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建筑工程项目的现场施工管理与控制

2014-04-16伟,郭

建筑与预算 2014年6期
关键词:监理工程项目建筑

张 伟,郭 军

(葫芦岛市房产测量中心,辽宁 葫芦岛 125000)

0 前言

在我国建筑历史上,曾经成就了许多例如赵州桥、长城、故宫等经典的建筑。数千年的时间过去了,现在的建筑施工技术与古代相比进步了十倍甚至百倍。但是,不尽如人意的是,现在我们的建筑质量却与古代那些优秀的建筑下降了很多,经常在媒体上报道出卫生间漏水、天花板漏水以及墙面开裂等让人不能接受的质量问题,甚至发展到出现了房屋倒塌的事故,现在的建筑行业到底还能不能满足我国人民的生活生产需要,建筑质量安全如何保证,这都是值得我们重视的问题。

1 建筑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

1.1 建筑企业负责人行为必须规范

现阶段,我国的建筑行业秩序和建筑施工企业负责人的行为较为混乱。从建筑施工企业负责人方面来说,就存在很多例如行政过度干涉,任意设定施工工期,影响建筑工程施工进度,违反建筑施工流程,因此,不能够确保建筑的质量。此外,在建筑的质量管理方面,各个施工公司意识淡薄,建筑企业责任人责任制不完善。而且资金短缺,建筑工程压价现象较为常见,承包公司必须垫资,业主单位拖欠工程款项等多方面问题,造成了质量管理水平低下以及缺少管理投入等问题。

1.2 施工不按程序,“豆腐渣工程”现象严重

现在建筑市场存在工程项目多次转包的现象,分包企业层层加价、业主建设资金流失严重,在确保利润的条件下,底层建筑企业在工程上偷工减料的现象十分严重。许多低素质、低水平的施工队伍进入到建筑行业,从事施工的工人技术水平底下、极度欠缺施工经验。

1.3 质量监督力度不到位,监督管理水平较低

建筑行业的法律法规不健全、不完善,建筑行业监督执法也缺少一定力度,建筑质量监督的处罚操作性较弱。缺少有效地检测办法,对于建筑的质量评定没有权威性。建筑质量监督机构多为事业单位或是企业编制,收费标准不能满足质检要求,由于财力和人力的限制,对于质量监督工作很难深入。而且,工程项目的监理人员较为缺少,监理人员素质不高,一些地方的监理人员多数是无证上岗,没有监理工作应有的责任感。整体来看监督管理较不规范,监督管理单位存在“同体监理”、“自主监理”现象,监理成“兼理”。

2 对于质量监督管理缺失的对策

2.1 质量监管要做到事前预防

监理人员开始进入工程现场开始监理工作,首先应该审查施工企业的现场管理有没有对应的施工标准,以及完善的质量管理制度和综合施工质量评定考核制度、质量检验制度,并且监督施工企业将制度落实到工程实际中。

对于工程上使用的材料以及半成品质量的检查和控制,应要求施工企业在组织管理、人员配备、检测的方法、程序和手段等步骤上加强质量管理,明确施工材料的技术标准和质量要求。对于工程中工程量较大的混凝土工程,材料质量管理细则要求施工企业必须确保砂、水泥、石、水以及外加剂等各种成分必须达到质量要求,在试验报告合格的条件下,再核定混凝土的配合比是不是合理,核定计量量具、表具是否准确,浇筑混凝土的施工程序和施工方案是否能满足质量要求。

在工程项目施工开始前,监理人员应该召开包括质检员、施工企业技术负责人以及各工程组的班组长的质量联席会议,宣传并加强施工质量意识,在项目施工过程中,每个工序必须严格执行“三检”制,并且需要质监部门的质检员验收签字。尔后经过监理验收和签字确认,才可以进行下一步施工工序。另外,监理工作人员应该在现场采取平行检查、巡视、跟班旁监以及随机抽验的方式,施工企业进行“三检”工作之后再进一步进行验收工作,尽可能杜绝工程质量问题。

另外,应该严格检验好隐蔽工程质量,发现施工质量问题应该及时向施工企业发布整改意见。在进行隐蔽工程的验收时,首先要明确施工企业已经自检合格,再由建设公司的专职质检员核定质量等级并签字确认,填写好验收表格交付监理人。然后再由监理人组织施工企业工程专业技术负责人进行验收。最后由监督方检查确认。监理方发现质量隐患应该及时用书面形式通知施工企业,等待施工企业处理完之后,再进行该问题处的复检,检验中要严格检查,确保工程质量。

2.2 严格施工过程控制,加强人、料、机管理

严格施工过程控制,可以有效的避免“反复抓、抓反复”的管理弊端,使整体管理水平不断地提高。过程控制要全员参与、全过程控制,这与施工人员的素质、施工组织水平有很大关系。

第一,作出合理的预测是控制人工费用的前提条件;通过对在建工程和已建工程积累的各工序各结构形式下实际数量的原始资料积累确定最佳用工数量;实行承包力求最少的人工投入;鼓励施工队内部实施工序承包制。

第二,根据施工情况,合理布置机械,减少盲目进场造成闲置损失。加强操作人员设备管理知识,建立健全机械设备管理规章制度,避免操作失误造成损失。满足生产的前提下,必须做到能修则不换,尽可能的降低维修成本。加强用油管理,杜绝跑、冒、滴、漏及人为的漏洞。施工人员在施工过程中尽量将工作段连成片,便于流水作业施工。避免由于单段施工而造成工序间的非正常调配,造成成本的无谓增加。

第三,材料成本的有效管理。材料成本在整个项目成本中的比重最大,约占60%—70%,因此材料成本控制是整个项目成本控制的关键。下面就从原材料和成品料两个方面来谈一下如何控制材料成本。

原材料的成本控制,主要从材料用量控制和材料价格控制两方面入手:对项目的主要材料实行招标集中采购,遵循公开、公平、公正原则,保证效率,确保质量、数量与低成本,最大限度地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严格控制入场料的质量,原材料的质量直接影响产品的质量。认真计量签收。现场堆放合理,尽可能较少二次搬运,减少损耗。按定额确定的材料消耗量,实行限额领料制度,各部门只能在规定限额内分期分批领用,要分析原因,及时采取纠正措施。及时了解预测市场价格变化,及时储备物优价廉的材料。

加强施工中的成品料控制,拌和机械设备与其配套联动设备的维护与保养,保证在成品料出料时,不因为机器设备的问题,出现质量问题,避免无谓的施工成本增加。出料现场应经常抽检生产的配合比并加强与施工人员的沟通、协调力度,保证拌和料的合格,避免由于意外使拌和料出现质量问题时,沟通不及时将损失加大。

2.3 加强施工细节管理最大限度降低施工成本

在施工过程中,往往某个细节处的技术改进就能够使施工成本大大降低。所以应该常常了解现场人员的意见,收集施工人员的建议,从中找到能够改进施工工艺的环节及办法。此外,新工艺、新材料和新技术的推广及应用也是降低施工投入、减少生产成本的有效方式之一。新工艺、新技术的使用,不仅缩短了施工时间,而且又提高了工作效率,对于控制生产成本产生了很好的作用。

2.4 大力推行内部承包责任制

工程项目因为类别、规模、工期以及工程进度控制等要素的不同,造成部分施工工程项目施工并不均衡。有一些的工程项目规模很大,分部分项的施工工序十分复杂,而另一些工程项目的施工有效工期只有几个月,其他的几个月时间因为一些不能回避的原因而不能进行施工。在这些条件下,应该采取工程项目内部责任承包制度,通过这种方式加强施工成本控制,其基本原则是:“超收多留,包死某数,保证上缴,欠收自补”,员工工资与企业的经济效益相互挂钩。采取内部责任承包制的企业大致可以分为单价承包和单项承包。

3 结语

总而言之,应该针对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工作,建立完善的施工企业质量安全培训制度,改善员工教育方式,完善员工的质量安全内容,以此提升建筑施工企业管理层次以及施工技术骨干力量,通过双方面的提升,确保质量安全。监督建筑施工企业根据法律和法规的要求,加强工程施工作业人员的质量意识培训,强调施工技术专业化,尽快打造出施工技术过硬,建筑经验丰富的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管理队伍,保证在新形势下我国的建筑质量安全。笔者提出以上几点初步的解决方案,以求为建筑工程施工质量安全监管工作探索出一条新的途径,以促进我国建筑行业工程质量的进一步发展和完善。

[1]王晓平.崔冠杰.国大型工程管理[M].武汉: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2005.

[2]冯铭伟.关于建筑工程现场管理中问题的论述[J].江苏商报,2013,23:28-29.

[3]金德钧.施工项目管理概论[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4]赵燕.市政工程管理质量与控制体系的建立和完善[J].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1:88-90.

[5]张坚.房屋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J].江苏商报,2013,23:29-30.

[6]周家君.关于如何提高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水平的思考[J].建筑知识,2013,11:203.

猜你喜欢

监理工程项目建筑
《北方建筑》征稿简则
关于建筑的非专业遐思
建筑的“芯”
工程项目造价控制中常见问题的探讨
关于建设工程监理发展趋势的探讨
工程监理管理模式创新探索
独特而伟大的建筑
加强工程项目档案管理的有效途径
推行输变电工程设计监理的必要性思考
成套集团工程项目管理模式的实践和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