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汉水流域文化资源产业化开发的路径研究

2014-04-17郭顺峰

荆楚学刊 2014年5期
关键词:汉水资源库产业链

郭顺峰

(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汉水文化研究基地,湖北 十堰 442000)

汉水流域文化资源产业化开发的路径研究

郭顺峰

(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汉水文化研究基地,湖北 十堰 442000)

汉水流域文化资源产业化开发的基本路径是通过对汉水流域文化资源的发掘、清理、整合,遴选出适宜于产业开发的文化资源基础,建立汉水流域文化资源库,创意汉水文化品牌群,开发汉水文化产业链,打造汉水文化产业企业和行业集聚地,从而实现汉水流域文化资源向文化产业的转化,文化产业向文化生产力的转化。

汉水;文化资源;文化产业;文化品牌

汉水文化研究已历经三十多年的探索和积累,众多学者在发掘汉水文化内涵,弘扬汉水文化精神,彰显汉水文化特质方面做出了卓有成效的工作,从点滴处、细微处堆砌和拓展着汉水文化研究这片阵地。当前,汉水文化的本体研究和理论研究取得了阶段性成果,汉水文化的内涵大大丰富,汉水流域的文明自觉意识不断复苏,汉水文化的地位和影响稳步提升,汉水文化对汉水流域各省、市、县经济产业的贡献日趋显现。汉水流域文化资源的产业化开发是汉水文化研究向纵深发展和适度转型的需要,是拓展汉水文化研究空间,彰显汉水文化产业价值,推动汉水文化与现代主流文化相融合的必要尝试。汉水流域文化资源产业化开发必须要遵循文化产业发展的基本规律,做好以下四个阶段的工作,才能实现汉水流域文化资源向文化产业的转化,文化产业向文化生产力的转化。

一、建立汉水流域文化资源库

(一)建立汉水流域文化资源库的必要性

从宏观层面来看,在汉水文化研究中汉水流域文化资源库的建立有助于形成汉水文化的整体观,促进汉水文化研究的资源共享。汉水干流全长1 577公里,流域涉及6省、20个地(市)区、78个县(区),流域面积17.43万平方公里,人口逾4 200万。流域内文化资源非常丰富,文化历史渊源流长,文化类型繁杂多样,文化结丛点面兼具,特色文化星罗棋布,文化精神世人敬仰。但是,客观上的地理环境和行政区划又导致了汉水流域文化资源的地理阻断严重,人为隔断明显;资源共享缺失,人员联动不足,导致汉水流域的不同地域对于汉水文明的研究热情和认同感参差不齐,建立汉水流域文化资源库将有助于打破地域、政策、时空和学科的限制,在整合资源的基础上整合团队,提升研究效率。

从中观层面看,建立汉水流域文化资源库是进行汉水流域文化资源产业化开发的前提和基础,是汉水文化产业的形成和长远发展的起点。从一般逻辑上讲,资源开发是在一定资源的基础之上才能进行的,如自然资源的开发、矿产资源的开发、经济资源的开发等等,都是有资源才有开发,汉水流域文化资源的产业开发也要首先明确汉水流域有哪些值得开发的文化资源,从而为产业开发指明方向。

(二)汉水流域文化资源库的基本类型

根据一般文化概念的开放性与无限性,有学者把文化资源定义为凝结了人类无差别劳动成果的精华和丰富思维活动的物质和精神的产品或者活动。也有学者认为文化资源是指人类为开辟、发展和完善自己赖以生存的环境,在改造利用自然、维系社会规范和塑造人类自身的长期实践过程所创造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社会文化)和精神文化资源[1]27。按历时性标准,文化资源分为文化历史资源和文化现实资源[2]4。建立汉水流域文化资源库既要关注汉水文明发展史上先民印记的遗存,又要关注当今时代汉水流域居民的继承与创新,其内容应该涵盖如下三个子系统:

1.汉水流域物质文化资源库

在此特指的是汉水流域“具有物质实体的文化事物”“物化的知识力量”的历史和现实遗存和创造[2]4,主要表现为在汉水流域生成的文化产品、名胜古迹、艺术作品、文学作品等,其中文化产品包括报纸杂志、图书、广播、电视、电影、音像制品、广告、专题网站等;名胜古迹包括遗产古迹、名人故居、革命圣地、图书馆、烈士纪念碑、宗教建筑、博物馆、各种古董和珍藏的文物等;艺术作品包括建筑、雕塑、绘画、舞蹈、摄影、书法、曲艺、杂技、魔术表演等;文学作品包括诗歌、散文、小说、戏剧、报告文学等。它们都是具有物质外壳、可视可触的文化实体,广泛散布在汉水流域的角角落落,有些为人熟知,有些不为人熟知的物态文化遗存。

2.汉水流域社会民俗文化资源库

民俗文化是指“具有鲜明的具有民族、地域特色的行为模式”[2]4,宏观方面表现为一个民族和地域的民风民俗、民族传统、礼节仪式、地方节庆等;微观方面表现为一个乡村、学校、社区、企业、家庭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形成的约定俗成的作风和习惯。以风俗、传统、习惯为内核的汉水民俗文化,顽强地在汉水流域不断繁衍、传承,在汉水特殊的地理条件和人文环境下,形成了“十里不同音,百里不同俗”的丰富而又多样的社会民俗。

3.汉水流域精神文化资源库

汉水流域精神文化资源是指在汉水流域生活过的汉水先民和现实居民在漫长的历史发展阶段所创造和累积的所有精神财富,主要表现为价值观、审美情趣、思维方式、道德情操、宗教信仰、民族追求等。不同的精神内涵总是体现在不同的群体、个人、事件和区域中,也不同程度的映照在当代汉水居民的生活和精神中,成为汉水流域居民的精神支柱和精神名片。

(三)建立汉水流域文化资源库的基本要求

建立汉水流域文化资源库是一个庞大而有系统的工程,虽然在前期汉水文化研究的过程中,学者们进行了艰苦而又细致的田间调查,也有研究团队正在筹建汉水文化研究论文、史志资源数据库,但是从文化产业开发的角度去收集、整理文化资源,从更加客观、微观的角度去选择、解析文化资源对汉水文化研究来讲是一个崭新的课题。

建立科学、严谨、实用的汉水流域文化资源库,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1)要树立跨团队、跨地域、跨学科的多主体合作意识,树立汉水文化的整体观意识,树立汉水流域内地域文化研究的向心意识,以及资源共享意识;(2)要与现代科学技术和新兴载体相结合,建立数据库模型,开发相关软件,打造精品网站,设计网络共享平台等;(3)必须有充足的经费保障,除了通过科研项目、人文社科基地建设、汉水文化产业咨询等常规途径争取经费,还要善于通过项目开发与政府、与企业密切联系,争取政校合作、校企合作,以达到互利双赢的目的。

二、创意汉水流域文化品牌群

(一)创意汉水流域文化品牌群的必要性

现代营销学之父菲利普·科特勒认为,“品牌是一个商业用语,是一个名称、名词、符号或设计,或者是它们的组合,其目的是识别某个销售者或某群销售者的产品或劳务,并使之同竞争对手的产品和劳务区别开来”[3]。文化品牌是通过创意和策划,把某种文化的内涵和特质浓缩到一个名称、名词、符号或设计中,从而形成以点带面,以小见大的宣传和广告效应。汉水流域文化资源的产业化开发的核心目标和重要标志是要能够打造国内知名,国际一流的汉水文化品牌群,创意先行是打造汉水流域文化品牌的必经之路。

汉水流域文化资源丰富,为孕育高品质的文化品牌提供了土壤,汉水流域也涌现除了大大小小的地方文化品牌,但是过于零散,缺乏品牌效应,没能形成产业合力,必须着力发掘、策划、打造出一批最能够彰显汉水文化特质,体现汉水文化深度与高度的文化品牌,并加以弘扬、推广和宣传,最终使得这些品牌成为汉水文化的标志,成为世人了解和认同汉水文化的着眼点,增强汉水文化的渗透力和影响力。

(二)创立汉水流域文化品牌群的基本手段

1.凝练和升华汉水文化品牌

汉水文化品牌是一种无功利的、富于文化内涵和特色的,打上了汉水文化烙印的符号、名称和名词。汉水文化研究的勃兴,正是基于汉水在中国传统的“江、河、淮、汉”四大名渎中的地位没有得到应有的彰显,汉水文明要后来赶上,重新回到中华民族主流文化的视野当中,就必须发掘和打造自己的文化品牌,并通过不断的充实和渗透让世人接受和敬仰。汉水文化品牌的发掘和创意立足于高起点、大手笔、深挖掘、显特色,要切实发现汉水文化与其他流域文化的区别,并将其凝练、升华和推广。

2.创意和打造汉水旅游文化品牌

汉水旅游文化品牌是指汉水旅游产业与汉水流域文化资源深度融合之后形成的,富于汉水文化特色的汉水旅游著名景点、景区和精品路线。旅游与文化的结合是当今旅游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当前对汉水流域文化资源应用最普遍的,已经形成一定的产业价值的是汉水流域的旅游产业。汉水流域多个省、市、县(区)利用区域内的文化资源助推当地旅游产业的发展,已经取得了初步成效,但是在汉水文化的整体关照之下,还存在着很多不足,比如:汉水文化在汉水流域的文化统摄作用不明显;流域内的地方文化对汉水文化的归属感不强;流域内主要省、市对于汉水文化的认识水平和支持力度有较大差别;众多汉水流域内的精品旅游线路、景区和景点大多拘于本地战略,难以突破和提升。因此,迫切需要创意和打造汉水旅游文化品牌,发现汉水文化与汉水流域文化资源和文化形态的契合点,快速推进流域内汉水旅游文化品牌的合纵与连横,提升汉水文化在汉水流域旅游产业中的话语权和向心力。

3.发现和整合汉水文化产业品牌

文化产业是以文化资源为基础,文化创意为核心,文化科技为动力,充分发挥人的智慧,进而创造财富与就业的新兴产业。文化产业分为出版发行产业、广播影视产业、表演艺术产业、网络文化产业、动漫产业、文化休闲娱乐产业、产业艺术品拍卖产业等门类[4]10。汉水流域文化资源与文化产业发生联系还处于起步阶段,但是汉水流域内的省、市发展自身的文化产业的愿望还是很强烈的,一批蕴含汉水文化母题的文化业态和文化产品也崭露头角。汉水流域很多的文化资源都有与相关文化产业门类相结合从而形成产业价值的潜力,有些文化资源兼具的文化母题和文化精神非常适合相关产业发展的需要,因此发掘和整合汉水文化产业品牌,吸引文化产业行业企业关注汉水文明,进驻汉水流域,开发和激活汉水流域文化资源,建立汉水文化自己的产业品牌。

(三)创意汉水文化品牌群的基本要求

作为汉水文化研究的组织和个人都应该成为汉水文化创意的主体,汉水文化品牌群重在发现、研究、创意、规划、设计和宣传,要通过艰苦的基础研究、基础发现、基础设计产生大量的创意成果,勾勒出文化产业品牌的雏形,并通过多种途径进行宣传和推介,吸引行业专业人士,行业企业的注意,激发他们的投资欲望。汉水文化品牌,汉水旅游文化品牌,汉水文化产业文化品牌既是汉水文化品牌群的三个层次,又是创意汉水文化品牌群的三个阶段,三者既相互关联又相互区别,凝练和升华汉水文化品牌是创意和打造汉水旅游文化品牌,发现和设计汉水文化产业品牌的基础,创意和打造汉水旅游文化品牌是发现和设计汉水文化产业品牌的前奏和标杆。总之,创意汉水文化品牌群是汉水文化内涵研究向外延研究转向的重大命题,是改变汉水文化“养在深闺人未识”状态的重要思路,也是当代地方文化研究与时俱进,科学发展的基本方向。

三、开发汉水文化产业链

(一)开发汉水文化产业链的必要性

现代文化产业链的概念,是在经济活动的“服务化”“信息化”“文化化”,现代经济越来越为“高技术和高文化附加值经济”所主导的大背景下提出来的。文化产业的链式发展在西方文化产业发达的国家和企业已经应用的非常广泛和娴熟了,它是基于文化产业“内容为王”的产业特质,加上信息技术和文化产业的融合,使得内容产业增值能力倍增,中国文化产业必须打造产业链,这样才能产生规模效应和互动效应。汉水文化作为一个特异性的流域文化,文化产业基础还比较薄弱,但是可以成为文化产业链的基础和源头的文化资源非常丰富,因此展望和设计汉水文化产业链,让汉水文化在产业开发方面跟上时代步伐,就显得尤为必要了。

(二)汉水文化产业链的基本类型

由于文化产业链的设计总是与特定行业相关联,构建文化产业链时一般有两种类型,一种是垂直型,一种是水平型。垂直型的文化产业链是一种线条关系,是基于对某种文化素材和资源进行某种类型的产业开发之后,对这个产业衍生价值和产品的继续发掘。水平型是一种并列关系,是基于对某种文化素材和资源进行多种类型的产业开发,各产业之间既相互关联又相对独立[5]。汉水流域某些子文化品牌也出现了构建文化产业链的雏形,但是链条还不够完整和成熟,所以对于开发汉水文化产业链只能选取其中的典型类型进行设计和梳理。

1.汉水旅游文化产业链

汉水旅游文化产业链是当前汉水流域文化产业中产业链条轨迹最为明显的类型,它是对汉水流域文化资源的旅游开发和利用,也是对汉水流域实体文化资源产业开发的最为直接的模式。统观各地现有的旅游文化产业链,可以归纳出:汉水文化资源——汉水旅游文化产业(景区、景点和线路)——旅游相关产业衍生(“食、住、行、游、购、娱”服务行业)——文化相关产业衍生(景区工艺品、影视作品、影像制品、印刷品、演艺厅、博物馆、主题公园、影视基地)——经济相关产业衍生(赋予房地产开发、特色农业产业、农副产品加工行业以浓郁的文化底蕴)这样一种基本模式。

2.汉水创意文化产业链

文化产业又称创意产业,或文化创意产业。创意是一种创造性的思维活动,是一切创新活动得以展开的前提和基础,没有创意就没有文化产业。汉水创意文化产业链更加强调汉水文化资源的符号化,科技化,数字化,产品化和商品化,着眼于广播影视产业、网络文化产业、动漫产业等与网络技术、数字技术和新媒体技术联系紧密,创意水平高的产业类型。根据文化资源的产业开发潜力,创意母题的产业开发范围,开发出的产品和商品市场反应情况等条件,可以设计和构建不同类别的产业链条,基本模式如下:选取汉水流域文化资源(素材)——凝练文化品牌(符号化)——创意开发文化产品(如电影、电视剧、动漫作品、门户网站、网络游戏等)——文化产品生产与营销(商品化)——衍生产品开发(如商标、广告、工艺品、服装、玩具、文具、图书、食品、主题公园等)。

(三)开发汉水文化产业链的基本要求

鉴于汉水流域内文化产业基础比较薄弱,文化产业布局零散,文化产业创造的市场价值差距较大,文化产业缺乏领军人物和企业,这就需要在设计汉水文化产业链的过程中要大处着眼,小处下笔,夯实基础,循序渐进。大处着眼就是立足高远,胸怀全局,要深谙文化产业链的设计与建构的规律,深信以汉水流域文化资源构建的文化产业有着广阔的市场前景。小处下笔是要从优势文化资源入手,从有一定的产业基础的地域入手,从人才储备、技术水平、行业企业都达到一定标准的领域入手。夯实基础就是要进一步深入、系统的进行汉水文化的基础研究,建好文化资源库,凝练和升华汉水文化品牌群,为汉水文化产业和产业链的形成提供肥沃的土壤。循序渐进就是要注意产业与文化资源的协调可持续开发,制定区域内的文化产业整合和发展规划,搞好区域内行业人才培养和储备,企业群体的扶持和壮大,产业体系的布局和调整。

四、打造汉水文化产业企业和行业集聚地

打造汉水文化产业企业和行业集聚地是汉水流域文化资源产业化开发的落脚点。从文化研究到创意文化产业,再到文化产品设计和生产,再到文化商品的营销和推广,文化产业需要多主体共同参与、共同协作。打造汉水文化产业企业和行业集聚地就是为了更加有效的整合和集中汉水文化产业发展所需的各种人力、物力、财力资源,提升汉水文化产业开发效率和整体实力,迅速走上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文化隐性价值与产业显性价值的相结合的道路,实现汉水文化从精神财富向物质财富,从创意设计向产品商品的转化。

文化产业企业和行业集聚地是文化产业形成的重要标志。在文化产业发展较快、实力较强的省、市,以影视产业基地、动漫产业基地、数字化娱乐产业园、文化创意产业园、文化科技产业园为主题的企业和行业集聚地纷纷涌现,并带动了当地文化产业的迅猛发展和价值喷涌,是汉水流域各省、市应该学习和借鉴的,也更需要汉水文化研究者和汉水文化资源的守护者们要加快唱响品牌的进度,实现筑巢引凤,产业集聚的目的。

打造汉水文化产业企业和行业集聚地是一个长期而又艰巨的任务,很多有益的尝试正在进行中,比如当前正在进行的襄阳鱼梁洲国家汉水文化开发综合实验区、武当山太极湖生态文化旅游区、十堰市郧县郧阳岛生态旅游区等项目,都有向汉水文化产业企业和行业集聚地发展的潜力。相信随着汉水文化研究的不断深入,汉水文明的影响不断扩大,汉水文化品牌不断打响,汉水流域将吸引众多有实力、有创意、有远见的文化企业和行业精英入驻,汉水流域文化资源的产业化开发将更加科学有序,前景光明。

总之,汉水流域文化资源的产业化开发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既要遵循当代文化产业开发的一般规律,又要结合汉水流域文化资源分布和文化研究的实际,探索出一条适合汉水流域文化资源产业化开发的路径,争取在文化产业正在勃兴的今天,孕育汉水文明的汉水流域能够抢抓机遇,实现突破。

[1] 吕庆华.文化资源的产业开发[M].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2009:27.

[2] 张岱年,方克立.中国文化概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4.

[3] [美]菲利普·科特勒, [德]瓦得马·弗沃德. 要素品牌战略:B2B2C的差异化竞争之道[M].李戎,译.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0.

[4] 李思屈,李涛.文化产业概论[M].浙江:浙江大学出版社,2010:10.

[5] 现代文化产业链[K/OL].[2014-07-01].http://baike.baidu.com/view/195954.htm

[责任编辑:胡璇]

2014-09-06

湖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计划项目(Q20135004)

郭顺峰(1978-),男,湖北十堰人,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汉水文化研究基地副教授,硕士,主要研究方向:地方文化和传统文学。

G124

A

1672-0758(2014)05-0026-05

猜你喜欢

汉水资源库产业链
碧血丹心铸青史 汉水浩荡祭英魂
“饸饹面”形成产业链
歌曲:龟山苍苍汉水汤汤
贵州●石斛种质资源库
产业链条“链” 着增收链条
产业链春之奏鸣
基于共享资源库的混合式教学考核模式研究
高中历史信息化教育资源库应用探索
言论的诗意化表达——以湖北日报“汉水北上”言论写作为例
骗保已成“地下产业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