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感受数学课堂的魅力

2014-04-17崔大伟

教育 2014年9期
关键词:平均数青蛙数学知识

■张 静 崔大伟

感受数学课堂的魅力

■张 静 崔大伟

英国哲学家罗素说:“数学,如果正确地看它,不但拥有真理,而且拥有至高的美。”兴趣可以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从而培养敏捷的思维力,丰富的想象力。有了兴趣,孩子们就会有学习数学的欲望,主动参与探索数学的活动,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开展观察、操作、猜想、推理、交流等活动,在理解和认识数学知识的同时,切身感受到数学带来的快乐。在教学中,笔者从符合儿童兴趣的教学入手,通过多种方式展开教学,让学生感受到学习数学的乐趣,进而激活学生的思维,改变学习方式,以积极的心态参与到学习的全过程中。

合理选取情境素材,创设生活课堂

数学教学是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的。数学教学必须注意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从而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体会到生活离不开数学,加强学习数学的目的性。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善于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创设生活中生动、有趣的情境。如在教学平均数时,笔者创设了这样的情景:体育课上,让体育老师组织学生进行一次跳绳比赛,并记下每个同学的成绩。上数学课时,按小组来评出名次,前三组每组都是8人,第四组是7人。学生们开始提议,把每个同学的跳绳成绩加起来,哪个组的总数多,哪个组就胜利,这个提议刚一提出,就遭到了第四组的反对,他们觉得这样对他们组不公平,他们组人少。问题就在情境中产生了,如何在人数不一样的时候,比较整体的水平呢?学生以小组合作交流的方式积极思考解决问题的办法,最后探索出用求平均数的方法来比较整体的水平。学生体验了平均数的产生,理解了平均数的本质意义。教师仅仅通过创设一个解决生活中问题的情景,就让学生自己探索出求平均数的方法,然后再用这个方法解决生活中其它的实际问题,进一步感受平均数在生活中的作用,体验到了学习数学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乐趣。

重视开展操作活动,创设实践课堂

心理学家皮亚杰说:儿童的思维是从动作开始的,切断动作与思维的联系,思维就不能得到发展。学生在动手操作中,思维和想象最为活跃,能够获得直接经验和亲身体验,对数学知识的感知最强烈,形成的表象也最深刻。新课改下的小学数学教材增加了学生的实践活动和动手操作内容,因此,操作活动成了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如在教学《分草莓》这一课时,笔者设计了体验除法竖式抽象过程的活动。老师说:“有15个草莓,每盘放5个,可以放几盘?”学生可能有很多解决这一问题的办法:如通过乘法口诀,三五十五,可以放3盘;用3个5相加得15,可以放3盘;从15中减去3个5得0,可以放3盘;也有的同学列出除法算式,这时让学生用15个圆片摆一摆。学生会根据自己的操作过程讲出每一部分表示什么,哪些是要分的,分成了几份,哪些是分掉的,有没有剩余。整个过程,学生亲自动手操作了,思路就会非常清晰,最后教师再总结出竖式的写法。这样通过操作,通过自主探索,发现余数和除数之间的关系,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索精神。

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创设悬念课堂

亚里士多德说:思维自疑问和惊奇开始。“疑”是思维的开端,是创造的基础,是产生求知欲望和兴趣的源泉。任何知识的学习都是从好奇心与感兴趣开始的,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巧设问题,制造悬念,诱发孩子的好奇心,从孩子的爱好和兴趣出发来设计教学,引导学生去发现、类比、猜想,唤醒学生的创造性潜能。如学习“三角形内角和是180度”时,请学生事先准备好各种不同的三角形,分别测出每个内角的度数,上课的第一个教学活动就是“考考老师”。学生报出三角形中两个内角的度数,请老师猜猜第三个角是多少度。学生每次提出的问题,老师都回答的准确无误。学生吃惊了,好奇心和疑问由此产生了:“我们的三角形每个都不一样,老师没有见到,为什么每次都猜得这么准确呢?”学生带着疑问走进数学知识的发现和探索中,通过亲自动手实践发现规律。有的把3个角撕下来,重新拼在一起,有的把3个角的度数都加了起来。学生通过观察、操作、计算等不同的方法,得出了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有了这个结论,学生很快揭穿了“老师总能猜对的秘密”。悬念引领着学生积极探索,从而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感受到了数学带来的乐趣。

遵循儿童特点,创设游戏课堂

游戏是一项适合儿童心理特点和心理特征的活动,教学中引入游戏,能将抽象枯燥的数学知识寓于趣味性的活动之中,变得新颖有趣,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种愉悦的情感体验,增强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在复习乘法口诀时,学生已经感到非常的厌倦,于是笔者组织学生进行了编青蛙儿歌游戏。先做了9个青蛙的头饰,戴在孩子的头上,让青蛙一只一只的上场,其他同学按青蛙的数目说儿歌:一只青蛙一张嘴,两只眼睛,四条腿,扑通一声跳下水;两只青蛙两张嘴,四只眼睛,八条腿,扑通扑通跳下水……气氛立刻热烈起来了,大家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编儿歌的游戏中来,不知不觉地复习了乘法口诀。

数学处处充满美,但这种美是潜在的美,需要教师努力地挖掘。作为数学教师,要真诚地牵着孩子的手,与他们一起走进数学乐园,去体验数学的乐趣,去领略数学的美,升华数学的美,从而培养学生对数学的浓厚兴趣,激发学生探索数学知识奥秘的兴趣。

(作者单位:山东省东营市实验学校)

猜你喜欢

平均数青蛙数学知识
加权平均数的应用
节拍器上的数学知识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小青蛙捉虫
谁能叫醒小青蛙?
青蛙便签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