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幼儿发展评价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14-04-15马进春高敏

甘肃教育 2014年6期
关键词:幼儿园教育形式问题

马进春 高敏

〔关键词〕 幼儿园教育;发展评价;形式;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 G61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4)06—0068—01

幼儿发展评价是以幼儿园发展的实际状况与预先设计的并要由教育活动达成的目标进行比较作出的关于幼儿发展水平的判断。它一直是幼儿园教育工作的一个难点,也是教师在教育实践中难以操作的工作之一。现综合多年来对幼儿发展评价活动的研究,谈几点认识。

一、幼儿发展评价的形式

日常谈话,即教师针对幼儿随时出现的一些在品德、行为、纪律等方面的好或不好的表现作出的评价,此评价缺乏一定的记录与分析。作品点评,即教师评价的侧重点是幼儿作业的完成情况及与幼儿原有水平相比较而取得的进步与发展的评价,此评价比较随机。档案袋评价,即教师对幼儿完成的一些学习作品汇集的评价,此评价只注重形式,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心得反思式评价,即教师通过对教学活动的反思作出评价,此评价缺乏对幼儿个体背景资料的阐述及对整个事件的分析。评价表式评价,是教师通过制作评价表格对幼儿进行的评价,此评价不能体现幼儿的实际发展水平,只能体现教育的整体发展水平和对教育目标的达成情况。

二、幼儿发展评价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完整的评价方案。在对多数幼儿园及幼儿发展评价活动调查后发现,幼儿发展评价活动基本上是教师自发的一个评价过程,园方及教师都没有提前做好评价活动的详细方案,具有一定的随意性和无计划性。有些幼儿园虽然提前做好了评价表格,但是针对这些表格的运用,并没有对教师进行针对性的培训,同时这些评价活动也没有形成园方常态性的活动。

(二)评价活动的执行者与方案、指标的制定者不同。在评价活动中,教师一般都作为评价活动的执行者,评价方案、指标的制定都是由园方或教研组决定。所以作为执行者的教师在一些具体的指标细化上存在一定的疑惑,认为不符合自己班级幼儿的实际发展情况,而作为制定者又不能很好地掌握不同班级幼儿的发展情况。在这种情况下,制定的评价方案、指标体系仅是一个比较粗放的、宽泛的指标体系,不能体现出幼儿真实的发展情况,也就达不到评价的真正目的。

(三)评价结果的指导作用发挥不足。不论在何种评价活动中,评价结果都要起到两个作用,即对评价者而言起到检验教学效果、促进教学能力发展的效果;对被评价者而言,就是了解其现有发展水平及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然后根据评价结果制定具有一定指导意义的学习方案。但是在教育实践中,基本没有体现出对评价结果的运用,仅仅是将评价作为一项工作,评价结果作为数据保留而已。

三、对策

为使教师深刻地理解发展评价的意义、作用及掌握基础的评价方法,对教师在已有发展水平基础上进行适宜的评价培训是必要的。培训可主要围绕以下几方面进行。

(一)选择适宜的评价内容。幼儿发展评价在幼儿园实践中最重要的一个作用就是通过对幼儿发展水平的评价,了解教育教学活动中存在的问题。但并不是任何教学内容都是可以进行评价的,幼儿园应从实际发展情况出发,选择在某一方面对教学水平具有指导性作用的内容进行有针对性的评价。

(二)制定有效的评价方案。发展评价的主要实施者是教师。要使评价活动顺利进行,并最终取得有效的评价数据,就要将评价方案的制定与教师的工作情况紧密结合起来。因此,要充分了解教师工作时间的安排。幼儿园各种活动多,教师工作任务繁重。这就决定了在制定方案时要尽量简单易行,要将评价活动融合于教师日常的教学活动中,让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完成评价,这样既不给教师带来太多的压力,又能完成评价活动、获得有效的评价数据。

(三)根据实际情况选择评价方法。在评价方式的选择上,要遵循易于操作、总体评价与个别评价相结合的原则。当然这并不意味着在每一项评价活动中都使用总体评价与个别评价相结合的方式,教师应根据评价内容与评价对象的不同特点,选择不同的评价方式。

(四)将评价结果与教育实践有机结合。将评价结果反馈到教学工作中,并能进行改进是工作的另一个重点。所以,在评价工作结束后,将评价结果进行总结,然后组织相关人员进行讨论,找出改进的方法,并在规定的时间内组织有针对性的复评,这个方法的实现是一个长期坚持与改进的过程,是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

编辑:王金梅endprint

猜你喜欢

幼儿园教育形式问题
小议过去进行时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刍议幼儿园教育教学中民间艺术文化的渗透
家、园合作是幼儿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发现“形式” 践行“形式”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