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研究性学习为中心的运动人体类课程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应用

2014-04-17王志锋李彩洁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 2014年2期
关键词:人体科学研究性自学

王志锋 李彩洁

(喀什师范学院体育系 新疆喀什 844000)

以研究性学习为中心的运动人体类课程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应用

王志锋 李彩洁

(喀什师范学院体育系 新疆喀什 844000)

研究性课程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和提高学生能力,是近年来教育教学中被大力推崇的一种现代化教学模式。本文以“物质代谢与运动概述”为例,探讨研究性为中心的运动人体类课程教学模式。

研究性学习;运动人体类课程;教学模式

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根据各自的兴趣、爱好和条件选择不同的研究课题,独立自主地开展研究,从中培养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一种学习方式,这种学习方式在20世纪后半叶得到了国际社会的普遍认可。

运动人体科学是在体育学科基础上与医学、生物学相互交叉而派生出来的一门交叉性边缘学科,是体育教育的重要基础课程。在高校运动人体科学类课程的教学中,培养学生研究性学习方法是提高教学和适应教育发展的重要措施。

一、研究性学习为中心的运动人体类课程教学模式的基本要求

1.对学生的要求

(1)充分发挥主体作用。在以研究性学习为中心的运动人体类教学模式中,必须进一步突出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作用,学生必须从传统教学过程中的被动接受知识的角色转变为知识的主动探究者。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根据教学要求,对知识进行规整、提炼,将需要讲解的知识以模块化或课题的形式告诉学生,学生以小组或结对子的形式,利用图书馆、期刊网、实验器材等资源对问题进行解答,自行组织答案和实验过程。在课堂上,学生根据本小组在课下得到的答案进行讨论和质疑,同时将自己在“求解”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进行讨论。最后,教师对学生发现的问题进行总结和归纳,再次带领学生进行寻找正确的答案。在这个过程中,要求学生充分发挥自身的积极性、能动性和创造性,彻底摒弃死记硬背或是从书本上寻找现成的答案的做法,而是要经过思考、探究,综合运用相关知识和自己的感性认识给出“主观性”的解答。

(2)具备较为宽厚的相关学科知识 。运动人体科学是在体育学科基础上与医学、生物学相互交叉而派生出来的一门交叉性边缘学科,学好运动人体科学必须对生物学、有机化学、医学等相关学科的知识有一定的掌握尤其是随着现代高新技术在医学和生物学中的应用,也极大的拓宽了运动人体科学的研究领域,基因芯片技术、纳米技术等一大批先进技术在生物学、医学中的应用,也给运动人体科学的发展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

2.对教师的要求

(1)必须具有先进的教育理念。研究性学习对教师是一种全新的挑战,他要求教师必须具有正确的教育观、教学观、学生观。教师已经不再是课堂的“主宰者”,而是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的“帮助者”和“指导者”。此外,教师还要积极的鼓励创新和实践,要欣赏学生和培育学生,还要具备与研究型学习相适应的教育教学理念,以及常用的信息技术、常用的科研知识、学生心理知识。可以认为,教育理念的现代化,要求教师要面向未来,为社会培养创造型的人才。

(2)必须具有广博厚实的专业知识。在社会快速发展的今天,新知识、新技术不断涌现,知识的更新也明显加快,这就要求教师要能够利用互联网、图书馆和外出进修、学习的机会尽快的给自己“充电”。相反,仅仅依靠教科书中的知识很难对教学内容产生延伸,也很难在教学中提出研究性的问题和对学生进行有效的组织和启发。总之,研究性学习要求教师要不断挑战自我,不断学习,使自己具有广博的知识和多方面的技能。

(3)必须具有现代教学技能、科研能力、信息技术。随着信息化技术的快速发展,给运动人体类课程教学带来了巨大的变革。幻灯片、投影仪、多媒体课件等现代教学设备,以及跑台、分光光度计、电泳仪等大批运动人体科学类实验仪器的逐步普及,这些都对教师的教学技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熟练使用现代教学手段的能力已经成为研究性教学活动的必备条件。此外,在研究型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还要具有较强的科研能力。

二、以研究性学习为中心的运动人体类课程教学模式的构建

本文以国家“十一五”规划教材《运动生物化学》中第一章“物质代谢与运动概述”为例,进行研究性学习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探讨。

1.对教学内容进行有机整合和加工。研究教材后发现,本章共包括4节的内容,我们本着创造性、实用性、新颖性的原则,确定了三个方面的学习内容:第一,运动人体的物质组成有哪些,及其作用。第二,组成人体物质的代谢途径、特点。第三,能量代谢的方式、特点。之后,进一步根据学生原有的知识储备,认为将第一部分作为学生自学内容是合适的,因为,学生在初中、高中阶段的生物课的学习中已经有过这方面的相关,在此,将这一部分的知识作为学生的自学内容,既是对已有知识的一种系统的复习,又有一定程度的拔高。而对于第二、第三部分的内容,既具有较深的理论性,又过于抽象,因此,我们将这两部分的内容作为重点讲述的内容。最后,在学生自学和课堂讲述后,进一步寻找了与教学内容密切相关的,引导学生发现并提出需要探究的问题。

2.对学生自学的组织。 通过自学,学生可以对将要学习的内容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同时还会发现一些自己不懂的问题,在课堂教授过程中学生会聚精会神听讲,课堂教授效果明显提高。但是,学生自学并不是把授课内容完全放给学生,而是在教师引导下进行。尤其是很对体育专业学生,自制能力差,对理论教学不感兴趣的特点,在学生自学过程中,教师要给以监督和引导。有效的方法是,教师可以将自学提纲告诉学生,以便使学生自学有的放矢,同时,将班级学生分为若干学习小组,每个学习小组都承担相应的自学任务。

3.课堂教学与组织。针对“运动人体的物质组成”这一学生自学的内容,首先让一个学习小组回答,其他学习小组补充的方式进行,通过8个学习小组的回答,对“运动人体的物质组成”这一问题已经基本回答,而且学生的回答还远远超出了课本的知识范畴。所以,在将授过程中,重点采用多媒体课件、人物动画的方式,向学生展示运动人体的耗能部位、能量储存形式和来源,甚至是能源物质的代谢路径等,尽量使抽象的内容形象化、复杂的内容简单化。总之,根据学生原有的知识储备和教学内容的难易程度不同,积极利用现代教学设备与手段,可以使原本的抽象的知识变得更加易懂、易学。

4.学生科研论文撰写与指导。引导学生积极的参与各种科技创新活动和撰写教学相关的科研论文,掌握运动人体科学知识的学习方法和产生过程,对于提高教学效果至关重要,同时也是创新型人才培养的要求。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力求打破运动人体类课程之间的学科界限,保障课题研究具有广泛的涉及面,并将课外运动实践与课内知识相结合。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可以以学生兴趣小组为单元,在向学生提出相应要求的同时,更重要的是对学生进行引导和给以一定的帮助。

三、总结

构建研究性学习为中心运动人体类课程教学模式,教师必须转变教学观念,掌握研究性的教学方法。其次,教师应该十分注重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性,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能动性。再者,应十分重视课程教学内容的整体性、连贯性和学科交叉性。最后,带领和引导学生积极参加科研训练是培养和检验能力的可靠方法。

[1]刘青. “研究型学习”教学模式对素质教育的解释[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23(01):34-35.

[2]孟祥林.美法日研究型课程设置之比较及对我国的启示[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4,3(06):84-86.

[3]乔德才,康道峰,刘晓莉,等.我国高校运动人体科学学科建设现状[J]. 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11,23(03):225-228.

[4]何玉秀,陈玉娟,李立,等.我国高校运动人体科学本科专业建设现状分析[J].体育学刊,2009,16(09):98-101.

[5]姚鸿恩,阎守扶,周军.办好运动人体科学本科专业的理论与实践[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8,20(04):1-6.

The construction and application of teaching mode of human sports courses with center of research-based study

Wang Zhi-feng, Li Cai-Jie

(Department of Physical Education, Kashgar Teachers College, Kashi Xinjiang, 844000, China)

The aim of research-based study which is praised by education and teaching is to improve the complex ability of students. This paper discuss Teaching mode of human sports courses with center of research-based study by example of Outline of substance metabolism and exercise.

research-based study;human sports courses;teaching mode

G642

A

1000-9795(2014)02-0013-02

[责任编辑:董 维]

2013-12-24

王志锋(1982-),男,河南洛阳人,助教,从事运动人体科学方向的研究。李彩洁(1967-),女,河南沈丘人,副教授,从事运动人体科学方向的研究。

喀什师范学院院级教改课题(KJDZ1201)。

猜你喜欢

人体科学研究性自学
实践,让研究性学习课堂精彩起来
基于先学后教 培养自学力
教学与自学
对“自学·议论·引导”教学法的认识和思考
沈尹默:如何自学书法,才能少走弯路?
学写简单的研究性报告
开设运动人体科学选修课程的可行性研究
运动人体科学实验教学改革初探
高校运动人体科学实验教学策略的探究
浅谈“研究性”阅读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