对策。首先,要调整好心态。既然“寒潮已经袭来,就要有“过冬”的准备。认真分析近几年的就业形势,转变观念,正确审视自己。理性面对,积极准备。要有平衡心态,善待挫折,切不可消极、放弃,学会用长处来经营自己。其次,努力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能力。当代大学生要有一定的科学文化素养,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身体素质。还要尽可能培养自己处理信息的能力、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系统看待事物的能力、运用技术的能力等。在大学期间要把自己的专业技能的提升作为重点来考虑,不断强化自己专业能力,从而提高就业的含金量。

再者,加强社会实践。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机会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将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际工作相结合,增强动手能力,增进人际交往能力,提高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积累工作经验。

四、新思考

1.大学生积极自主创业。自主创业是一个必然趋势。现在社会的就业形势比较紧张,大学生自主创业不仅可以解决自己的就业问题,也可以为社会提供一些就业机会。自主创业还可以增强大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心理承受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不过面对瞬息万变的市场信息,初出茅庐的大学生一定要特别谨慎。

2.大学生应该给自己定个位。第一,职业定位。设计自己的职业生涯,通过自己的兴趣爱好、职业能力等调整、提升和确定职业目标。第二,心态定位,调整好就业心态,降低就业期望值,以获得更多就业机会。第三,上大学的目标定位。上大学并不完全等于找工作,更重要的是大学教育给你的人生所带来的无穷力量,提升你的思想与心智与能力。上大学是一种人生投资。

3.大学生就业市场应该尽快建立和完善。毕业生求职全国“大串联”、“招聘陷进”等问题频频发生。政府应该通过引导与控制,健全人才市场,实现人才资源的优化配置。王言炉在2008年指出扩大就业的关键是不断完善经济发展模式和逐步推进行政体制改革,刘旭东曾提出通过提高购买力来推动最终消费,进而增加就业是重要的措施。

五、结束语

面对大学毕业生失业问题,我们应该做更加客观全面的分析,从而解决它。政府应深化体制改革,完善劳动力市场,降低劳动力流动成本;大学生应转变就业观念;高校应指导毕业生把握好择业期望值与社会需求的结合点,从而降低大学生失业率,发挥教育的经济功能,促进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金融风暴不可怕,失业不可怕,可怕的是你没有信心到社会中去竞争,去搏奕,去接受新的东西。正如温总理所说“信心比黄金重要”,谁能经得住考验,谁就是最终的胜利者。

[1]中国大学生就业[J].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10-2012.

[2]季素萍.大学生就业中的性别歧视:现象及影响因素[D].南京理工大学硕士论文,2010.

[3]腾讯-麦可思2011届大学毕业生调查数据.

[4]王言炉.失业治理的制度突破[J].北方经济,2011(9).

[5]刘旭东.我国失业治理对策中的悖论及反思[J].经济体制改革,2012(1).

Economic analysis of the employment of college students

Hui Jing
(College of Finance and Accounting, Yan'an University, Yan' an Shaanxi, 716000, China)

With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China's economy and the number of university graduates continues to increase, the employment of the graduates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becomes the emphasis and difficulties in the employment of university graduates, and the resulting problems has become a hot social issue. The article discusses the present situation and the reasons of college graduates employment in China, and put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to solve the problem of difficult employment.

college students employment; the imbalance between supply and demand; structural unemployment

G473.8

A

1000-9795(2014)02-0225-02

[责任编辑:刘丽杰]

2013-12-26

惠 晶(1989-),女,陕西延安人,从事会计学研究。

猜你喜欢

失业毕业生大学
“留白”是个大学问
《大学》
48岁的她,跨越千里再读大学
伤心的毕业生
你根本不知道,这届毕业生有多难
大学求学的遗憾
一个没什么才能的北大毕业生
失业预警
无人机 会有时——飞行员的失业时代
最“叛逆”的毕业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