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本科院校导游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探索

2014-04-17黄葵

教育与职业 2014年2期
关键词:带团基本素质专业技能

黄葵

旅游行业已经成为社会中颇具吸引力的职业。这也催生了高等本科院校竞相开设旅游管理专业,培养本科层次的导游从业人员。此举的目的在于培养出高素质的导游专业人才。但何谓高素质的导游,怎样培养出高素质的导游,却是摆在每所本科院校面前的难题。重庆第二师范学院旅游与管理服务系(以下简称我系)多年来坚持对导游素质结构的探索,不断摸索更佳的培养模式,创造性地提出了导游人才的“3C聚合”模式。

一、“3C聚合”模式的内涵

聚合(aggregation)原是化学学科的专业术语,指雪晶在降落时由于碰撞而聚集成块的过程。近年来,聚合的概念已经被用到了包括旅游业在内的企业管理中,泛指通过整合多个关键点形成合力,从而提升企业的管理水平和竞争实力。在此背景下,我系将“聚合”引入了导游人才的培养模式中,并从三个层面来实现对导游人才的培养,即“3C(cultivation)”。具体而言,“3C”是指导游人才基本素质培养、导游人才专业技能培养、导游人才关键能力培养。导游人才基本素质的培养使学生具备扎实而全面的导游基础知识功底,构建良好而完备的导游基本能力平台;导游人才专业技能的培养使学生具备导游岗位业务能力,提升导游带团技巧;导游人才关键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具备跨专业的综合能力,帮助学生成才成功。“3C聚合”模式指通过对导游人才基本素质、专业技能和关键能力三大层次的微聚合培养与大聚合巩固,实现高素质高技能人才培养目标的教学模式。

二、“3C聚合”模式的实施过程

(一)以导游人才基本素质培养为基础

1.导游基本素质。导游基础素质是对从事导游工作的人员在基础知识与基本能力方面提出的要求。通过培养导游人才基本素质,其目标在于奠定扎实而全面的导游基础知识,构建良好而完备的导游基本能力。

2.培养途径。第一,以课堂教学为主,紧紧围绕导游基本素质,切实落实“厚、宽、广”的知识功底及基本能力的掌握。根据基础课程理论性强、知识涉及面宽的特点,聚合多样化的教学手段,有效提升教学效果。第二,积极进行课外拓展,通过布置课外作业、课外答疑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鼓励学生积极利用网络资源、自行参观旅行社来进行知识积累,使学生对导游工作有更真实、全面的认识。

(二)以导游人才专业技能培养为重点

1.导游专业技能。专业技能在导游人才培养中,特指导游带团专业知识和技能,它包括带团和讲解两大技能。通过培养导游人才的专业技能,要达到的目标是锻炼学生应变和处事能力,从心理和行为习惯上培养学生带团的专业知识和业务能力,提升学生带团的技能技巧,成为高技能导游人才。

2.培养途径。第一,项目教学法。以项目为导向,以任务为驱动力,以学生专业技能培养为主线,依据能力生成的特点构建了带团技能与讲解技能两大模块。带团技能模块设计了地(全)陪导游带团流程、处理带团过程中的突发事件、满足游客个性化需求、导游带团职业技能等多个项目;讲解技能模块设计了途中讲解和景点讲解两大项目。第二,3D微格实训。充分利用现代化的3D微格实训室,依据导游工作流程,逐一组织学生进行项目任务实训,使教学内容和实训项目具有针对性和适用性,全面指向学生专业技能的强化和提升。第三,实地讲解训练。由老师带领学生驱车前往任务中的各个景点,由学生实践带团讲解,老师全程拍摄并及时指导。第四,实施立体化评估体系。在评价目的上将过程性评价和结果式评价结合起来,在评价主体上将教师评价、学生自我评价和专家评价结合起来。评估时,师生共同讨论,充分肯定学生自主创造能力,同时评判项目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商讨解决问题的途径与方法,通过对比师生评价结果,找出造成结果差异的原因,达到多元化培养专业技能的目的。

(三)以导游人才综合能力培养为突破

1.导游综合能力。综合能力以专业能力为基础但又高于专业能力,位于能力培养中的最上层,是对基本素质和专业技能进行整合和拓展,从而形成更高水平的跨专业能力。通过培养导游人才的综合能力,要达到的目标是拓展学生从业的综合素质和适应社会的能力,为学生构建明晰的职业综合素质框架,帮助学生实现“零距离”就业,也为学生后续发展奠定基础。

2.培养途径。第一,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全国导游资格证考试。学生通过参加全国导游资格证考试,较好地培养了学习能力和方法能力,也为从事导游工作奠定了基本条件。第二,鼓励并指导学生参加各级导游大赛,使学生们在比赛中得到锻炼和提高,从而能对教学内容获得更深的理解。第三,积极进行“校企合作”。激活企业对“校企合作共建”的兴奋点,使校企合作做到双赢。目前我系已经和校外企业建立实习基地,包括10家旅行社、4家导游服务公司和多处旅游景点,在使我系学生得到锻炼的同时,也为他们输送了大量优秀导游,实现了真正意义的工学交替。第四,鼓励学生充分参与校外带团实践活动。获得导游资格证书的在校学生,可一边带团实践一边上课,以使学生尽早了解真实的导游行业,磨砺其敬业与服务意识,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3C聚合”模式实施的保障

(一)师资队伍保障

从前文对“3C聚合”模式的实施过程可知,该模式对教师具有很高的素质要求,既要具有专业的、扎实的理论知识,又要具备实践能力,还要有培养高素质导游人才的创新意识和能动性。以我系为例,旅游与服务管理系课程组的教师们长期从事“导游业务与技巧”课程教学,专业理论功底扎实,参与了重庆市“导游业务与技巧”精品课程的建设,教学经验丰富。同时课程组教师均为双师型教师,都持有全国导游资格证,具有丰富的导游带团工作实践经验。在授课之余,课程组教师多次辅导学生参加全国旅游院校导游服务技能大赛,所辅导的学生均获得优异成绩,相关教师荣获“优秀指导教师”的称号。这些为“3C聚合”模式的实施提供了师资方面的保障。

(二)教学资源保障

2011年,我校最新建成的3D仿真微格实训室投入使用,其配备的全市最先进、功能最强大的3D交互式数字系统,为优化学生导游业务技能的实践教学提供了硬件条件。教师分解具体导游岗位实训技能,借助3D仿真微格实训室,将这些技能变化成形、声、意,展现在受训者面前,为学生进行导游实训提供更加情景化、仿真化的环境,帮助其全方位感知自己的技能操作行为,在较短时间内进行反复训练,达到强化学生专业技能的目的。而且3D仿真微格实训室也为评估学生的实践教学效果提供了可描述、可观察、可操作、可测量的手段方法。

(三)政策制度保障

“3C聚合”模式的实施得到了校方的大力支持和帮助,在人力、物力、技术和经费使用中都给予了政策保障。同时学校制定了完善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实施领导干部听课、教学督导组听课和学生评课的质量保证体系。每学年中期向学生发放教学质量问卷和实训课教学效果调查表,并与学生开展座谈会,充分征求和了解学生对授课教师的意见,为教师打分,及时总结实践教学及实训室建设等方面的经验,确保教师教学质量。

猜你喜欢

带团基本素质专业技能
导游带团服务技巧探讨
浅谈学前教育专业技能大赛与课堂教学的有机衔接
纸媒编辑的基本素质和责任
不断提高摄影记者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
浅谈新闻编辑应具备的几项基本素质
校园文化与校长基本素质浅析
以专业技能为核心的高师音乐教育课程改革之思
模具专业技能水平综合测试探索
浅谈合格的监理工程师应具备的基本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