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高专院校贫困大学生思想道德状况现状与对策

2014-04-17魏晓楠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 2014年2期
关键词:贫困学生思想道德贫困生

魏晓楠

(琼台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海南海口 571127)

高职高专院校贫困大学生思想道德状况现状与对策

魏晓楠

(琼台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海南海口 571127)

近年来,高校招生规模持续扩大和有效的贷款助学政策为更多的贫困大学生提供了进入高校学习的机会;但另一方面高校收费制度的市场化与高等职业教育较低的社会认同度,使原本存在的贫困大学生问题更加突出,成为高等教育事业发展中的焦点和社会关注的热点。高职高专院校中的贫困大学生作为贫困大学生中更加特殊的一个群体,他们在思想和心理方面出现的新特点和新问题,引起了各方面的高度重视,成为新时期我们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须正视和研究的新课题。

高职高专院校;贫困大学生;思想道德

笔者采取问卷调查形式对海南省高职高专在校学生思想道德状况进行摸底,在琼台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海南职业技术学院、海南经贸职业技术学院三所院校中采用按比例分层模式抽样310名贫困大学生,主要就政治事件、热点问题、社会活动、就业前景、消费行为、婚恋观等一般日常行为及学生社会特征方面的问题建立问卷数据库,利用SPSS分析软件进行单变量的描述统计及多选变量的频数分析,就掌握的新情况和新问题,提出简单分析,探讨解决高职高专贫困学生思想道德问题的对策。

一、高职高专贫困大学生思想道德现状

1.政治敏感度较高,关注社会热点,乐于接受思想政治教育。数据库中针对当前社会七个热点问题,对国际关系问题的非常关注和比较关注的比例之和达到90%以上,有60.9%和35.5%的贫困大学生非常关注和比较关注食品安全问题,有30.6%和42.2%的学生非常关注和比较关注航天技术,有35.2%和45.2%的贫困学生非常关注和比较关注反腐败问题。有高达79.8%的贫困学生愿意接受学校组织的形式政策报告和政治学习,充分说明,目前,形式多样的形式政策课和政治学习激发了学生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热情。

2.物质消费大多量入为出、但消费攀比风认同度较高。高职高专贫困学生月平均消费额在500-1000元之间的学生最多,其比例为57%,另外,有接近三分之一的学生月平均消费额在500元以下,说明绝大部分贫困生金钱消费较为谨慎,能从自身实际出发。针对高校校园消费攀比风,有35.4%的同学对此表示无所谓,21.8%的同学认为很正常,二者比例之和达到57.2%,也即是有超过一半的贫困学生对此攀比风表示认同,仅有25.6%和17.2%的同学表示担心和反感。

3.恋爱动机盲目,认同非婚同居现象。在数据库中,有44.3%的学生说不清楚恋爱动机,7.2%的学生盲目从众,认为别人都恋爱了,自己不恋爱不好意思,面子上过不去,还有31.1%的学生将恋爱视为丰富校园生活的手段,只有17.4%的学生拥有正确的恋爱观,为寻找人生伴侣而恋爱。对于当前校园中存在的非婚同居现象,有56.4%的学生在此问题上表示出无所谓或赞同,相对而言,只有43.6%的学生对此表示反感,充分说明,大部分贫困学生受到婚恋多元价值观念的冲击,传统婚恋道德规范对贫困学生的约束力正在逐渐的消失。

4.职业投入意愿较高,但实践经验相对缺乏。有58.4%的贫困生表示肯定会为职业倾尽全部心血,有30.5%的贫困学生表示不会全身心投入,但会积极努力,有接近三分之一的贫困生在职业投入意愿上是有所保留的,另外,有8.2%的贫困生表示要悠着点来,不急于干好,不能累着,这在一定程度上印证了行业企业人士对当前高职高专学生职业态度欠佳的评价高职高专贫困学生课下自觉通过各种途径提高自己专业知识技能的比例仅占32.9%,有60%的贫困生只是偶尔自己训练自己的专业技能,更有4.6%的贫困生从来没有自觉参加任何形式的提高职业技能的训练。目前,在所调查的高职高专贫困生中,认为自己最需要提高的方面排在第一位的是专业技能水平,比例为39%,排在第二位的是社会实践经验,比例为32.8%。

5.就业信心较高,创业意愿强,择业时注重个人发展,较少考虑国家需要。24.2%的贫困学生对未来就业很有信心,57.2%的贫困学生比较有信心,二者之和高达81.4%,表示没有信心的学生比例仅为18.3%,即绝大部分贫困学生对未来就业较为乐观。有86.6%的学生将先努力就业作为自己今后发展的首要选择,75.3%的贫困学生将自主创业作为自己的另一个选择。贫困生在择业时比较注重未来个人的发展空间,有56.%的贫困生最主要的考虑因素是看工作是否有利于个人的发展,只有24.3%的贫困生最看重用人单位的薪水和福利,说明贫困生在择业就业时更加注重的是较为长远的发展空间而非眼前的利益,就业择业观有一定的前瞻性,但值得注意的是,贫困生在择业就业时较少考虑国家的需要,只有18.4%的贫困生选择兼顾国家需要与个人兴趣。

二、主要原因分析

从社会方面的因素来看,信息技术的发展和社会环境的变化,使大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越来越多,影响其思想认识形成的因素也越来越复杂;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群体利益分配的差别和价值观念的多元化,使贫困大学生在价值观念上的困惑和矛盾明显增多。此外,一些贫困大学生在纷繁复杂的各种思潮和信息传媒的影响下也迷失了自我的判断。

从学校方面的因素看,当前高校的主体培养模式的重点落在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和专业理论知识体系上,适应新时代的科学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体系目前尚未完全建立起来,对贫困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存在着形式单调、内容僵化、缺乏针对性的情况。此外,缺乏从根本上解决深层次问题的有效机制,难以帮助贫困大学生掌握充分的职业技能的同时也不利于他们的个性发展及诚信与团队精神的培养,这一切,均不利于贫困大学生这个特殊群体正确人生价值观的形成。

从大学生自身方面的因素看,贫困大学生自身特点是影响其思想政治状况的内在因素。由于大学生身心发展的不确定性,大学生由于其年龄、知识构造、社会阅历以及法律常识等方面的欠缺都影响到了贫困大学生主流政治倾向的正常发展。

三、对策建议

1.建立“经济扶贫”和“精神扶贫”相结合的扶助机制。帮助高职高专贫困大学生应该坚持物质资助与道德教育并重,打造实现从单一的经济扶助到全方位的教育管理。一方面教育主管部门建立有效扶助机制,协同有关单位在贷款助学、帮扶基金等方面对待高职高专院校应该按比例投入,不应厚此薄彼,过分偏重对高等本科院校的扶持,应该从财政体制,入学渠道上保证高职高专贫困大学生的正常求学;高职高专院校也应该通过完善勤工助学、扶贫奖学金导向等经济扶助政策帮助贫困学生减轻求学过程中的经济负担。另一方面,学校设立心理资讯室作为日常工作机构,配备专职人员,对学生加强心理教育,引导贫困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成才观、幸福观和苦乐观;建立由点到面的网络管理与沟通平台,借助学生既喜欢又私隐性较强的沟通方式与学生在线交流,既不容易伤害贫困学生自尊心,又能够及时掌握和反馈贫困学生思想动态。

2.采用职业道德培养与职业技能训练相结合的教学方式。高职高专院校对学生培养更偏向于应用技能型人才培养,贫困大学生的就业信心虽然较高,就业意愿较强,但对职业愿景认知不足,技能训练自觉性不高、职业技能水平及实践经验相对缺乏。因此,在给予贫困大学生培养过程中,应该将职业道德教育和职业技能训练并举。一方面对学生开展职业规划引导和学前培训,让学生能够充分认识自己的职业前景和发展目标;同时开展职业道德讲座,邀请行业专家或优秀毕业生代表言传身教让他们对职业道德、职业追求有正确认识,培养学生健康的就业观念;另一方面加强校企合作,增强工学结合的紧密性和实用性,采取企业定向培养、学校政策扶持、贫困大学生勤工俭学的方式,弥补贫困学生因为经济原因无法参加实训的不足,让贫困大学生在校期间掌握更多的职业技能。

3.树立重视个人诚信与勇于担当责任相结合的社会理念。要做好贫困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工作,简单说就是让他们明白“人穷志不穷”,培育贫困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教育他们以适当方式回报社会,感恩社会。首先应该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通过课堂教学主阵地,与时俱进的设置学生喜欢的爱国主义、思想德育课程,把思想政治教育与学生的幸福、自由、尊严和终极价值联系起来,关注学生的生存、发展和根本利益的实现;还可以通过以德才兼备的贫困校友中的成功人士为榜样,在贫困大学生中开展励志教育,为他们提供精神鼓励、实践指导和思路启发;通过社会公益活动、志愿者服务、基层岗位实习等方式,让贫困大学生认识到诚实守信对个人成长的重要性,引导贫困大学生在积累个人诚信的同时乐于承担社会责任,克服等、靠、要的依赖思想。

4.营造个人兴趣与团队融合相结合的和谐氛围。依法治校,将教育、管理与服务相结合,为大学生特别是贫困大学生提供一个心情舒畅、勇于展示才华的平台。建立应急预案,针对贫困大学生的心理矛盾、危机和负荷,及时疏导、抚慰和缓解他们的心理问题。通过校园活动,树立健康、节俭的消费观,提倡艰苦朴素的生活作风,形成良好的校园生活习惯。加强社会实践、校际沟通、班级互助、宿舍帮扶等群体环境的人际互动交流,营造开放、尊重、平等合作的良好氛围。教育大学生尊重贫困生的生活习惯、文化差异,尊重贫困大学生人格,鼓励其他同学走近贫困生,形成亲密、团结、友爱的同学关系。

The present situation and countermeasures of ideological and moral status of poor college students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Wei Xiao-nan

(Qiongtai Teachers College, Haikou Hainan, 571127, China)

In recent years, continued expansion of college enrollment and effective loan policy for more of the poor college students to enter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o learn; but the market of university tuition and the low social recognition of the higher occupation education, the problems of the impoverished students are more prominent, has become the focus of the development of higher education and the hot spots of social concern. The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poor students as more special group, new characteristics and new issues appear in their ideological and psychological aspect, causes the high attention of each respect, become the new subject in the new era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worker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s considered and we must study.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poor college students; ideological and moral

G711

A

1000-9795(2014)02-0060-02

[责任编辑:董 维]

2013-12-15

魏晓楠(1982-),女,汉族,河南安阳人,讲师,从事经济法、旅游政策法规方向的研究。

猜你喜欢

贫困学生思想道德贫困生
创新机制 多措并举 加快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向纵深推进
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的策略
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 促进道德素质的提高
军旅书法家李洪海捐助兰考县贫困学生
2600多名贫困学生得到资助
“贫困生班主任”李金林
筹资百万救助贫困学生
十年筹资千万元 资助八千贫困生
结对"百千万"情暖贫困生
克力朩倾心捐助贫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