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电力系统自动化控制技术研究

2014-04-16杨晋一

机电信息 2014年30期
关键词:面向对象控制技术配电网

徐 然 杨晋一

(国网广元供电公司,四川 广元 628000)

电力系统自动化控制技术研究

徐 然 杨晋一

(国网广元供电公司,四川 广元 628000)

通过介绍电力系统自动化控制的基本概念、构成,来对具体的电力系统自动化控制技术进行一定的分析研究,力求为我国电力系统实现全面自动化、一体化提供理论依据,同时也希望能够为提高我国电力系统的运营水平作出一定的贡献。

电力系统;自动化控制;技术

0 引言

进入21世纪后,我国经济迅猛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大幅提高,在这种背景下,各行各业对供电系统的要求开始不断增多,这既是对电力系统运营水平的考验,也为其提供了一个发展机遇。于是,各种新兴智能技术在电力系统的应用上显示出了强大的生命力。此外,在解决电力系统的相关结构问题上,其作用也是不可小觑的。而作为电力系统中先进技术的代表,自动化控制技术在电力系统的运行中已然占有了举足轻重的地位,这是因为,自动化控制技术提高了电力部门的管理水平,管理效率也就随之提高。而在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的今天,很多现实条件都对电力系统的自动化控制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研究其技术概念、技术构成,无疑对提高电力系统自动化控制水平、减少人力资本投入、提高运作效率有着巨大的帮助。

1 电力系统自动化概述

1.1 自动化概念

想要对电力系统自动化控制技术进行深入研究,首先需要弄清楚“自动化”的具体概念。从实际来看,电力系统自动化主要是通过应用多种能够自动进行检测、决策和控制的装置,在完成自身任务的基础上,通过信号系统和数据信息传输系统,对电力系统的整体以及各个部分进行远程监测和控制,保证整个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高效运行。可以说,自动化技术能够在实践中为人们提供更为优质的供电服务。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是一种高新技术,这主要表现在电力系统自动化控制技术的“简易性”上,自动化控制技术只需要通过数据信息传输系统就能够稳定工作,这也就使得其应用能够在保证电力系统各个生产、供电环节安全、稳定、高效的基础上,更好地实现整个系统经济效能的增加,同时尽可能降低生产成本。现代科学技术发展最为显著的特征就是自动化技术在各个领域的应用,而在电力系统这一领域,由于其关乎社会生产和生活,毫无疑问就更应该通过先进的科学技术,来提高自身的发展水平,使民众能够更好地享受新时代的电力服务。

1.2 自动化构成

电力系统自动化主要分为3大类:

(1) 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这是电力系统自动化控制的基础和重点部分,同时也是当前电力系统中发展最快的技术。这一技术主要是指在具体的工作中,进行相关数据的采集和监控,以此来为自动化技术的实现提供基础条件。调度自动化在一定程度上就是为电力系统运行提供决策依据,实现电站的综合自动化。可以说,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是整个电力系统自动化控制技术应用的关键,其对整个电力系统自动化控制运行的质量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2) 变电站自动化。从实际情况来看,变电站自动化主要是利用现代电子计算机和相关的网络技术、通信技术、信息处理技术等,提升传统变电站二次设备性能,使整个变电站处于合理的运行状态。这样,在科学统一的协调管理之下,变电站运行的安全性就能够得到保障,其具体的运行也会越来越稳定、高效。

(3) 配电网自动化。我们知道,传统的配电网只能通过人工手动操作来进行控制,这在一定程度上不可避免地会产生很多不安全因素,毕竟人为因素是很容易受到外界环境影响的。近几年来,具有独立功能的孤岛自动化技术开始逐渐应用到电力系统中,并在现代网络信息技术的推动下越发完善,从而形成了目前的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配电网自动化技术。在实际供电过程中,配电网自动化技术能够通过大量的智能终端和先进的通信技术,搭配技术领先的后台软件,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

总而言之,无论是调度方面还是变电站、配电网方面,其对于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共同构成了电力系统总体的自动化控制技术,同时也直接提高了我国电力系统的运营水平。

2 电力系统自动化控制的相关技术

2.1 基于神经网络的控制技术

对于电力系统自动化控制技术整体而言,其存在着多种分支技术,而最具代表性的技术之一就是基于神经网络的控制技术。该技术的基本原理主要表现在其具体特征上,神经网络的基本特征包括非线性、并行处理、鲁棒性以及自组织学习能力。而也恰恰是因为神经网络的这些特点与优点,基于神经网络的控制技术才成为最受到相关人士关注的控制技术之一。在连接方式方面,神经网络主要是通过大量的神经元以一定的方式进行连接,这样大量的信息便会隐含在连接的权值上。在具体的供电过程中,相关人员可以根据一定的算法,对神经权值进行调节,以此来完成整个工作。

2.2 基于专家系统的控制技术

基于专家系统的控制技术也是我国电力系统自动化控制的具体技术之一。在我国电力系统中,专家系统应用较广,这一系统既包括处于警告状态或者紧急状态等特殊状态下的辨别能力,同时也包括紧急处理能力,系统还具有恢复控制的能力。从实际情况来看,专家系统虽然应用十分广泛,但是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这一点需要相关人士注意。

2.3 面向对象数据库的技术

面向对象数据库的技术在近几年电力系统自动化的发展中越发成熟,其具有的开放性、继承性、共享功能和智能性,使得该技术在其他领域也有着较为广泛的应用。当然,在电力系统自动化建设上,其毫无疑问具有极大的影响作用。我们知道,现代电力系统提供的供电服务,主要建立在科学的调度基础上,而具体调度所依据的则主要是面向对象的数据库,这样相关人员才能够据此作出决策。在这一过程中,面向对象数据库技术就显示出了传统技术不可比拟的优越性,其能够利用数据库的触发子系统,对电力系统进行全面监控。可以说,数据库的建立和应用,无论是在提高数据存储量方面,还是在提高输出效率、存储安全性方面,都具有较为积极的意义。

2.4 光互联技术

光互联技术主要是指光信号的连接技术,这一技术丝毫不受电容性负载的影响,这也是它具体的优点之一。除此以外,其也突破了平面的限制,实现了在三维空间内相关数据的相互传输不受干扰。从实践来看,这一技术直接解决了没有终端机的电互联线受临界线长短限制的问题,也就实现了信号在系统内部传递信息速度加快的最终目的。

3 结语

综上所述,我国电力系统自动化控制技术的应用,已使我国电力系统的运营水平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同时,相关的控制技术也将继电保护提升到一个新的技术水平。正是在这种条件下,我国电力系统实现了安全可靠运行这一重要目标。而伴随着人们的日常生活对电力的需求越来越大的现状,对于电力系统自动化控制技术的相关研究,也就还需要继续进行下去。

[1] 李小燕,嵇拓,李建兴,等.电力系统自动化控制中的智能技术应用研究[J].华章,2011(16)

[2] 唐亮.论电力系统自动化中智能技术的应用[J].硅谷,2008(2)

[3] 夏永平,唐建春.浅议电力系统自动化[J].硅谷,2010(6)

2014-09-09

徐然(1986—),女,重庆人,助理工程师,研究方向: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

猜你喜欢

面向对象控制技术配电网
对工程建设中的机械自动化控制技术探讨
基于BTN8962TA的PVG32比例阀控制技术
配电网自动化的应用与发展趋势
面向对象的计算机网络设计软件系统的开发
面向对象的数据交换协议研究与应用
景观照明联动控制技术的展望
基于IEC61850的配电网数据传输保护机制
面向对象Web开发编程语言的的评估方法
配电网不止一步的跨越
改进重复控制技术在光伏并网逆变器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