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生就业与创业现状问题研究

2014-04-17杨丽贞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 2014年2期
关键词:毕业生大学生教育

杨丽贞

(湄洲湾职业技术学院 福建莆田 351254)

大学生就业与创业现状问题研究

杨丽贞

(湄洲湾职业技术学院 福建莆田 351254)

近年来关于我国大学生毕业就业难的问题引起了社会广泛的关注。据相关调查数据显示,大学生把经济发达的东部和沿海地区作为就业的首选,我们了解到上海、北京、广州、深圳等市就业的毕业生占调查人数的29%、25%、23%、13%,而选择到中、西部的人数仅有4%和3%。这就使得就业难成为一个焦点问题,那么在现状下我们应当首先从根本上了解这一问题,然后找出相应的解决对策和方法。下面的文章我们就现在社会的整个就业状况、人们的常规性思维以及高等教育自身这几个方面进一步了解就业难的问题。以及如何创业及创业现状的了解。

大学生;就业;创业;现状

一、造成大学生就业难、难就业的原因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型的不断加快和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化,大学生就业已成为社会关注、学校关心和大学生最为关切的焦点问题,也逐渐成为各级党政部门和高大学生就业工作将直接影响到国家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直接影响到社会经济的繁荣与发展,直接影响到学生个人和家庭的切身利益。它是我国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也是高校构建和谐校园的具体体现。

1.关于招生方面的错误认识。

1. 11998年我国第一次开始扩大生源,使得我们的高等教育迅速发展。当然随之而来的就是扩招后的问题。据有关数据显示,全国高校毕业生从2002年的145万猛增至212万人,2004年再增68万,达280万人。毕业生数量以一个持续增长的方式上升,随之而来的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有很大一部分毕业生无法在社会上找到真正合适自己的岗位。这样社会上就有很多抱怨的声音,对于扩招进行否定。大学生就不了业不仅仅是关系到每位毕业生的前途,更重要的是它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高校的可持续发展,进而对我国的社会人力资源和经济的发展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1.2高等学历相当于高就业能力。这一思维模式现在是我们大部分人都认为的。有许许多多的用人单位以及家长、学生们都觉得高等学历和高就业能力是成正比例的。这样就有高不成低不就这样的情况发生。单位的性质越好就会拥有越多的竞争者,而相对条件低一些的用人单位缺少竞聘者。这就要求我们广大的学生及家长们一定要认识当前的形式,应该能够把自己定位在一个相对准确的点,让自己的价值能够得到更好的发挥利用。因此我们不妨从基层做起,一步一步打好基础,这样在不久的将来我们也能够向更高更好的职位抛出我们自己的橄榄枝。

2.对于我国的高等教育来说由于长期形成的惯性思维,往往偏重于高等教育在学术性方面的教育,而缺少一些职业性的教育。这样久而久之就会使得接受教育的学生们学到的知识和所具备的个人能力不成比例。这样的不平衡发展就提示我们再今后的高等教育中一定要把自己所学的知识灵活运用转化为自己的职业技能。这样才能更好地被社会所接受。

3.我国高等教育自身存在的问题。我国高等教育现在仍旧是计划经济型的,对于自主性招生相当缺乏。这样就与社会市场没有完全的融合。另外一点就是我国高校当前状况下的培养方式有些缺陷,大致来说就是招生的数量与招生的层次结构有些格格不入。这样各个层次的毕业生在供与求上存在一些问题,或者供大于求或者供不应求,没能达到一个平衡,这对高校的整体发展对社会经济的发展都是有制约性的。

二、毕业生们就与创业相应对策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明确指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坚持解决思想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并把“努力解决大学生的实际问题”作为拓展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之一,强调思想政治教育既要教育人、引导人,又要关心人、帮助人。

1.良好就业创业环境的建立是必不可少的。加快经济的发展,是毕业生能够就业的前提条件。另外建立完善的就业体制,明确社会市场取向,加快劳动力在市场上的流动性能够有效地推动大学生就业。另外,在关于毕业生的户口、档案以及各类保险等方面都需要给一定的社会保障,鼓励毕业生们到农村和西部等地就业、鼓励他们自主创业。鼓励大学生们作为新岗位的开拓者,不能局限于现有的职位,而应该开拓新的职位,让更多的毕业生更好的就业,找到适合自己的岗位。同时带来新的就业机会给社会。

2.整体观念的改变,促进大学生就业创业。由于长期以来形成的思想观念的束缚,不自然的就把人按等级划分,总有观念认为基层的工作就是低人一等。我们应该清楚地认识到不能因为行业的不同就戴着有色眼镜看周围的人和事。古话常说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我们应该从中认识到,三百六十行行行出人才。让受到过高等教育的学子们在各个行业应尽自己的所能,发挥自己的长处,这样才能够实实在在的提供更多的服务给刚毕业的学生们。

3.各大高校的自我革新。近年来衡量高校的一个重要指标就是毕业生的就业状况。我们知道教育部每年都会把各大高校的就业率做一个统计然后公布出来,这样必然会对高校产生一定的压力。这就要求各大高校的教学状况符合社会的市场需求。把高校的改革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国家的建设等紧密联系起来。对于各高校的各专业、课程等的设置都要符合市场的需求。对于毕业生们的就业有一个反馈信息。按照社会的需求对不同的专业不同的学校做出及时相应的调整,是否扩招,以及扩招后的最终走向都要有一个整体的把握。

在高校的就业指导问题上,必须要贯穿在整个大学教育中,这样既可以避免就业指导不足的问题,又可以将大学生们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得到很好的发展。一套完整的就业指导,必须要对目标、内容等有明确的指导。这样对提高大学生们素质教育是有益而无害的,它能够提高大学生们对素质教育的认同度并且激发他们的积极性。对于学生们的整个人生教育意义深远。

关于自主创业,这是时代发展的要求,同时也是我们高校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的一个体系改革的新方向。它对大学生们在就业指导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在高校教育过程中把鼓励大学生创业重视起来,这是当今社会就业潮流中的一股新鲜血液。我们要以正确的方式使他更为正规化、更为完善化。

4.创业教育系统化。创业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通过各种可利用的教育方式来培养创业者的创业意识、创业思维、创业技能等各种创业综合素质,并最终使被教育者具有一定的创业能力。创业教育应注重对学生就业观念的转变,使学生由被动的就业观念转变为主动的创业观念,鼓励学生将创业作为自己职业的选择,并将自己的专业技能和兴趣特长相结合,创造出自己所期望的价值。自主创业是个体在解决就业问题上发挥主观能动性的重要形式。大学生创业培训实施政府补贴,由劳动保障部门委托具有资质的创业培训机构负责实施。有志创业的大学生可以先培训充电、后创业实践,虽然在毕业时自主创业的学生终究只是少数,但是对所有的大学生在大学期间进行系统的创业教育、创业训练是必要的,努力培养他们创业的能力与素质,增强创业意识,为他们在将来的人生道路上自主创业、岗位立业作好准备。去年年初江苏大学成立学生创业学校。武汉大学也宣布允许学生休学创业,建立了大学生创业基金,并组织专家教授编写创业课教材,在全体本科生中增设“创业课”,教有能力的学生“做老板”。

三、结语

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上缓解和解决必须要依赖经济的发展,体制改革和观念更新也是必不可少的。解决毕业生就业是一项系统工程,关系到整个政府、社会、学校以及学生们自身等的各个方面,这就要求政府管理部门、高校、社会,包括毕业生本人的共同努力。政府应重视研究毕业生就业工作的社会分工。继续推进就业体制改革,明确国家、高校和劳动人事等政府部门的职责和管理权限。确立学校在学生就业过程中的地位及应承担的权利义务。加快适合我国国情的高校毕业生就业机制的建立和完善,使毕业生就业工作摆脱目前困境,走上正轨。

Study on the current problems of college students’ employment and entrepreneurship

Yang Li-zhen
(Meizhou Bay Career Technical College, Putian Fujian, 351254, China)

In recent years, China's college graduates employment problem has aroused widespread concern in the community. According to the relevant survey data, students take the economically developed eastern and coastal areas as the first choice, we find graduates employment in Shanghai, Beijing, Guangzhou, Shenzhen City, accounted for 29%, 25%, 23%, 13%, and middle and west only 4% and 3%. This makes the job to become a focus problem, then we should first understand this problem radically, and then find out the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 and methods. The following article according to conventional thinking people of the whole society, the employment situation of higher education as well as these aspects to further understand the difficult problem of employment. And the understanding on entrepreneurial status.

college students; employment; entrepreneurship; present situation

G473.8

A

1000-9795(2014)02-0163-01

[责任编辑:刘丽杰]

2014-01-03

杨丽贞(1971-),女,福建莆田人,副研究员,从事高职教育方向的研究。

猜你喜欢

毕业生大学生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伤心的毕业生
你根本不知道,这届毕业生有多难
一个没什么才能的北大毕业生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大学生之歌
最“叛逆”的毕业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